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春
(通榆縣婦幼保健院 吉林 白城 137200)
彌漫結締組織病是一種影響患者全身各個系統、臟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一般認為與遺傳、免疫及病毒感染等有一定的關系,屬于多因性疾病,其病一般包括紅斑狼瘡、硬皮病、皮肌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干燥綜合征等,患者病情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在臨床上可以提高預后質量,緩解病情,但不能根治。[1]另外,該病還可能累及心血管系統,對患者的心血管系統造成損害,因此,本文針對彌漫結締組織病患者心血管并發癥的臨床特點進行探究,采用回顧性分析法,選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間于我院診治的彌漫結締組織病患者心血管病共18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通過分析患者的臨床特點,來提高其預后質量,提升生命質量,現將具體的隨訪調查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間于我院診治的彌漫結締組織病患者心血管病共180例,患者均符合彌漫結締組織病相應的診斷標準,后出現了心血管疾病,其中包含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心肌病以及心律失常等癥狀,男性患者占到100例,女性患者占到80例,患者年齡在32到68歲之間,患者平均年齡為(42.3±3.5)歲,其中RA 組88例,SLE組92例,根據患者臨床資料,隨訪調查其臨床特點。
1.2 方法:根據患者入院臨床資料,包括年齡、臨床癥狀、彌漫結締組織情況的變化;類風濕關節炎評判定;紅斑狼瘡判定,另外其他結締組織病的病情活動情況的判定根據血沉、C-反應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相關的指標進行綜合判定。[2]在判定過程中根據患者的年齡、超聲顯示進行具體分析,然后對比類風濕關節炎組和紅斑狼瘡組的臨床特點。
1.3 觀察指標:對所有患者進行超聲影像檢查、血壓監測以及心電圖檢查,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并做好詳細記錄。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計數資料使用檢驗,用%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彌漫結締組織病患者最常見的心血管并發癥為高血壓、冠心病和脂血癥,而并發心血管病的彌漫結締組織病患者最常見的癥狀為超聲心動圖異常,患者出現了瓣膜返流、左心室舒張功能減退等。同時對比分析兩亞組臨床特點,SLE亞組患者的高血壓、冠心病和高脂血癥其發病年齡偏小,患者左心室舒張功能減退發生率比較低,詳細見下表1。

表1 兩亞組對比分析[n(%)]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彌漫結締組織病患者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逐漸增多。[3]臨床醫學研究表明彌漫結締組織病屬于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該病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患者在臨床上表現出的癥狀為高血壓、高脂血癥以及冠心病比較常見。[4]類風濕關節(RA)和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彌漫結締組織病對患者進行彩超檢查和血壓監測后,得出患者出現心包積液和左心室舒張功能減退比較明顯,這兩種癥狀表現出患者心臟受累。
綜上所述,選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間于我院診治的彌漫結締組織病患者心血管病共18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隨訪調查,了解患者的臨床特點,最終結果表明:SLE 亞組患者的高血壓、冠心病和高脂血癥其發病年齡偏小,患者左心室舒張功能減退發生率比較低,與RA 亞組相比結果具有明顯差異,P<0.05,且差異具有統計學研究意義,因此,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彌漫結締組織病患者心血管并發癥的臨床特點,提高患者的預后質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降低該病的死亡率。
[1] 謝登榮.彌漫結締組織病患者心血管并發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4,10(05):225-226
[2] 高炳霞,段麗萍.彌漫性結締組織病患者的消化系統表現特點[J].山東醫藥,2014,10(48):104-106
[3] 梁碧琴,陸紹強,朱征西.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并發彌漫性肺泡出血28例臨床分析[J].疑難病雜志,2014,01(11):224-228
[4] 張慧娟,梁宗夏,楊海.抗核抗體譜檢測對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的臨床診斷價值[J].分子影像學雜志,2015,01(20)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