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凱
(遼寧省遼陽市第五人民醫院腎內科 遼寧 遼陽 111000)
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是一種常見發病率較高的血液透析并發癥[1],對患者的生存質量有嚴重的影響,其發病因素至今未明。在臨床上,該病的臨床特征為深反射減退、粗纖維受累引起的感覺異常,震動覺受損、減退、肌肉萎縮等[2]。血液透析濾過雖然能有效減少神經毒物質在體內的潴留,并能改善尿毒癥周圍神經病變,但是治療費用較高。左卡尼汀具有改善神經細胞的能量代謝,在常規血液透析的質量基礎之上,聯合左卡尼汀,能有效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癥狀,本文就對其進行報告。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25-66歲,平均年齡(47.8±9.5)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4.3±0.8)年;對照組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24-65歲,平均年齡(46.9±8.5)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4.1±0.4)年。兩組患者均符合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診斷標準,且透析時間均在1年以上。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的一般治療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血液透析治療,采用DB-26血液透析機,聚砜膜透析器,超濾系數為5.5ml/h(h.mmHg),透析時間為四小時一次,每周三次;觀察組患者采取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其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之上加用左卡尼汀(生產廠家:丹東醫創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2718.)2.0g加入250ml的0.9%氯化鈉溶液,以每周三次靜脈注射。
1.3 觀察指標:對患者治療前后2個月的感覺障礙、肢端疼痛、不寧腿綜合癥以及麻木感等臨床癥狀進行觀察記錄,將其分為重、中、輕、無4個等級。經過治療后的臨床癥狀相較于治療前減輕≥1級,為改善;癥狀相較于治療前無改變為無變化;癥狀相較于治療前加重≥1級為惡化。
1.4 統計學分析:本研究數據以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比較以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經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感覺障礙、肢端疼痛、不寧腿綜合癥以及麻木感等臨床癥狀明顯優于對照最,兩組之間的比較覺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如表1,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如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變化情況(n,%)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n)
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是尿毒癥患者的一種常見并發癥。相關研究表明,在血液中潴留有一些大、中分子毒物,以及像甲狀旁腺激素等大分子物質是神經病變中的關鍵因素。中分子物質能將Na+-K+-ATP酶活性進行抑制,還能降低細胞靜息電位,將膜除極過程得以延緩,以此來將尿毒癥患者的神經沖動傳導延緩[3]。AlHayK 認為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與神經代謝紊亂有關聯[4]。
左卡尼汀是一種類維生素物質,是進行脂肪酸代謝的必需輔助因子,足量的游離卡尼汀能使堆積的脂酰輔酶進入線粒體中,降低其對腺嘌呤核苷酸轉換酶的抑制,能促進氧化磷酸的順利進行,以此來改善神經細胞的代謝,修復損傷神經,并改善感覺神經的傳導功能[5]。
本文通過對80例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進行觀察研究,其中采用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其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臨床癥狀,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運用。
[1] 趙璐杰,李超林,邱君等.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血液凈化,2013,12(7):371-374
[2] 解婷.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4,18(9):91-91
[3] 楊文,張紅,顧桂芹等.左卡尼汀聯合維生素B12注射液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雙下肢震動感覺閾值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3,36(19):69-70
[4] 雷凡,陳藎國,馮新國等.左卡尼汀在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社區醫學雜志,2015,13(2):33-34
[5] 池艷春,宋立群,楊曉梅等.血液透析濾過及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血液凈化,2006,5(11):7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