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小博,毛玉萍,付玉丹
(黑龍江工業學院 經濟管理系,黑龍江 雞西 158100)
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貨幣補償的金額,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筑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第二十五條規定: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計算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和所調換房屋的價格,結清產權調換差價。根據以上規定,不論是貨幣補償,還是房屋產權調換,都要根據市場價格進行評估,確定各自的價格后,進行補償或結清差價;評估是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前提。如果對所有的被拆遷房屋都進行評估,也存著以下的問題:一是對拆遷范圍內的所有房屋都進行評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家評估機構短時間內完成有一定的困難;二是在發放房屋拆遷許可證后進行評估,由于評估工作滯后,影響了拆遷工作的進度;三是雙方當事人對評估結果有疑義時,需進行復評和專家論證,最后確定評估價格,這要一定的時間,會延長拆遷期限;四是房屋權利狀況不清時,會致使評估工作無法進行;五是縣(市)級的房地產評估機構、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少,不能在短時間內滿足大量的拆遷評估的需要。
是否需要制定房屋拆遷補償的基準價格,各地的情況各不相同,也存在著一定的爭議。在市場化程度高的城市認為不需要。對市場化進程慢的城市,筆者認為是需要的,只有這樣做才能更好地保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又能規范房屋拆遷補償和房地產評估市場行為。制定的房屋拆遷補償基準價格,要依據當地的房地產市場實際情況,真正體現出房屋的區位、用途、結構、樓層、朝向和建筑面積等因素構成的房地產價格,筆者所在的縣在制定房屋拆遷補償基準價格時,委托二級資質以上的房地產評估機構對基準價格進行評估,對評估結果邀請了部分房地產開發商、普通居民、物價、土地、房屋等部門的專業人員參加的論證會,用論證會上提出的合理建議,對基準價格進行修正,出臺了客觀、公正、符合市場規律、可操作性強的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基準價格,制定了具有一定幅度的區位、使用、樓層、沿街等系數。
在舊城區實施拆遷改造時,辦理規劃、用地等相關手續后,到拆遷管理部門審核時,尚需一定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評估機構就應當和拆遷管理部門一起到現場摸底調查,了解規劃區域的房地產市場情況,所在城市的區位、地段以及房屋結構、建筑年代等情況,并對不同結構、使用性質、建筑年代的房屋入戶抽查,做好記錄,掌握第一手資料。房屋拆遷許可證發放后,不論什么時間進行的分戶評估,評估時點都應確定在拆遷期限內的某一天,這樣做的目的:一是有利于拆遷評估的公平、公正,切實保護拆遷人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二是不受拆遷當事人的后期各種因素影響;三是節約評估所需的時間,有利于拆遷工作如期完成。
在規劃定點的拆遷范圍內,評估機構在前期摸底調查的基礎上,結合規劃區域的房地產市場情況,根據基準價格,按照房屋結構、用途、建筑年代及所在區位等因素進行分類,制定出分類評估的參考數據,由拆遷人和被拆遷人在針對每一戶房屋的個別因素,在評估參考數據的幅度內進行商談,達成協議的,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不能達成協議的,申請評估機構進行分戶評估。一是有利于拆遷順利進行,減少分戶評估的數量,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二是給拆遷當事人一定的商談空間,有利于達成協議,減少糾紛。
縣(市)級城市房地產評估機構和人員不能適應大量的拆遷評估業務的需要,這是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問題。為了及時地做好房屋拆遷評估工作,就要發揮房地產估價師學會的作用,由房地產估價師學會牽頭,組織安排好房地產評估機構,在某一城市需要拆遷評估時,提供2家以上房地產評估機構供拆遷當事人選擇,這樣既解決了評估機構和人員少的問題,又為其他的評估機構解決了業務量不足的問題。
對房地產權利狀況不清和權利狀況相互矛盾時,土地、建設、規劃、房地產各部門要相互配合,實事求是地做好房地產權利的認定工作,對《規劃法》實施前建成的房屋沒有辦理相關證照的,土地、規劃建設、房地產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責進行確權,出具書面確權文件;在《規劃法》實施后建設的房屋沒有辦理相關證照的,由規劃建設部門進行確權,屬合法建筑或違章建筑,都應出具書面文件,有利于房地產評估機構的評估。
[1]莫海明.城市舊城改造的房屋拆遷補償問題研究[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08,(4).
[2]楊小艷.城鄉統一的不動產拆遷與征收制度構建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