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羅布
(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西藏 拉薩 850032)
我們通常所說的農業現代化實際上是指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一個過程,而在信息化以及現代化不斷發展的現階段中,農業機械化已經成為衡量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所以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加強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一直是農業發展中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對于西藏而言,由于自然環境、地形地勢、經濟狀況以及國家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在發展農業機械化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許多的阻礙,從而嚴重影響了西藏農業的發展以及小康社會的建設。所以對于西藏的農業機械化發展而言,相關的部門應該深入研究制約其發展的因素,從而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以及借鑒其他先進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經驗促進西藏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1)農業生產方式以及市場比較落后。在地理位置的影響下許多先進的農業生產方式和技術都不能在西藏各地推廣和應用,并且農業的發展市場也比較落后。在西藏,農業在使用機械化生產時往往體現出明顯的季節性以及間斷性,同時再加上農業機械化生產所獲得的經濟效益并不是特別明顯,所以當地農民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積極性也不高,大多數的農民還是比較傾向于農動力發展農業,在向非勞動力農業生產的轉變過程中發展比較緩慢,再加上農民一般文化水平比較低,所以造成了對農業機械化生產的認識不足,最終嚴重阻礙了當地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2)西藏的地形地勢比較復雜。我們都知道,西藏相對于其他的地區來講地勢比較復雜,當地居民受地形地勢的影響一般都分散居住,很少有集中居住的情況,所以在進行農業生產時也呈現出一種單家獨戶為生產單位的分散型農業生產方式,并且在地形地勢的影響下,農業機械化中所涉及的一些大型機械設備也很難在西藏正常運行,這種種因素決定了農業機械化在西藏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許多的阻礙。
(3)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的設施及人才比較缺乏。西藏的人口相對于其他地區而言也比較稀少,農村百分之八十的勞動力都參與到農業生產中,所以這些地區中接受文化教育的人數就明顯的降低,導致了農業機械化在發展的過程中科技人才嚴重缺乏,即使存在一些科技人才,但在一些因素的影響下也會出現農業機械使用者的素質偏低以及科技意識比較淡薄的現象。除此之外,由于西藏農業機械化的市場比較落后,從而導致了其中一些農業機械化發展中涉及到的機械設備難以在當地市場中推廣和應用,這些機械設備的缺失也為西藏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造成嚴重的阻礙。
(1)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的裝備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近幾年來,隨著相關單位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農業機械化的工作也逐步的完善,在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更加重視農業機械化能否促進農業的發展、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同時在市場以及政策方面,相關部門也加強了市場的引導以及政策的扶持,對于西藏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逐步的實現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總的來說,西藏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主要是以農田作業配套機械作為自身的發展重點,同時還大力推廣以及應用先進的農業機械,農業機械化發展中所涉及到的裝備水平都有了明顯的提升。從“九五”以來,在國家針對西藏農業發展的各種政策以及經濟的扶持下,西藏的農業機械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區農業機械化總動力相對于之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農業生產中使用的大型、中型以及小型拖拉機的數量也有了明顯的增加。另外,農業生產中必須的耕、播以及耙等農業機具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長,農業機械化生產涵蓋的作業面積以及作業質量和效率都得到明顯的提升和改善。
(2)農業機械化服務的范圍不斷擴大。目前,西藏的農業機械化的服務范圍相對于之前有了明顯的提高。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的種植業使用機械化生產的范圍明顯提升,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并且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第二,農業生產中所涉及的一些機械設備開始朝著農牧業方向發展,并且在農牧業中的應用深度以及廣度也正逐步的擴大。可以說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有力的促進了我區農業、牧業、林業以及多個行業的發展,為西藏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與保障。
(1)建立健全完善的農業機械化發展政策和法律制度。為了進一步促進西藏農業機械化的生產,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完善的農業機械化發展政策和法律制度,為西藏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制度支持和保障。相關的農業管理部門應該根據國家出臺的《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就西藏自身的實際狀況制定相應的地方性法律制度以及政策,從而促進當地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對于西藏的各級政府而言,應該在自身經濟允許的范圍之內對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涉及到的燃油補貼、稅收等環節進行一定程度的補給或者減免,進一步完善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補給以及減免政策。對關于農業機械化發展方面的科技研究應該給予一定的補助,促進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應該加強對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以及培訓,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引進一些先進的農業機械化設備和新技術,從而有效的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2)進一步強化農業機械化的服務意識。對于西藏農業機械化發展而言,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機械化發展中涉及的思維以及服務方式等都要與產業結構相適應。對于農業機械化生產中的裝備,應該最大程度的實現新型農業機械設備代替落后的農業機械設備的轉變,從而實現新型農業機械設備更加適應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除此之外,關于農業機械化所涉及的作業結構,應該逐步的由單一的農業生產向農業、養殖業、牧業、林業以及其他行業的綜合發展,促進西藏地區農業的更好發展以及經濟的明顯提升。
總而言之,西藏地區自然環境、地形地勢以及經濟狀況等因素決定了其農業機械化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的影響因素,所以我們要加強對農業機械化影響因素的研究,從而有針對性的采取合理的措施促進西藏地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建立健全完善的農業機械化發展政策和法律制度,強化農業機械化的意識,完善創新意識以及加強對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對參與農業機械化生產的相關人員進行培訓,深化和加強工作人員對農業機械的掌握和操作程度,有效的提高農業機械化生產全體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最終促進西藏地區農業的發展以及經濟的提升。
[1]江惠云.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對策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5.
[2]盧秉福.農業機械化與農村可持續發展研究[D].沈陽:沈陽農業大學,2008.
[3]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意見[J].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報,2012,(14):6-9.
[4]馮丹.中國農業機械化技術發展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2006.
[5]鮑洪杰,劉德光,陳巖.農業機械化與農業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檢驗[J].統計與決策,2012,(21):139-141.
[6]趙琨.農業機械化發展對中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影響研究[D].大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