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超
(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六六醫院物資保障中心 河北 承德 067000))
在醫療技術及生活水平日益升高的背景下,人們對臨床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做好臨床護理工作,護理人員就應當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進而促進和諧護患關系的建立。據相關研究報道,因溝通不良而引發的護患糾紛占據醫院護患糾紛的80%及以上,由此可知,為促進臨床護理效果的提升,對護患溝通技巧進行充分掌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基于此,為了解臨床優質護理中,護患溝通的技巧及效果,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74例患者為例展開探究,具體操作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17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87例。其中,男96例,女78例;年齡分布:16-83歲,平均年齡(31.8±6.9)歲;疾病類型:62例為泌尿系統疾病43例為消化系統疾病,38例為外傷性疾病,31例為其他疾病;學歷情況:32例本科及以上,84例高中及大專,58例初中級以下。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臨床常規護理服務,觀察組則在優質護理服務中應用良好護患溝通措施,具體方法如下。
(1)加大微笑服務的提倡力度:作為最容易被他人接受的一種表情,微笑同時也是最為簡單的溝通技巧之一。護士是患者在醫院接受治療期間,接觸最多的人。護士通過以微笑來對待患者及其家屬,可將二者之間的距離進行縮短,在獲得患者信任的同時,將其對陌生環境產生的緊張、不適感進行有效減輕,使其以積極的態度來配合臨床診治工作的開展。
(2)對語言溝通技巧進行合理應用:護士在傳統的護理模式中,與患者及其家屬在語言溝通方面較為缺乏,僅嚴格按照醫囑展開工作,正是由于溝通不暢,才導致護患糾紛的頻繁發生。而在現代化護理模式中,一個合格的護士應當具備扎實的理論及專業技能基礎,同時還應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具體來說,護士在開展健康宣教或巡視病房時,應當以柔和的語調與患者展開主動交流,并注重暗示性、鼓勵性等語言溝通技巧的應用,從而對患者身心狀況有一個深入的了解,為其提供正確的、有針對性的信息,在緩解其緊張、不安等心理的痛死,使其樹立起抗爭病魔的信心。
(3)采取針對性的溝通技巧與方式:考慮到患者個體差異的存在,護士在于其溝通過程中,應當對其文化程度、生活習慣等一般資料有一個充分的了解,以患者性格特點為依據,展開有針對性的溝通與護理。例如,對于沉默的患者,護士可將疾病方面的知識主動告訴他們,并采用討論的方式,來引導他們展開詢問;對于開朗的患者,則可給予其更多的說話機會,讓他們將自己的需求及看法表達出來,從而獲得更為完整的資料。另外,對于一些文化水平偏低的患者,護士應當盡量使用普通話,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疾病的發生機制及預后等知識詳細、耐心告訴他們,必要時可重復講述,從而實現良好的溝通。
(4)合理應用非語言溝通方式:護士可合理應用表情、手勢、身體姿態等非語言性的表達方式,來達到良好溝通的目的。需要注意都是,護士在全程溝通交流過程中,應當保持微笑、沉著的表情,對患者的話語進行耐心傾聽。在傾聽時,護士應微微前傾身體,注重與患者眼神的溝通,適時給予點頭等反應,表示自己正在認真聽,并且對于他的心情感同身受,從而促進護患溝通效果的提升。
1.3 判定標準:資深護士長及科室主任的指導下,護理部門制定滿意度調查問卷,并發放給所有患者。問卷調查表的內容主要包括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態度、語氣,以及解答患者的問題是否到位等多項內容,護理效果則主要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這三個層次。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6.2%,數據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臨床加大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的應用力度,在此種形勢下,護理人員就需要從患者各方面需求出發展開工作,確保其處于良好的精神狀態中。在這一過程中,良好的護患溝通時保證護理工作質量的關鍵所在。當前,患者維權意識逐漸增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護患、醫院等糾紛。因此,護理人員為走進患者的生活與內心,掌握良好的護患溝通技巧尤為重要[2]。
護理人員為高質、高效完成各項護理工作,僅僅具備扎實的護理技術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從而保證醫生和護理之間良好的協作,提高患者的信任,在保證臨床中護理的正常進行的基礎上,促進醫院護理質量的全面提高。本文以我院174例患者為例展開探究,結果顯示,接受良好護患溝通技巧的優質護理服務的觀察組患者,其護理滿意度顯著對照組,數據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與林燕的研究結果相符合。
綜上所述,將良好的護患溝通技巧應用在臨床優質護理服務中,可充分促進患者滿意度及護理質量的提升,為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提供了有力支持。
[1] 安淑君.護患溝通技巧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醫學與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22(03):347-348
[2] 申麗香.護患溝通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醫藥論壇雜志,2011,32(19):196-198
[3] 林燕.護患溝通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與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6):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