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峰芳
(武夷山市立醫院病理科 福建 武夷山 354300)
(1)與淀粉樣物的區別:膠原纖維發生病變如壞死或透明變性時,它與淀粉樣物在HE染色時被染為粉紅色,不好區別。應用本染色法,能將膠原纖維染為紅色,而淀粉樣物將被染為黃色。(2)應用與間胚葉來源腫瘤的區別:如纖維瘤(肉瘤),平滑肌、橫紋肌瘤(肉瘤),神經纖維瘤(肉瘤)、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等,由于都含有大量的纖維,HE 染色均為紅色。應用本染色法,可將膠原纖維染成紅色,肌源性組織被染為黃色。(3)應用與其他慢性炎癥的區別。如慢性闌尾炎,疤痕愈合時,纖維愈復病灶可被染為鮮紅色,SARS病患者愈合后有的肺部可出現疤痕,粘連,此時可顯紅色。(4)可用于鑒定肝硬化及創傷組織的修復程度。肝硬化時的肝組織有許多不同大小的假小葉,用上述方法顯示時,可顯示出不同的組織結構。本法可將包繞假小葉的膠原纖維染成紅色。
(1)動靜脈的辨認:在血管病變時是動脈還是靜脈以及是否為血管壁難辨認時,彈力纖維染色有助于辨認。有彈力板者為動脈,有彈力纖維構成血管輪廓者為血管。彈力纖維抗損傷能力較強,故彈力性纖維構成血管輪廓不易損壞。(2)彈力纖維瘤的診斷:彈力纖維染色可見瘤樣病變內有大量彈力纖維增生,非真性腫瘤。(3)心血管先天性彈力組織增生,這組疾病有先天性內膜炎及冠狀動脈的彈力纖維組織增生。彈力纖維染色有助于診斷。(4)彈力纖維損傷性疾病:這組疾病有肺氣腫、動脈粥樣硬化、大動脈中層炎癥、肺癌中腫瘤細胞的胸膜侵犯程度等。彈力纖維染色有助于這些疾病的觀察診斷。(5)一些與彈力纖維變化有關的皮膚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這組疾病有皮膚松弛癥,萎縮性硬化性苔蘚等,其診斷與鑒別診斷常依賴于彈力纖維染色,以觀察彈力纖維變化。高質量的染色方法對顯示這兩種纖維成分具重要意義,現介紹方法如下。
(1)天狼星紅(Siriured)飽和苦味酸液1%天狼星紅10ml,苦味酸飽和水溶液90ml。
(2)維多利亞藍(Victoria blue)染色液 維多利亞藍2g,糊精0.5g,間苯二酚4g,蒸餾水200ml。將上述物質混合后加熱煮沸,邊煮邊攪拌,約5分鐘。然后用另一容器取30%三氯化鐵水溶液25ml,另行加熱煮沸后慢慢倒入上述混合液中,繼續煮沸3分鐘,不斷攪拌溶液呈膠體狀。去火冷卻過濾,將濾紙上的殘渣連同濾紙一起放在60。C 恒溫箱中烤干。殘渣呈深藍色細顆粒狀粉末,再將其溶于400ml的70%乙醇液中。然后加濃鹽酸4ml和苯酚5g,放置至成熟后使用。
(1)組織切片厚6um,脫蠟至水。
(2)將切片入70%乙醇中洗2min。
(3)直接浸入盛有維多利亞藍液瓶中染0.5h。
(4)入95%乙醇中分色數秒鐘。
(5)蒸餾水洗2min。
(6)用天狼星紅(Siriured)飽和苦味酸液染切片15min。
(7)無水乙醇直接分化脫水。
(8)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膠封固。
膠原纖維呈紅色,彈力纖維成藍綠色,紅細胞及肌肉呈黃色。(圖1,2)

1.膠原、彈力纖維染色切片的厚度要厚于HE 染色,這樣做出來的切片染色清晰,對比度好。
2.天狼星紅飽和苦味酸液分別配制,臨用時混合。染色封固后的切片,須及時用偏光顯微鏡進行觀察和照相已保持鮮艷的色彩
注:在偏光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四種類型的膠原纖維。
Ⅰ型膠原纖維:緊密排列,顯示很強的雙折光性,呈黃色或紅色的纖維。
Ⅱ型膠原纖維:顯示弱的雙折光,呈多種色彩的疏松網狀分布。
Ⅲ型膠原纖維:顯示弱的雙折光,呈綠色的細纖維。
Ⅳ型膠原纖維:顯示弱的雙折光的基膜,呈淡黃色。
3.維多利亞藍液用乙醇分色后,要立即在水中浸洗。浸洗后顯微鏡下觀察分色程度,分色不夠可再用乙醇分色。本試劑配置時間越久越好,新配置的試劑成熟時間大概需要幾個月,筆者所用試劑配制于2003年,現使用依然染色鮮艷、快速。染色后回收,可重復使用,平時密閉遮光保存。
眾所周知,特殊染色大都為退行性染色,本法重復性好,對比清晰,色彩鮮艷且不易褪色。
[1] 王伯沄.病理學技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