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經濟補償提高活體腎移植捐獻率的可行性仍然存有爭議,因為這種做法可能誘導不當的自愿捐獻者。來自美國芝加哥的學者開展了一項橫斷面研究,選取2011年6月至7月間在市內6個機動車輛管理局辦理事務的成年人,問卷調查可以激發其向家庭成員/朋友或陌生人捐獻腎臟的意愿所需要的經濟補償數量。614人中223人口頭同意接受調查,其中210人完成全部調查,70%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因經濟補償而改變捐獻意愿,而29%的受訪者會因經濟補償而增加捐獻意愿。選擇0美元作為開始考慮向家庭成員/朋友捐獻的經濟補償者占52%,選擇0美元作為開始考慮向陌生人捐獻的經濟補償者占26%。剔除上述受訪者后,開始考慮向家庭成員/朋友捐獻腎臟的最低經濟補償的中位數為5 000美元,而向陌生人捐獻則為10 000美元。而絕不會拒絕向家庭成員/朋友捐獻(即不當誘導)的最低補償數額的中位數為50 000美元,向陌生人捐獻則為100 000美元〔已剔除對家庭成員/朋友選擇0美元(44%)和對陌生人選擇0美元的受訪者(23%)〕。受訪者最常選擇的補償方式為直接付錢(61%)和帶薪休假(21%),最常選擇的補償用途為償還債務(38%)和支付移植相關的非醫療費用(29%)。該研究結果提示公眾可以容忍對捐獻腎臟的經濟補償,一定數量的補償可以促進捐獻行為。
鄭衛萍,編譯自《Am J Transplant》,2015,15(1):265-273.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542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