[英]+安德魯·希爾+吉蓮·邰蒂
支撐樂觀情緒的是經濟方面的利好消息,尤其是來自美國和英國經濟的。“從烏云開始聚集、金融危機臨近爆發到現在,宏觀經濟環境處于最明朗的時期,”投資銀行瑞德(Lazard)的首席執行官肯·雅各布斯(Ken Jacobs)說。
“情況最好的是美國,經濟復蘇正朝著良好且可持續的方向前進。這是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美國首次主導全球經濟復蘇。”
思科(Cisco Systems)首席執行官約翰·錢伯斯(John Chambers)同樣認為美國是經濟復蘇的引領者,而英國緊隨其后。
歐洲其他國家也至少表現穩定,但廣告業巨頭WPP集團的首席執行官蘇銘天爵士(Sir Martin Sorrell)指出,勞動力市場改革的缺位仍在阻礙歐洲大陸的進展。
德勤(Deloitte)全球首席執行官巴里·扎爾茨貝格(Barry Salzberg)稱他的客戶較為樂觀。他預測利好消息甚至有可能刺激“發達國家發生某種程度的再工業化”。
前些年新興市場的強勁增長彌補了歐美的低迷,但最近情況大相徑庭:巴西、中國和印度等國引發擔憂,對結構性改革必要性的爭論日益激烈。
英國石油服務公司Amec的首席執行官薩米爾·布里科(Samir Brikho)表示,他參加今年論壇的主要原因,是想判斷中國低于預期的增長,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大宗商品需求和公司能源領域客戶的計劃。
商界人士的注意力還明顯轉移到了另外一個焦點上,那就是科技領域,這為論壇的開幕奠定了樂觀基調。
而在此之前的幾年里,論壇上始終彌漫著銀行家和金融家們所散播的悲觀情緒。金融網站Salesforce.com的首席執行官馬克·班尼奧夫(Marc Benioff)在達沃斯開幕日的數字環境分會上指出,之前都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奠定論壇的基調,但這次是科技和電信行業的高管唱主調。
雅虎(Yahoo)首席執行官梅里莎·梅爾(Marissa Mayer)表示,今年將是“引爆點”,互聯的移動設備(即“物聯網”)和分享經濟(顧客分享產品和服務)將引爆商界革命。
AT&T首席執行官蘭德爾·斯蒂芬森(Randall Stephenson)表示:“未來五年,沒有哪個行業不會受到(這兩項進步)的根本性影響。”
在今年的論壇上,許多企業領導人表示希望增加與公眾的互動,因為他們注意到不公平加劇可能會引發民眾反彈。聯合利華(Unilever)首席執行官保羅·波爾曼(Paul Polman)表示,企業應當與社會組織聯手,促進更加包容、講道德的發展。
但企業界無人認為“互動”是解決社會緊張加劇的靈丹妙藥。他們表示,不公平加劇可能導致政治更加不穩定。
埃森哲(Accenture)首席執行官皮埃爾·南泰姆(Pierre Nanterme)表示:“我擔心缺乏包容、高失業率和不公平導致極端主義在歐洲興起。”科技帶來的樂觀情緒還被其他陰影所籠罩,如消費者對網絡隱私的擔憂和人們對政府監視互聯網的擔憂。
還有人擔心,“物聯網”熱——以及它為科技企業家和工程師創造的財富——可能反過來對該領域的領導者造成不利,正如2008年的金融大佬們所經歷的一樣。
在昨天的一場非正式會議上,一位來自科技行業之外的首席執行官抱怨稱,關于環境可持續性的爭論缺乏新一代科技高管的參與——這也是達沃斯一直以來的一大憂慮。
他表示:“馬克·扎克伯格(Facebook創始人未參加論壇)和他的朋友們本該坐在這里,說‘我將致力于把世界變得更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