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婕 吳 濤
(云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云南 昆明 650021)
ICU 病房的護士任務重、工作多,并且承受的心理壓力也大[1]。ICU病房的患者患病嚴重,身體機能各項功能受損嚴重,對護士工作能力和心理素質的要求高。層級護理管理模式是一種先進的模式[2],基于護士能力、學歷、資歷等方面的不同,將人員分配、組合在一起,根據患者的病情,采取最恰當的辦法[3],使患者得到最優質的護理,促進患者病情的改善。現選取我院240例患者,對ICU 病房的患者進行兩種不同模式的護理,分析研究其效果,記錄數據。現將研究情況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ICU 病房的患者24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患者120例。對照組患者120例,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58例,患者年齡為21~76歲,平均年齡為(43.12±4.12)歲。實驗組患者120例,男性患者63 例,女性患者57 例,患者年齡為23~74 歲,平均年齡為(40.23±3.24)歲。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方面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采取傳統護理模式,實驗組的患者在ICU 護理中計入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具體情況如下:(1)人員設置:層級護理模式根據護士資歷、能力、學歷等方面,分別設置了護士長、??谱o士、責任護士、初級護士、助理護理五個層級。護士長1名,高級護士2名,責任護士3名,初級護士5名,助理護士5名。護士長為組長,選擇專科護士1名為副組長,責任護士為資深護士,輔助工作的開展。(2)制定工作標準:為了對病人的護理更優質,對病房的管理更標準化、規范化[4-6],要制定ICU護理的工作流程以及規范標準,對工作制度進行完善,制定ICU 急救,搶救,臨床護理的標準。(3)分層級進行培訓:助理護士進行安全知識和基礎護理知識方面的培訓,初級護士進行??谱o理和監護方面的培訓,責任護士進行搶救和臨床分析方面的培訓,高級護士進行臨床合作和教學方面的培訓,護士長進行綜合管理、科研、教學等方面的培訓。培訓的模式為上級護士對下級護士進行一對一培訓。(4)考核:考核是為了激勵護士們學習的熱情,按照平時所培訓的內容,組長組織進行筆試和口試。最終對成績好的人進行表揚和獎勵。
1.3 評價指標:采集患者及其家屬對層級護理模式的意見,分析滿意程度。將兩組護士護理工作質量進行對比,觀察護士在護理工作中出現差錯的幾率。對比兩組數據,分析研究得出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利用SPSS 13.0軟件對所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差異性用P表示,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照組和實驗組ICU 病房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程度的比較:由研究的數據可得,實驗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滿意程度的比較(n/%)
2.2 對照組和實驗組護士們護理質量的比較:由研究的數據可得,ICU 護理中加入層級護理模式之后的患者病情明顯改善,實驗組的護理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3 對照組和實驗組差錯率的比較:由研究的數據可得,實驗組中的護士在護理工作中出現差錯的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護士在護理中差錯率出現的比較(n/%)
由于ICU 護理團隊目前發展尚不完善,人員短缺、培訓力度不夠等因素阻礙了ICU 護理的發展。明確崗位的職責,掌握工作的明確要求,清楚人員的情況,發揮才能,促進積極性。在ICU 護理中加入層級護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促進護士與患者之間建立等位的良好關系,使得患者能夠配合護理工作的開展。同時層次護理模式能夠提高護理質量,減少護士在護理工作中差錯的出現,促進患者的病情改善。
綜上所述,ICU 護理中加入層級護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促進護理質量的提高,減少差錯率的出現,在臨床上具有應用推廣的價值。
[1] 姚晚俠,辛霞,申良榮等.優質護理服務中護士長工作量化考評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1):73-75
[2] 陳婧婧,李旭蘭,鄭秋霞.分組分層級管理模式在我院重癥醫學科護理管理中 的應用[J].中醫學管理雜志.2013,21(10):1135-1136
[3] 鄭肇敏,黃汝英,楊妹二等.不同層級護理人員組合培訓急救技能的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2,26(2):359-361
[4] 沈國美.分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現代醫院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1):6-8
[5] 趙慧敏,呂彩霞.層級管理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3,34(32):6799-6801
[6] 馬效芝.護理安全綜合量化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實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J].2011,14(1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