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石男
在一些人眼里,日本漫畫意味著色情、暴力與怪物,它讓少年誤入歧途、青年玩物喪志、中年借之澆愁。但對另一些人來說,日本漫畫卻可能意味著愛情、勵志與想象,是生命之光與欲望之火。
與上述人等不同,英國作家保羅·格拉維特沒有妖魔化日本漫畫,也沒有對其過度褒揚。在《日本漫畫60年》一書中,他力圖隔岸觀火而又身處其中,為我們奉獻了關于日本漫畫的歷史與現實的一幅精巧鐵筆畫。
日本漫畫有兩個源頭:本土與美國。本土傳統可追溯到17~19世紀的浮世繪、卷軸圖以及明治時期的笨拙繪。與中國畫類似,日本畫一開始就是文字與圖畫很好地合并在一起,而西方繪畫中文字與圖畫卻是分離的。因此,日本漫畫可以從日本傳統繪畫中找到基本體系的雛形。另一個源頭來自美國。自1945年起,美國漫畫與軍隊一起來到日本,像口香糖一樣粘住了這個國家。日本人獨步亞洲的學習本領再次大放光芒,漫畫成為與電影、文學鼎足而三的文藝形式,其產業規模更打敗歐美,成為世界漫畫第一大國。
日本漫畫不斷創新的一個重要動因是,漫畫故事和人物的版權都歸作者所有,或是作者與出版社共同所有。在美國或歐洲,出版社長期擁有漫畫故事的版權,其創作可以由一個作者傳給下一個作者,幾乎永無止境。但在日本,一旦作者停止創作或去世,他們的漫畫故事就從此絕響。在大和民族的土地上,“蜘蛛俠”可不會穿破他的緊身衣還長命百歲地活著。
日本漫畫無所不在。鐵臂阿童木之父、一代漫畫大師手冢治蟲曾說:“現在,我們生活的時代,漫畫猶如空氣。”漫畫已融入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被看成是生活理所當然的部分。但手冢治蟲也告誡人們,就像空氣一樣,漫畫也可能造成污染和傷害。
日本漫畫中最主流的是“少年漫畫”,其內涵精神卻遠遠超過了字面意思。無數人從中獲得喜悅或悲傷,以及對人性或世界的了解。曾有700多名讀者自發聚集在漫畫巨頭講談社的辦公室,悼念其出版的漫畫《明日之丈》中的一個角色的死亡。對一個虛構角色傾注如此多的悲傷,甚至在生活中為它開追悼會,說明讀者已經深深融入了漫畫故事的世界。而他們之所以如此融入,又是因為漫畫中洋溢著殘酷現實所匱乏卻又亟須的勵志精神。
日本的勵志少年漫畫,發軔于管制的松動。在1945~1952年的美占時期,美國當局嚴厲打擊任何涉嫌鼓動日本戰爭的言行,包括武士道的盲目服從與自我犧牲精神。1946年,美方給日本出臺了一部憲法,推崇民主化和非軍事化的目標,憲法明文規定:“日本國民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戰爭。”出版武士故事被定為違法,柔道、空手道、相撲等運動也歸入違法之列。1950年,麥克阿瑟將軍解除了這項禁令。于是,各種弘揚運動精神的少年漫畫如春花綻放,延綿至今。《足球小子》、《排球女將》、《灌籃高手》……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滅回憶。
體育競技之外,勵志漫畫的另一主要題材是科技。一個技術先進的民族被禁止再度參戰,那會怎樣?日本人給出了答案:在漫畫中幻想把先進技術應用于戰爭。這戰爭是廣義的,包括對犯罪的戰爭,對外太空乃至對異度空間的戰爭。由此催生了日本漫畫“巨型機器人”的概念。2013年上映的美國大片《環太平洋》,女主角駕駛巨型機器人與外星哥斯拉肉搏大戰,火花四濺,她正是來自日本。這似可部分視作是導演在向日本漫畫致敬。
少女漫畫是日本漫畫的又一主流。1970年以前,女性漫畫多由男性作家創作,此后逐漸由女漫畫家擔當主力。少女漫畫對女性眼神的刻畫,達到極致,哪怕只是一個受驚的眼神,都可以被分解為上百個類型。女畫家們還習慣用象征物在畫面空白中制造感情交流,怒放的花朵象征激情,凋謝的花瓣象征激情消失。各種花的象征也不一樣,雛菊代表樸素清純,菊花代表敏感細膩,玫瑰代表熱情與性欲。花朵之外,眾多自然物被大量應用。閃電代表震驚,灰燼代表絕望,崩碎巖石代表痛苦,火花代表愛情,暴風雨代表混亂。這些女畫家似乎是在用攝像機拍下角色的感情世界。
少女漫畫的一個分支是“少年愛”(BL漫畫),也就是青少年男同性戀的漫畫故事。為什么這些故事對日本女孩有著如此大的吸引力?不同讀者有不同解讀,而芳紀和子的解讀獨樹一幟。她是搖滾樂團Frank Chickens的成員,也是BL漫畫的資深讀者,她認為:“日本女性對性別角色仍然非常僵化的男女關系不再抱有幻想,也深感無趣。她們冀求新的浪漫,一種任一方都毋須向對方示弱的新關系。日本女性也有比西方女性更不女性、更像男生的一面,因此讀BL漫畫,也是對日本男人性幻想中那些西式波霸美女的一種反彈。”
日本漫畫還有一個重鎮,那就是情色漫畫。到1980年代末,近四分之一的女性漫畫里有情色內容。這類漫畫被稱作“H漫畫”(hentai,“變態”的日文),其中包含不同程度的變態內容。
日本情色漫畫并非沒有限制。日本現行刑法175條嚴厲限制“不雅”印刷品、音像品的出版和發行。故而日本公開發行的情色漫畫,通常都需要在關鍵部位打上馬賽克,或使用鮮花、貝殼等來代表女性生殖器,棒球拍或蔬菜等來代表男性生殖器。2004年,情色漫畫《蜜室》因違法刑法175條而被處罰,出版商與作者被處高額罰金,出版商還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3年執行。
人們常認為情色漫畫詆毀女性、鼓勵強奸,另一個對情色漫畫的指責是,它們制造了更高的性犯罪率。但有研究指出,日本的強奸和謀殺案與美國相比只是零頭。譬如1972年,日本強奸案為每10萬人中1.4起,美國卻是37.2起,幾乎是日本的27倍。學者弗雷德里克認為,這一戲劇性的差距不僅推翻了“道德放縱”的日本漫畫必然導致讀者模仿犯罪的觀點,也證明了日本漫畫疏導性的幻想故事有助于降低犯罪率。當然,這一說法是否正確,我們并不能保證。犯罪率與情色作品的關系,目前還沒有定論。
不過,下面這個對日本漫畫的指責肯定是莫須有的。2002年1月10日,《紐約時報》一篇報道宣稱,日本的低識字率,是由于日本民眾不喜歡記憶那些讀懂日語所必需的幾千個漢字,他們只偏愛閱讀粗淺的漫畫。事后,這份報紙不得不作出更正:日本有非常高的識字率,遠遠高于美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