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峰
國家印發《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開展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通知》,我國將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知識產權監管力度。中小微企業有著資本投入低、經營方式和形式靈活多樣、風險小等特點,其數量和增長速度日益加快,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但是其本身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成本壓力”和“意識不足”都使其頻頻遭受知識產權侵權困擾。中小微企業要想得到長足發展必須要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一、目前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現狀
1.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創新較少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擁有的專利數量成為衡量一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標準。目前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小微企業不多。據統計,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企業僅為萬分之三,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60%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在國外,很多企業已經將知識產權視為參與市場競爭的核心武器,但是我國企業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對自主知識產權認識不夠,申請專利數量少,核心技術缺失,與國外公司相比,國內企業申請專利的數量差距較大。很多中小微企業為了占據市場,領先同行業,花費大量財力物力人力鉆研出了某項領先技術成果,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申請專利,而是保密。隨著運用新技術成果產品的面市,其同行業競爭者根據其產品,研究出了與其類似的產品,并搶先申請了專利保護,反過來告其專利侵權,此時該企業才意識到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
2.知識產權管理弱化,信息滯后
我國大部分中小微企業至今仍實行直線型組織結構,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統一,企業領導人缺乏科學的決策依據,企業所有人更愿意雇用自己親信的人,導致家族式經營的出現。知識產權管理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國外很多企業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他們的機構設置比較齊全,一般都由專門的法律部門負責本企業的法律事務、專利和商標,建立專門的信息數據庫。而我國很多中小微企業的老板是由最底層做起的,他們心目中技術才是最重要的,知識產權是次要的,他們有時候寧愿多花錢請一個懂技術的工程師也不愿建立知識產權部門。而在信息數據庫建立這一方面,他們就更不關注了,他們從來沒思考過自己的技術研究出來是否重復研究和侵權,本企業工程師研究出來的成果就應該是自己企業的專有物。
3.知識產權人才缺乏,流失嚴重
人才是一個企業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尤其對于中小微企業來說更要重視知識產權相關方面人才的儲備。目前,我國中小微企業大多數沒有自己的科研人才和科研資源,自主創新能力缺乏。中國大部分的中小微企業多以“家族企業”為主,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在素質層次上要遜色于大企業。還有就是這些企業缺乏適當的激勵機制,中小微企業很多沒有和技術人才簽訂知識產權保密協議,當他們從公司走的時候,帶走了大量的核心技術。這些企業還存在對知識產權價值評估不夠,對于知識產權這種無形資產,認識程度不夠,遠遠達不到知識產權本身的價值,造成了資產的浪費。
4.知識產權法律意識淡薄,糾紛較多
最高院發布《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1年)》。白皮書顯示,涉及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糾紛增多。自從中國入世以后,企業迎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由于國外在知識產權投入的精力較多,專利申請范圍較廣,中國企業很容易遇到“技術壁壘”。我國中小微企業大多是家族式企業,經營規模小,加上目前我國對知識產權立法還不夠健全,很多企業投機取巧,心存僥幸,以為自己的侵權行為不會被發現,一再仿冒外國名牌。當前,中國中小微企業專利侵權案件逐年上升,嚴重影響到企業創新機制的形成和發展。由于專利案件取證困難,往往一拖就是幾年,很多被侵權企業在打官司過程中耗費了大量金錢,最后所取得的賠償遠遠及不上當初為開發技術所投入的資金,損失嚴重。
二、加強我國中小微企業保護的對策
1.樹立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加強自主創新能力
當前,我國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侵權案件時有發生。很多企業存在“有制造無創新,有創新無產權,有產權無應用,有應用無保護”。一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即使有創新也不申請專利,等到被搶先申請才意識到重要性;二是不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將自己的牌子貼在別人的產品上,糾紛案件頻繁發生。中小微企業面對這種情況,應該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意識到“知識產權是企業生產發展的命根子”。要在員工間多宣傳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企業還要根據其總體戰略目標,對研究、創新、開發、生產、銷售全過程的知識產權進行保護。其次,把專利管理貫穿于技術創新全過程,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2.建立有效保護制度,構建信息平臺
中小微企業要想增強知識產權保護,建立系統的有效保護制度是必要的。企業要明確職責,安排專人對專利的申請、商標的注冊、資料的保密歸檔和知識產權侵權的糾紛等進行負責。要建立和完善一套知識產權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對科技人員流動中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工作,切實保障企業的利益。為了能更好地預防和處理專利侵權糾紛,企業除了培養專門人才,還要聘請有經驗的律師坐陣,并且對新人進行定期的知識產權相關培訓。企業還要利用國家知識產權系統,及時更新本企業的專利信息數據庫,并多學習國外的知識產權管理模式,跟蹤國外知識產權專利信息,及時調整研究方案,避免重復研究、重復投資和侵權案件的發生。
3.培養高素質人才,設激勵約束機制
培養一批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對于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當前經濟發展迅速,中小微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在于人才的競爭。企業要積極從各大高校和相關行業中招聘一批能促進企業發展的精英。企業要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使他們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企業得想辦法留住這些人才,要防止人才的流失,那么企業就要設置一套激勵約束機制,激發科研人員從事專利的積極性并且對他們加強管理,規定嚴格的約束制度。
4.增強知識產權法律意識,積極應對糾紛
面對日益頻繁的知識產權侵權糾紛,中小微企業要增強法律意識,組織相關人員學習知識產權方面法律規定,研究成果要及時申請專利,并且不要盲目開發技術和仿冒名牌,引發侵權。在被告發侵權后,要利用法律知識,搜集證據,盡力挽回企業損失。國家要加強保護企業知識產權的立法,我國知識產權立法應該立足國情,要適應符合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階段和水平。同時,應該抓緊研究制定規范我國企業與員工之間發明權屬關系的法律制度,進一步完善鼓勵我國企業員工發明創造的立法。
綜上所述,黨的十八大報告增添了“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這一內容。從十七大報告的“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到十八大報告的“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再到《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開展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通知》,表明我國知識產權制度構建已經完成。中小微企業要想在世界經濟競爭中獲得立足之地,必須要重視知識產權是一種產權制度,與物權一樣神圣不可侵犯,要將知識產權意識貫穿整個研發、生產、銷售環節,從而打贏知識產權戰役這一場勝仗。□
(編輯/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