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南
(江西科技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8)
汽車座椅舒適性研究與探討
李南南
(江西科技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8)
分析了現代人類對于舒適性的理解,同時探討了汽車座椅在舒適性方面的主要設計思路和基本原則,并提出了現代車輛座椅存在舒適性的主要評價方式及其評價體系建立的方法。
汽車舒適性;座椅評價
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于生活品質的追求不斷提升,汽車成為現代人類的主要代步工具,汽車工業也在不斷發展起來,人們對于現實車輛的駕駛性能的要求不斷提升,對操作舒適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作為舒適性能的主要指標之一的座椅,在人體工程學方面進行著不斷地探究,探索其主要的舒適性能,同時座椅也是人們在汽車里乘坐的最為主要要求的地方,長時間的乘坐需要有舒適性作為保障,坐著不舒服的座椅是整個駕駛過程,乘坐質量都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將間接影響行車安全性。因此,探索一系列的指標因子,從而反映現代座椅乘坐舒適性的具體表征,這樣的表述相對客觀真實,與傳統人為的進行主觀籠統的感知表示更加具有說服力,消除了個人主觀意識的影響,更加科學合理。
所謂的舒適性就是指舒服程度的一種表述,這種表述直接影響一種事物的主要特征,是對其性能的主要表征,因此,舒適性的表述直接影響到整個事物描述的全面。具體到汽車的舒適性來說,主要是指汽車在駕駛過程中,駕駛者和乘坐者的主觀感受,這種感受將直接影響汽車的人體工程學的研究方向,因為主要舒適性的要求不斷提出,現代汽車的設計才能進一步滿足其要求。因此,在汽車的舒適性方面主要體現在人體與車輛中的具體部件之間的位置、手感等方面的關系,只有關系合適、科學,這種駕駛和乘坐的舒適性才能進一步體現出來,另外,這種科學合理的駕駛或乘坐主要車輛與人體之間在生理或者心理上的感受,人體在駕駛過程中需要手感、聽覺等具體的生理條件反射過程中,具有良好的感受,同時在駕駛或者乘坐的心理方面也存在更多的舒適性表述,主要體現在有無感受到疲勞、駕駛心情怎樣等等。在舒適性的表述中,還有一個概念不得不提——駕駛或者乘坐的條件,主要分為內條件和外條件,所謂的內條件就是指駕駛過程中車輛內部的主要環境指標,這也是影響駕駛或者乘坐舒適性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另外還有就是外條件,所謂的外條件就是車輛行駛過程中外在環境特征,例如:路況、天氣情況等等。這些因素直接影響駕駛者的駕駛心情,間接的影響到駕駛或者乘坐的舒適性。
作為車輛的舒適性要求最高的主要有:方向盤、檔位設置、座椅等等。其中的座椅是人體接觸面積最大,同時是人體感受最多的部分之一,因此在乘坐或者是駕駛過程中,座椅的舒適性尤為關鍵,是舒適性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1)設計出一般人體適合的座椅尺寸。現代人類在人種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不同人種的身高體重、主要身體結構有著一定的區別,因此,一般的汽車生產商在設計歐洲車輛座椅和亞洲車輛座椅的時候,需要針對不同人體特征設計有針對性的座椅尺寸,從而滿足不同身高體重人體的需要,假設將設計給歐洲人的座椅安裝在銷售給中國的車輛上,這樣將大大降低駕駛或者是乘坐的舒適性,降低整體的安全性。因此在尺寸方面需要尤為注意舒適性的要求。
(2)可調節功能是座椅舒適性的一個主要參數特征。座椅具有可調節性能十分重要,因為不同狀態下,人們在駕駛或者乘坐車輛的過程中需要有專業性較強的調節功能,這一功能可以進一步保障其主要的舒適性,在停止狀態下,駕駛者在車輛中可以將座椅調節到最低的狀態,以便自己更好的休息,在駕駛過程中由于身高存在差異,也需要進一步調節座椅的位置,進而使得駕駛更加具有舒適性能。因此,調節性能也是一種主要的座椅性能指標。
(3)基本坐姿需要符合人體力學要求。由于人們在駕駛或者乘坐車輛過程中,需要長期坐在車中,與座椅的接觸時間最長,因此,在設計座椅的基本靠背的位置和形狀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現代人體脊椎等方面的受力情況,在設計座椅的過程中需要涉及其人體的力學要求。只有滿足了這一要求,人們在駕駛過程中的舒適性將充分體現出來。
在以前,座椅的設計是否合理舒適主要是依靠人為的主要感知,現在將人體的這些感知具體的細化、量化成為一系列的評價標準,建立起專業性的評價體系。這種評價體系需要做到更多的是科學合理,在指標的設計中除了定性之外,更需要的是定量的分析,同時這些指標在實際情況下的得到需要更加方便。筆者在進行車輛座椅舒適性評價體系的分析中,將其分解成三個不同等級的指標因子,主要分解的依據就是這些指標的具體化、量化程度。例如,主要的一級指標因子就是座椅靜止狀態下的舒適性能,二級的指標因子就是尺寸數據、可調節性能等等,三級的指標因子主要就是一些具體的指標,需要在量化和細化程度上有較好的把握。同時這些評價系統建立的主要依據就是一系列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另外,還有一些關于座椅方面的重要文獻資料等等。
在設計車輛座椅的舒適性評價標準的時候,需要在充分考慮到所有的指標因子的前提下,利用相應的試驗、計算等方式尋找出相應各種指標因子之間的關系,試驗主要是對一些性能指標進行實際的測量,得到第一手的資料。例如對于人們坐姿狀態的試驗,可以將長期處在駕駛條件下的駕駛者進行肌肉肌張力、心電圖等生理指標的試驗比較,得到相應的數據,為以后的評價體系建設提供數據支持。另外還有的就是設計相應的調查量表,分析現代人們最為關心的車輛座椅舒適性能的主要指標,例如現在很多汽車生產企業設計出各種類型的座椅舒適性問卷量表,讓駕駛者在駕駛車輛之后,對其座椅的各種舒適性能進行評價,這種評價的分差就是各個影響座椅舒適性能指標的相互關系,分差較大的指標之間在重要性方面的差距就是就較大的,分差較小的指標之間在重要性方面的差異也就較小,在設計評價標準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這種指標之間在座椅舒適性的重要程度方面存在的不同,按照輕重緩急,依次排列,它們在整體評價體系中的分值比例也可以依據對用戶的調查量表進行分配。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已經開上了汽車,車輛的發展不斷提速,人們對車輛座椅的舒適性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需要在設計中不斷提高其主要的性能指標,同時也需要進一步建立起自己的評價體系,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車輛座椅的舒適性能。
[1]李強,丁曉東,等.汽車與工程用車座椅的振動舒適性研究[D].科技創新與節能減排——吉林省第五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2008,(10):157-158.
Car Seat Com fort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LI Nan-nan
(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Nanchang,Jiangxi 330098,China)
This papermainly analyzes themodern hum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fort,at the same time discusses the car seats in the comfort of themain design idea and basic principle,and put forward themain evaluation methods ofmodern vehicle seat there is com fort and themethod of establishing evaluation system.
car com fort;the seat evaluation
U463.836
A
2095-980X(2015)08-0039-02
2015-06-19
江西科技學院 2014年校級自然科學研究項目,青年基金項目,項目編號ZR14QN02。
李南南(1989-),女,吉林公主嶺人,碩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學科教學、汽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