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在科研立校、教學立校上達成共識,才可以將有效的資源投放到師資培養上,繼而擴大學校的影響,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實現教師與行政的雙贏。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80X(2015)03-0115-01
收稿日期:2015-02-16
作者簡介:王福銘(1980-),男,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職業教育、旅游與歷史文化。
AThoughtonthe Possibility to Win-winbetween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iveinstitutions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Fu-ming
(Departmentof Tourism and Aviation services,Wuhan Polytechnic School,Wuhan,Hubei 430000,China)
Abstract:When the rank of school and social resources could not beupgraded,since the resources allocated toadministrative personnelandteachersarelimited,which,asaresult,mayevenresultincontradiction,onlywhenthetwosidesreachaconsensusonthe teachingandthefoundationoftheschool,canitbepossibletoputeffectiveresourcestothecultivationofteachingresources,soastoexpandtheinfluenceofschools,gainmoresocialresourcesandachievewin-winbetween teachersandtheadministrationsituation.
Key words:administration;teacher;win-win
1 權力上源:教研地位不彰顯
教研室,顧名思義是一個集教學與科研為一體的機構。在教研室中,每一個專業老師承擔著繁重教學的任務,同時也完成了相應的科研任務。在高職院校中,教研室作為每一個二級學院最基礎,最草根的教室組織,它的作用并沒有被正常的發揮出來。
究其原因,源于權力上源的學校管理體制,權力上源意味著學校的權力自上到下。學校校長或者書記,位于學校權力金字塔的頂端,接著是學校的紀委書記,然后是具體分管各個部門的副校長和副書記。在校一級的黨政機關里,還有黨委的宣傳部、組織部,行政機構里有人事處、財務處、后勤處等,前者直接歸學校的黨委書記組織領導,后者直接歸校長領導。整個校一級的黨政機構并不直接參與教學,也就是說他們沒有一線的教學經驗,但,他們卻牢牢地掌握著學校的管理大權,所制訂的政策深深地影響著教師職稱的晉升與教師教學的取向。他們不參與教學,卻決定著教師與學生的命運。所有的高校,特別是不以科研為主的院校,都存在著一個龐大的黨政機構,在它們下面是具體地實施學校日常教學、管理與科研的二級院系。二級院系的行政機構雖然不如校級的臃腫,也有一定的規模,主要分為兩塊:二級院系書記領導的輔導員系統,具體由學生科長負責,二級院系院長領導的辦公室及最基礎的教學與科研組織———教研室,辦公室由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教研室由教研室主任領導。
在作出結論之前,我們不妨對辦公室的作用與功能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其作用在兩方面:①教學服務,包括安排課表,核定教師的工作量,安排老師調代課,打印學生成績等;②其它事物,包括日常接待,會務安排等。相比之下,教研室主任所負的責任是凝聚一個專業的專業教師團隊的集體智慧與力量,服務教學,鼓勵科研。就理論而言,在一個學校中,無疑教學與科研是居于中心位置的,但現實不是這樣。在二級院系之上,有著龐大的黨政機構與人員,因為都不直接從事科研與教學,所以沒有可比性。學校的教學管理體制是權力上源,二級院系中辦公室居于中心地位,究其原因,在于作為學校權力頂端的校級機構,必須在二級院系中掌控一個機構達到對教學權力的控制,而二級院系中的辦公室集教學服務以及其它日常接待為一身,可以作為權力向下流動的媒介,指令發布的平臺。
當然,中國的教育也是中國社會體系的一部分。中國社會幾年以來人治的色彩濃烈,往往在任何一種統治、管理體制之下,處于核心位置的個人的喜好可以左右整個組織,同時在組織中復雜的人際關系與各級管理人員的人脈,也極有可能置規范不顧。在重大權力及資源中,比如涉及到金錢的增添教學設備、基建、改造提升教學設施等,涉及權力的重要崗位任命上,二級院系的領導必須服從上級領導的個人意愿。
2 安于現狀:教師無成就壓力
那為什么長期立足于教學、科研第一線的老師沒有形成權力,對學校的發展不造成影響?學術權
(下轉第1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