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輝+++陳成龍
年初以來,哈爾濱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戰略部署,對創業能力強、產品質量高、市場前景好的農村專業合作社進行重點扶持,取得了顯著成效。
呼蘭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在支持農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過程中,按照“宜社則社、宜人則人”的原則,對農村合作社及社員、訂單農戶提供信貸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
一、加大產品創新力度,豐富信貸品種
針對農村專業合作社貸款難的問題,呼蘭聯社根據合作社經營模式及資金需求變化不斷創新信貸產品,先后推出了廠房、土地承包經營權、大型農機具組合抵押貸款和擔保公司擔保貸款等多種信貸方式。在當地土地流轉平臺尚未建立的情況下,呼蘭聯社特事特辦,協調區農經部門對合作社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登記,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對于無法辦理抵押登記的農村廠房、耕地、魚池、荒地、灘涂等,以召開2/3以上村民代表參加的村民代表大會,形成同意抵押意見的形式發放抵押貸款。
哈爾濱市呼蘭區凱隆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注冊資金1000萬元,社員970人,經營水稻種植、大米精加工及銷售,呼蘭聯社累計向其投放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1080萬元,余額400萬元,在信用社資金扶持下,合作社經營愈加規范,實力顯著增強。呼蘭聯社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適應了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化趨勢,激活了農村沉睡的土地資產,加速了土地向專業大戶及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進程,及時解決了新型農村生產經營主體融資難問題,滿足了現代化大農業發展資金需求。
二、調整信貸結構,助推農業生產新形式
隨著傳統農業向高產、高效農業的轉變,呼蘭聯社確定了“緊跟市場需求,把握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趨勢,積極跟進并助力于新的農業生產形式”的發展戰略,針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經營的特點,通過創新擔保方式和支持途徑,努力探求有效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擔保難融資難的新路子,找準支持資金的切入點確定“宜社則社、宜戶則戶”的辦貸方式,有效地擴大了對農業合作社的投放,多渠道支持農民合作社健康發展。
特別是近期以來,在農業合作社單一擔保方式無法滿足資金需求的情況下,根據借款人財產實際情況,呼蘭聯社采取了廠房、土地承包經營權、大型農機具多種抵押物組合抵押方式發放合作社貸款。同時,呼蘭聯社在深入挖掘借款人內部擔保條件的同時,積極探索外部擔保資源,推出由擔保公司擔保貸款的新形式。實現了信用社、均信擔保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三方合作。
三、加強金融服務,有效拓寬客戶覆蓋面
呼蘭聯社結合省聯社信貸管理和行風作風“雙整治”、標準化服務導入及“創建文明城市”活動開展的有利契機,積極開展了標準化服務質量提升工作。9月下旬聯社聘請深圳金融聯培訓機構對全轄進行了服務禮儀培訓。通過培訓,各網點“大廳環境美了,服務速度快了,柜員微笑多了,客戶心情好了”。網點設施建設得到規范,柜面服務質量明顯提升,為各項業務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此外,呼蘭聯社還開展了“金融服務下基層”、“文明服務窗口創建”等活動,給農業合作社和農民送來最優質的服務。呼蘭聯社重視通過電子化建設服務農村,先后開通了“鶴卡”ATM機辦理業務,農民自助服務終端與POS機業務。現已開辦電話銀行、手機銀行業務和企業網上銀行業務。轄內網絡覆蓋率達到90%以上,全轄區開辟了新的結算匯路,實現了跨行結算60秒鐘時時到賬,在全轄區開通了信貸風險管理系統,實現了信貸業務微機管理,開通了儲蓄存款通存、通兌業務,24小時存取款自助服務,并在全轄60個村屯設立了農村自助設備,使得農戶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金融服務,被譽為“老百姓自己的銀行”。□(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