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80X(2015)03-0086-01
收稿日期:2015-01-13
作者簡介:曾宇(1989-),男,江西吉安人,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會計實務。
Financial Statement Presentation Mode Improvement
ZHENG Yu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chang,Jiangxi 330013,China)
Abstract:In2008aftertheoutbreakofthefinancialcrisis,allovertheworldtoimprovethequalityoffinancialreportingrequirementsmoreandmoreintense,buttherearesomedefects,thecurrentfinancialstatementsandfinancialreportcannotmeettheneedsof financialreportingrequirements,inthiscontext,itisparticularlyimportanttoimprovefinancialstatementpresentationmode.
Keywords:financialstatements;financialstatementpresentation;theinternationalconvergence
1 財務報表列報相關理論
財務報表列報,是指財務報表中對交易和事項的列示和在附注中的披露。反映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等報表中的信息稱之“列示”,反映附注中的信息稱之“披露”。財務報表列報應遵循的原則,存在以下幾個觀點。
(1)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受托責任觀:財務報告的目標是受托人如公司董事長、管理者向委托者如債權人、納稅人等報告所委托的經營情況,是管理者對委托方的責任。在受托責任觀下,向資源委托者提供會計信息是公司的會計目標。決策有用觀:公司應提供給信息使用者如債權人、投資者等其他信息使用者有用的信息,那么什么事有用的信息,如:投資、信貸、利用有限資源決定,以及重要的決策相關的有用信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是公司的會計目標。
(2)資產負債觀和收入費用觀。資產負債觀:要求從資產和負債的角度確認收益,認為收益是期初期末資產變化的結果,此方法強調交易的本質,收益帶源于資產和負債的變化,故需要弄清楚交易或事項對資產和負債的影響。收入費用觀:與資產負債觀不同,根據收入與費用配比原則,收益的確認只涉及收入以及所對應的費用,并不涉及資產、負債。
(3)本期營業觀和損益滿計觀。本期營業觀:確認的收益僅僅反映本期經營產生的收益,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非經常項目產生的收益不能算作本期收益。損益滿計觀:體現的是一種全面覆蓋性,不僅僅包括本期本期正常經營產生的收益,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以及所有本期營業活動引起的收入、費用、利得、損失都可以包括到利潤表。
2 財務報表列報體系
(1)財務報表列報的結構。一套完整的財務報表至少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以及附注。資產負債表:是特定時期內企業投融資活動的具體反映。整體結構來源于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故內容主要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表:是對一定期間的收入、費用、利得、損失進行計量,并推算出營業利潤、凈利潤。需要用到前面所講的收入費用觀,收入與費用、利得與損失的配比原則?,F金流量表:反映一定期間企業現金的流入流出的,這里的現金可以是現金也可以是現金等價物,現金為王,企業的擁有一定可動用的現金將為企業提供很好的資金保障,也間接反映了企業投融資的有效性。現金流量表的編制一般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直接法顧名思義就是直接根據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入流出進行填列。間接法是以凈利潤為起點,間接計算經營、投資、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構成所有者權益部分的變動情況。
(2)財務報表列報的勾稽關系。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的勾稽關系:收入、費用增加必然引起資產、負債的增加,而最終兩者相聯系的表現形式則是通過所有者權益,因為收入、費用的變化會引起所有者權益的變化,具體表現為資產負債表所有者權益中未分配利潤期末數=資產負債表年初未分配利潤數+利潤表本期凈利潤數。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現金的變化也必然引起
(下轉第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