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梅 于春玲 姜雅萍 李 娜 董麗媛 張 明
(黑龍江省大慶油田總醫院婦科 黑龍江 大慶 163000)
宮頸癌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其由于早期臨床表現并不顯著,導致多數患者在確診時都發展為疾病的中晚期[1]。傳統的單純放療對中晚期宮頸癌患者難以取得顯著的臨床效果,我院對收治的中晚期宮頸癌患者采取同步放化療進行治療,發現臨床效果與3年生存率均優于單純放療,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7年1月~2011年2月期間收治的86例中晚期宮頸癌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年齡21~78 歲,平均(53.3±2.5)歲,所有患者KPS評分均>70分,排除心、肺、腎功能不全及嚴重合并癥患者,所有患者對放化療的耐受性良好,且經家屬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將86例患者依據隨機平均的原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43例患者行單純放療,觀察組43例患者行同步放化療治療。①放療:采用6MV-X 線。盆腔三維適形放療:將陰道、宮頸、子宮等原發腫瘤區域及骶前、閉孔、髂內外等淋巴結區域與周圍組織作為臨床靶區,臨床靶區以外放10.0mm 為計劃靶區[2]。盆腔常規放療:對盆腔前后行四野對穿照射,照射范圍包括骶前、閉孔、髂內外等淋巴結區域。腔內后裝治療:參考點為A 點,放射源為192Ir,參考劑量為600cGy/次,總劑量3700~4200cGy/7~8次。依據患者腫瘤大小確定放療劑量,依據病情確定施源器進入宮腔的具體深度,常規放療期間同時交替行腔內后裝治療。②化療:給予順鉑單藥進行化療,劑量為每次30mg/m2,每周1次,共4~6次。
1.3 療效判定標準:①完全緩解:經盆腔CT 或婦科檢查腫瘤完全消退;②部分緩解:經盆腔CT 或婦科檢查腫瘤體積縮小≥50%;無效:治療后腫瘤體積無變化或縮小<50%;進展:腫瘤體積增大或發生遠處轉移。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病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行x2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兩組經3個月的治療后,觀察組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3年生存率比較:觀察組3年生存率為76.74%(33/43),對照組3年生存率為58.14%(25/43)。觀察組3年生存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出現胃腸道反應27例(62.79%),骨髓抑制26例(60.47%),直腸反應13例(30.23%),泌尿生殖道反應7例(16.28%);對照組出現胃腸道反應13例(30.23%),骨髓抑制15 例(34.88%),直腸反應11例(25.58%),泌尿生殖道反應6例(13.95%)。觀察組胃腸道反應發生率、骨髓抑制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對于中晚期宮頸癌患者來說,采用放化療同步治療所取得的效果顯著優于單純行放療,由于放療可以使腫瘤細胞膜通透性增加,從而使得鉑類攝入量增加。而化療則能夠使腫瘤細胞同步化為放療敏感的周期,同時能對腫瘤細胞增殖產生抑制作用。化療屬于一種全身性的治療,可以對局部腫瘤細胞或發生轉移的腫瘤細胞產生殺滅作用,從而使得腫瘤微轉移灶被殺滅,進一步降低了腫瘤細胞侵襲的可能,并且不會使得放療時間被延長,也沒有顯著的不良反應,多數患者的耐受性良好。放療、化療分別對不同細胞周期產生作用,能有效降低腫瘤細胞對放療、化療的交叉耐受性。研究表明,以順鉑為基礎的同步化療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宮頸癌患者的存活率,其死亡率可下降30%~40%。當前臨床上普遍認為,放療聯合順鉑同步化療可作為早期高危宮頸癌與晚期宮頸癌患者的一項標準治療方案,其在臨床領域的應用已經逐漸得到廣泛普及,為越來越多的宮頸癌患者帶來治療的福音。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97.67%、3年生存率76.74%顯著優于對照組79.07%、58.14%,P<0.05;觀察組胃腸道反應發生率62.79%、骨髓抑制率60.47%顯著高于對照組30.23%、34.88%,P<0.05。由此可見,對中晚期宮頸癌患者采取同步放化療治療能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且遠期生存率也較高,但可能導致一定的不良反應,尤其是胃腸道反應與骨髓抑制反應,但患者經治療后一般均可耐受,值得推廣。
[1] 張震,彭紅華,張曦.同步放化療與序貫放化療對中晚期宮頸癌療效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1,14:30-31
[2] 程曉偉,楊宇星,俞小元.順鉑與奈達鉑同步放化療治療中晚期宮頸癌的臨床對比研究[J].腫瘤,2011,07:662-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