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 麗 賈雙琴
(寧夏銀川市西夏區平吉堡衛生院 寧夏 銀川 750024)
牙周病是發生于患者牙周支持組織部位的相關牙科疾病,對患者帶來一定的痛苦[1-2]。本文對活動義齒在牙周病修復治療中的臨床效果進行相關的研究及探討,所研究的相關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將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間我院所收治的60例牙周病患者作為臨床研究的對象,按照隨機的原則平均分為兩組,每組有30例患者,對照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者的年齡為38~71歲,平均年齡為(56.4±3.3)歲;研究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的年齡為36~72歲,平均年齡為(56.5±3.2)歲。研究組和對照組牙周病患者的年齡、性別比、病程、病情等方面基本相似(P>0.05),兩組之間的差異均不具備統計學上的意義,組間的相關數據均可進行比較及分析。
1.2 方法:對對照組牙周病患者實施固定義齒修復治療,方法為,分析患者牙齒的松動與牙槽骨的吸收狀況,明確固定牙體所需實施的內聚角度、連接的方式及所使用人工固定義齒的排列形式,確定牙齒基托所安置的范圍,然后對患者安裝固定義齒。
對研究組牙周病患者實施活動義齒修復治療,方法為,根據圓錐型的套筒冠的制作方式,制備臨時冠和基牙,按照患者的咬合記錄,把所使用的可卸代型的活動義齒逐漸安裝至可調節的牙合架上面,制備內外冠,使用聚合瓷修飾牙冠的表面,并于外冠的表面覆蓋一定的固定珠,使患者進行試戴之后,在內冠的表面涂抹一定的凡士林和灌注適宜的樹脂,并加固定釘進行固定。
分析兩組牙周病患者的治療前后的基牙出血指數及滿意度。
1.3 統計學分析:使用統計學的軟件(SPSS19.0)分析本研究中涉及的相關數據,使用表示計量資料,按照t檢驗的方式實施相關的檢驗,并應用χ2檢驗的方法對于本研究中的計數資料進行檢查,若P<0.05則表示組間的相關差異存在統計學的意義。
治療之前,研究組和對照組牙周病患者的基牙出血指數組間差異不明顯,不存在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治療之后,兩組牙周病患者的基牙出血指數均得到明顯改善,且治療后研究組牙周病患者的基牙出血指數明顯的低于對照組牙周病患者,兩組之間的差異比較的明顯,存在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詳細情況如表1所示。
研究組牙周病患者的滿意度明顯的高于對照組牙周病患者,兩組之間的差異比較的明顯,存在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詳細情況如表2所示。
固定義齒是不可以進行自行佩帶的修復體,目前常用的是全冠的內固位體,其中的橋體依靠固位體進行固位并和基牙進行連接,可將咬合力經固位體傳遞給患者的基牙,因此,要求所使用的固位體需具備良好的抗力和固位力,固定義齒修復是使用粘結劑或者相關的固定裝置和患者缺牙兩邊的預備好的基牙抑或種植體進行連接,進而對患者缺失牙的相關解剖形態和生理功能進行修復[3]。

表1 兩組牙周病患者治療前后的基牙出血指數分析

表2 兩組牙周病患者的滿意度分析
活動義齒是可以摘除的義齒,有可摘的局部義齒與可摘的全口義齒2種,活動義齒是將患者口腔內所剩余的天然牙和基托下的黏膜及相關的骨組織為支持,使用義齒的固位體及基托進行固位,使用人工牙來良好恢復患者缺失牙的形態及功能,利用基托的相關材料對患者所缺損的牙槽嵴、頜骨和周圍存在的軟組織形態等進行修復,佩帶活動義齒之后患者可自行進行摘戴,使用活動義齒對牙周病患者進行修復治療,可明顯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滿意情況,減少患者的治療花費,效果較好[4-5]。
本研究中,研究組牙周病患者治療后的基牙出血指數為1.02±0.16,要比對照組牙周病患者的1.64±0.15明顯更低(P<0.05),研究組牙周病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3.33%,則比對照組牙周病患者的66.67%明顯更高(P<0.05),可以看出,對牙周病患者實施活動義齒修復治療的效果明顯優于固定義齒修復治療,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基牙出血指數,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價值和意義。
[1] 史洪梅.活動義齒與固定義齒在牙周病修復中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醫療美容,2015,05(02):97-99
[2] 蔡世雄,陳婉紅,孫玉環等.活動義齒在牙周病修復治療中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06(32):115-115,116
[3] 于仁和.活動義齒在牙周病修復治療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2,09(21):81
[4] 吳國麟.活動和固定義齒在牙周病伴牙列缺損修復治療中的療效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4,13(01):62-64
[5] 賀會平,劉欣.活動義齒用于牙周病修復對患者的口腔出血指數及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12(13):3051-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