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蕾
(海門市悅來鎮衛生院 江蘇 南通 226100)
女性受孕后,生理及心理均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且其心理因素會在整個孕期,對胎兒生長發育、分娩及出生后的養育起著重要的作用。產后焦慮、抑郁是較為常見的產褥期精神障礙,一般在產后1周出現類似癥狀,孕婦多表現為情緒不穩、失眠、食欲減退、注意力低等癥狀,孕婦易失去生活自理及照顧嬰兒的能力[1]。本組研究中,通過采用心理干預加強孕期孕婦的干預,旨在為臨床提供參考,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早孕建卡的218例孕婦的臨床資料,孕婦年齡22~37 歲,平均年齡(27.8±5.4)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1±1.8)周;孕婦中,初產婦152例,經產婦66例;單胎217例,多胎1例;全部孕婦均自愿參與本組研究。孕婦文化程度全部為初中及以上。根據隨機的原則,將孕婦分為觀察組109例與對照組109例,兩組孕婦在年齡、孕周等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病例標準:精神疾病孕婦,智力發育不全者;不能配合本次研究的孕婦;軀體殘疾孕婦。
對照組孕婦給予常規期護理干預,觀察組孕婦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孕期加強心理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在孕早期為孕婦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了解孕婦家庭、生活、孕情等情況,制定積極、有針對性的孕期心理干預方案。一般來說,孕期心理干預時間為孕早期即開始進行,使心理干預持續整個孕期。干預方法一對一心理干預、自我調節干預及集體干預等多種方式。一對一心理干預指在院內專門設置孕婦心理咨詢室,針對孕婦不同的心理訴求給予對癥的疏導,可采取描繪新生命、迎接新生命等方式,通過對新生命的期待,消除孕婦的不良情緒;指導孕婦進行自我情緒調節,如通過參與社會活動,或讀書、聽音樂等轉移、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集體干預采用集體講座、小組討論、孕媽媽心得交流等方式,一方面通過孕婦與其他孕婦的交流,敞開心扉,消除不良情緒,二是通過參與群體性活動,增強孕婦的社會歸屬感,防止懷孕后即有脫離社會的孤單及悲觀感。同時,與孕婦家屬建立良好的溝通,為孕婦建立家庭支持系統,通過孕婦家屬的輔助支持,消除孕婦的不良情緒。對比觀察兩組孕婦產后焦慮、抑郁情況。
2.1 判定標準:采用HAD量表對孕婦產后焦慮、抑郁情況進行對比觀察,雙號項目為抑郁項,單號為焦慮項,每項為四級評分,診斷時,計算雙號項目疊加之和為抑郁總分,計算單號項目疊加之和為焦慮項目。得分越高,/焦慮狀態越嚴重。
2.2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1.5統計學分析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驗處理,P<0.05具有明顯差異。
產后7d時,采用HAD量表對孕婦進行觀察發現,觀察組孕婦得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孕婦(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HAD量表得分對比情況表
妊娠、分娩是女性生命中一個重要且特殊的生理時期,妊娠期女性孕激素、雌激素、皮質醇等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分娩結束后,極短的時間內,其體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至孕前水平,隨著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腦內兒茶酚胺類神經介質的合成也發生減少,類苯二氨芷類藥物戒斷,可能造成抑郁情緒的出現。而妊娠也可能導致孕婦心理狀態失衡,導致焦慮、抑郁癥狀的出現,焦慮是孕婦妊娠最常見的心理反應,而抑郁則是最重要的心理反應,其對孕婦的生活均可能產生較大的影響[2]。
孕產婦如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嚴重可能影響子宮血流供應,導致胎兒缺氧、營養不良等癥狀的出現,嚴重影響孕婦及胎兒的健康。同時,產后不良情緒還可能影響泌乳,使乳汁減少,因此,合理有效的心理干預,改善孕婦的心理狀態,可有效提高胎兒的存活率,降低新生兒難養型氣質的發生,有利于新生兒的健康成長,提高孕婦的生存質量[3]。
本組研究中,通過對孕期孕婦進行心理干預,在進行心理干預前,首先要詳細了解孕婦的情況,這也是有效的心理干預的基礎。孕婦的心理護理干預方式包括集體干預、個體干預、自我調節、社會或家庭支持系統等多種方式。
集體干預的方式可使孕婦通過與其他同孕期的孕婦的溝通,彼此相互了解、相互支持,提高孕婦的社會參與度,消除其不良情緒。而針對存在個別問題的孕婦,則給予一對一的心理干預指導,使干預活動更有針對性。在此,護士可指導孕婦學會尋求發泄及疏導的方法以改善心理狀態,如指導孕婦通過讀書、看報、聽音樂等方式轉移注意力,或描繪新生兒未來的樣子,未來生活情況等,緩解孕婦情緒。孕婦獲得的家庭支持主要來自于丈夫及父母。在建立社會或家庭支持系統上,通過與孕婦家屬,如其丈夫、父母取得聯系,獲得他們的支持,促進家庭成員發揮積極的作用,如傾聽孕婦感受,允許孕婦適當發泄等,使孕婦得到心理安慰,保持良好、健康的身心狀態,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經護理后觀察發現,觀察組孕婦產后HAD 量表評分均較對照組有明顯改善。由此表明,針對孕期孕婦給予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孕婦產后焦慮、抑郁情況,這有利于胎兒或新生兒的健康成長,對提高孕婦生活質量具有積極的意義。
[1] 林秀紅.孕期心理干預及健康保健對預防產生焦慮抑郁的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3,10(19):1528-1529
[2] 劉葉紅,高靜.心理干預對產婦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1(9):138-139
[3] 陸愛軍,陳勇,閔益華,等.孕期心理干預對產后焦慮、抑郁的作用[J].精神醫學雜志,2012,6(25):446-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