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榮勇
(零陵區農機學校,湖南 永州 425000)
基層農機培訓工作研究
秦榮勇
(零陵區農機學校,湖南 永州 425000)
在當前農機化發展環境逐步優化、農機新型經營組織不斷壯大、農機科技創新及更新速度加快等新常態下,從加強對農機培訓重要性認識、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升老師自身素質、拓寬培訓渠道、加強對農民的培訓等角度,提出農機化教育培訓的建議,為農機化教育培訓走出困境和找到出路提供路徑選擇。
農機培訓;存在問題;建議
農機化教育培訓是農機化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提高農機化隊伍素質的必要途徑,是培育適合時代發展要求的高素質勞動者的必然要求。在當前農機化發展環境逐步優化、農機新型經營組織不斷壯大、農機科技創新及更新速度加快等新常態下,新型農業機械、機具不斷出現。農機培訓機構立足當前時機,結合陽光工程培訓、農業技術推廣骨干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項目等,提升農村勞動者素質、提高農民朋友的農機操作水平,加強農民朋友對農機的管理、維修、保養意識,從而提高農機的使用壽命,減少生產成本,獲得更好的生產效益。
黨的十八大和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辟新途徑,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在促進農民增收上獲得新成果”。農業新常態發展的戰略部署。作為農機培訓機構,要緊緊圍繞“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推動現代化農業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自覺的適應新常態、順應新常態、用的發展理念和科技來引領、支持、服務新常態形勢下現代化農業可持續發展,強化新型農民培訓,培養更多的掌握現代農機技術的新型農民,為現代化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技術保障,這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農機培訓的重要內容。因此農機培訓工作如何更新觀念,創新培訓方式,采取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適應新形勢下對農機技術培訓的客觀要求,是值得我們探討和思考的課題。
(1)政府部門重視不夠。基層政府領導往往對農業生產和重視程度遠低于工業和第在產業,有的部門領導認為農機培訓就是一種創收入增效益的行為,對農機培訓的科技含金量沒引起重視。對目前農機培訓機構存在的隊伍不穩、保障措施不力、管理體制不順、人員素質不高等突出問題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而較少給予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再加上地方財政比較緊張,財政資金大都用于工業企業和經濟支柱產業的發展,用于農機培訓的經費逐年減少,造成農機培訓工作遲滯不前,運行機制與市場要求不相適應,延緩了新技術新技能的推廣應用。
(2)農機培訓工作條件差,體系不健全。農機培訓工作條件差,教學儀器設備落后,沒有及時添置更新相應的培訓、教學設備。一些農機學校所用的教學設備還是八九十年代的老舊設備,根本適應不了現在的教學需要。一些學校沒有或只有小面積的教學示范場地,對培訓工作的開展難度大。農機培訓機構體系不健全,專業人員少,人員結構老化,專業素質低,人才更新跟不上,難以滿足農民朋友的全方位需求,制約了農機培訓工作的發展。
(3)農機培訓人員專業知識水平低。由于農機培訓工作人員年齡趨于老齡化,缺少年輕干部的補充,工作沖勁闖勁不足。培訓人員的知識結構不合理,技術力量較薄弱,使得培訓工作的知識支撐力度降低。2013年機構改革后,原鄉鎮農機站的農機員移交給鄉鎮政府管理,其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政府中心工作中去了,沒有更好地去銜接拓展農機培訓工作的服務領域,各種培訓相對的少了,只把下達的任務指標視為單一的工作目標,不利于農機培訓工作的發展壯大。
(4)農機培訓工作經費不足。農機部門一般是弱勢部門,項目少,資金少。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以來,農民購買拖拉機、收割機等農機具的增多了,隨之而來的農機培訓、教學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但農機培訓經費并未按比例的增加,工作經費依然緊張,相關工作也只能停留在口號、文件上,并未真正落到實處。
(1)提高對基層農機培訓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而農民做為農業機械化最關鍵的推動因素,其理論知識水平、操作技術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他當年的收成,進而影響到農機化進程的推進。農機培訓機構承擔著為農民培訓農機技能、農機技術知識的職責,其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
(2)加強農機老師培訓,夯實人才基礎。一是加強農機培訓學校教師隊伍的培訓,通過繼續教育培訓,利用脫產深造、在職函授、短期培訓等形式,不斷更新農機教師隊伍的知識結構,提高業務素質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掌握現代科技手段,以適應農機科技不斷發展的需求,同時制定優惠政策,吸收人才,營造良好的環境,留住人才,使更多的優秀人才來從事農機培訓推廣服務,從根本上解決農機培訓隊伍的年齡老化、知識結構陳舊、文化層次低的問題。
(3)加強對農民朋友的職業能力培訓。在基層農機部門建立嚴格的培訓制度,形成長效機制,切實做好教育培訓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地對農民朋友開展培訓,通過“新型職業農民”、“農機作業能手”、“農機實用技術培訓”等形式,開展農機從業人員及后備人員的技術培訓,提高農民對農機化新科技、新機具的認知能力、接受能力和操作使用能力,培養一批掌握并能應用高新農機技術的新型農民技術隊伍,輻射帶動引領農機技術的推廣水平和應用水平,使農機新裝備新技術更快的投入到實際應用中轉化為生產力,從而推動農機化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4)加大政府財政扶持和政策支持力度。各級政府要通過農機培訓把農業新機械、新科技快速地推向農村、農業、農民,促使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要把農機培訓推廣工作作為政府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同時,政府部門要結合黨和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做好配套資金的投入,制定出臺多種形式的補貼政策,引導、扶持農民應用先進適用的農機新技術、新機具,加大農機培訓推廣體系建設力度,完善和提高為三農服務功能,促進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應用。
(5)基層農機培訓機構要不斷創新培訓模式,改進農機培訓的方式方法,探索培訓新思路。改變過去針對拖拉機、收割機駕駛員,農機操作手等小范圍內的培訓項目,增加更多項目更寬范圍的培訓內容,如不同的農民朋友對農機知識的要求不同,那么可以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開辦不同的培訓班,農民朋友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利用當前日益發達的信息網絡系統,舉辦電腦、微信培訓教學,通過遠程教學的方式來培訓農民朋友,節省了人力物力財力成本;基層農機培訓機構可以進入到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的家里進行面對面的教學培訓,傳輸講解農機相關技能、知識,也可走到田間地頭對農民朋友手把手地現場培訓。
總之,做好基層農機培訓工作,不能固守以往的模式套路,要遵循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跟上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步伐,轉變觀念,求真務實,加大投入,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開拓創新,及時了解和掌握農民對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需求,不斷地把農機培訓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Research on The Basic Unit ofAgricultural M achinery Training
QIN Rong-yong
(Lingling Agricultural School,Yongzhou,Hunan 425000,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farm machinery education training from the situation ofoptimization of the mechanization,growth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operation organizations,agricultural machin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high update spe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ength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agriculturalmachinery training importance,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ing teachers own quality,widening the channel of the training,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farmer,which providesway outof farmmachinery education trainingand away to choose.
agriculturalmachinery training;existing problem;advice
G725
A
2095-980X(2015)08-0128-02
2015-07-22
秦榮勇(1978-),男,湖南永州人,大學專科,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