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孫 嬋 任 蒨
(山東省青島市中心醫院 山東 青島 266042)
神經精神性狼瘡是一種累及神經系統的免疫性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如不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將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導致患者死亡[1]。本研究就神經精神性狼瘡患者的臨床護理心得與體會進行了分析和探討,現將報告整理如下,供研究和參考。
1.1 基線資料:選擇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神經精神性狼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
實驗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在21-5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62±3.21)歲,病程在1-7年,平均病程為(3.71±0.42)年。
對照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在22-5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0.78±3.21)歲,病程在1-6年,平均病程為(3.62±0.43)年。
經確認,參與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經相關的臨床檢驗確診為神經精神性狼瘡患者,并伴隨有癲癇、劇烈頭痛、精神病、器質性腦綜合征等臨床癥狀,且排除伴有其他嚴重疾病史及不愿配合本次調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條件。
另,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無明顯的差異,P>0.05,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兩組間的數據可進行比較和分析。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醫護人員謹遵醫囑指導患者用藥并進行藥物注射,做好常規護理,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整潔的病房環境,拒絕閑雜人等打擾患者靜養。
1.2.2 對照組患者給予全面護理: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患者全面護理,密切關注患者的體征變化、給予患者心理護理、飲食指導、并發癥護理等。
1.3 觀察指標: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神經精神性狼瘡患者的各項認知功能評分進行觀察,認知功能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護理效果越好,認知功能評價指標包括領悟評分、相似評分、數字符號評分三項。
1.4 數據處理: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神經精神性狼瘡患者的各項認知功能評分使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95%作為可信區,各項認知功能評分使用計量資料表示,采用T 檢驗,若兩組數據間的P 值小于0.05,代表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后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的各項認知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詳情如表1所示。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總體認知功能評分比較表(分)
給予神經精神性狼瘡患者全面有效的臨床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及早恢復健康[2]。具體的護理措施可概括為[3-5]:
(1)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高溫是神經精神性狼瘡患者的主要病癥之一,患者如發生體溫異常情況,多半與病情加重有關,因此,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的體溫變化進行密切監測,及時給予患者物理降溫、酒精擦浴等治療。除此之外,還需對患者的心功能、血壓、瞳孔、呼吸、神志等體征情況進行密切的監測。
(2)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并給予患者相應的心理疏導,為患者傳播樂觀的能量,用親切友好的態度鼓勵患者積極面對治療,消除患者的恐懼情緒,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減少相關的治療阻力。
(3)對患者進行科學的飲食指導,根據患者的病情情況,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保證患者攝入充足的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飲食過程中禁止辛辣性和刺激性食物,少食油菜、芹菜、蘑菇等具有增強光敏感作用的食物。
(4)定時指導患者翻身,并為患者進行按摩,清洗床單被褥,并指導患者進行簡單的肢體運動,以防壓瘡、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
本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的各項認知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故給予神經精神性狼瘡患者全面有效的臨床護理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
[1] 奚慧琴,李曉蓉.神經精神性狼瘡護理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18):2230-2232
[2] 侯燕,于秋江.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神經精神性狼瘡并發Ⅳ期壓瘡的護理[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0,13(5):543-544
[3] 方蘅英,潘英華.神經精神性狼瘡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1,09(17):1514-1515
[4] 金妙娟.神經精神狼瘡患者護理體會[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1(12):902-903
[5] 廖海岑,周芳珍,阮曉晶等.以躁狂發作為首發癥狀的系統性紅斑狼瘡1例護理體會[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15(3):3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