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俊
(黑龍江穆棱市電站閥門有限公司,黑龍江 牡丹江 157500)
學徒制被認為是最古老的職業教育形態,但卻擁有巨大的生命力。雖然在大工業時期,學徒制因為學校職業教育的興盛而被邊緣化。但在當代,許多西方發達國家又把學徒制作為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戰略選擇。
學徒制在英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大工業時期,產業革命催生出了學徒制,在不斷發展和改革中逐漸形成自身特色,成為英國技術行業培訓的奠基石。20世紀90年代以后,世界格局發生明顯的變化,英國的產業結構也發生巨變。雖然英國的經濟重心發生轉移,但是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卻墨守陳規,沒有隨著勞動力市場的變化而作相應的調整,造成技能型人才不能適應勞動力市場的要求,進而導致嚴重的失業問題,尤其是青少年的失業率不斷上升。以學徒制形態的變化為依據將學徒制在英國的發展歷史分為形成時期、發展時期、衰落時期以及重建時期四個階段。其間,英國對學徒制采取了改革措施。
(1)英國職業教育學徒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從確立與職業資格證對應的技能認證體系、成立職責分明的組織管理機構、制定學徒培訓的基本框架以及建立基于合同制的學徒培訓實施方案等方面呈現英國中等職業教育學徒制改革的具體措施。
(2)英國職業教育現行學徒制的主要特點。與傳統學徒制相比,英國中等職業教育現行學徒制具有專門化的管理機構、彈性化的培訓周期、雙元化的培養模式以及多方位的考評機制等特點。
我國校企合作在管理機構、吸引力、師資以及考評機制等方面存在很多的問題,有很多的問題學校和企業這個層面是無法解決的。“現代學徒制”是以企業用人需求與崗位標準為服務目標,通過學校、企業的深度合作與教師、師傅的聯合傳授,以學徒的培養質量為核心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這一模式的關鍵是改革實習模式,根據專業特點、行業現狀逐步開展。從2007年開始,穆棱市電站閥門有限公司率先在機械制造專業探索“現代學徒制”,將實習環節分為認知實習、任職實習、頂崗實習三部分。第一學期的認知實習讓新生初步認知未來職業,增強對企業的感情,降低新生入校流失率。第二學年為期2個月的任職實習,學生們走進真實的崗位,接受企業師傅“一對一”的指導,按照職業崗位要求邊學習邊實踐。最后一年,學生全部到企業頂崗。
2011年,高校與穆棱市電站閥門有限公司達成共識,聯手啟動“現代學徒制”,共建實訓基地、共同研究課程體系。從學生入學軍訓開始,穆棱市電站閥門有限公司就與學校共同培養。機械制造專業落實“現代學徒制”,無論在哪個實習環節,每位實習學生都有企業師傅指導,甚至有的學生有好幾個師傅。這一制度不僅解決了企業招工難、用工不穩定、畢業生質量不高的問題,還解決了職業學校設施設備欠缺、專業教師實踐能力不強、人才培養與企業所需脫節的問題。打造生產性實訓基地,破除課堂教學與實踐壁壘。
“現代學徒制”改革了學校教學模式,促進了校企合作的深度發展,培養出了德技雙馨的人才。現代學徒制是傳統學徒制融入了學校教育因素的一種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不斷深化的一種新的形式,頂崗實習、訂單培養、現代學徒制是一種遞進關系。
現代學徒制作為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化,其內在的邏輯體系和運作流程蘊含著豐富的職業教育思想。這種“工”與“學”的交替、將工作與學習相融合的教育模式的建構和發展,是新形勢下高職教育本質特征賦予現代學徒制的新內涵。機械制造行業學徒制發展的方向:①成立專門化的校企合作管理機構;②增強校企合作的吸引力;③建立師資互助的校企合作體系;④形成多方位的校企合作考評機制。
(1)構建校企合作平臺。現代學徒制是對傳統學徒制和學校教育制度的重新組合,其主要特征是學生和學徒身份相互交替。一是招工即招生,首先解決學生的員工身份問題。二是校企共同負責培養,校企共同制訂培養方案,共同實施人才培養,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專所長,分工合作,從而共同完成對學生(員工)的培養。
(2)重建學習載體。現代學徒制要實現高技能人才培養,各專業必須通過充分的市場調研確定人才培養規格和專業培養目標,制訂專業培養方案,重構課程體系和確定課程標準,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及職業成長規律。
(3)變革教學組織和管理模式。要依據培養過程中學生發展的共性和個性需求選擇教學組織方式,實行校企共同參與的“柔性化”的教學管理模式,校企共同實施課程管理為現代學徒制培養高技能人才提供管理上的支撐。
(4)集聚教學團隊的目標。高職教育的本質特征決定了高職教育教學團隊的特殊性。專兼結合教學團隊的建設是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首要任務,專兼結合教學團隊的建設水平也是提高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要素。專任專業教師必須努力提升自身的雙師素質。“工”與“學”交替的現代學徒制使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發生了質的改變,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學科專業知識,還要熟悉專業所對應的主要職業領域的工作過程知識,具備本專業領域內較強的職業實踐能力。
(5)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取向。在現代學徒制的制度框架下,學生對于產業文化、行業文化、企業文化的領悟能力,對職業規范的理解,對職業風范的把握,以及創新創業意識的激發,都將有其獨特優勢。建立以目標考核和發展性評價為核心的學習評價機制,有利于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1]黃日強,張霞.英國學徒制度的現代模式[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2]黃日強.傳統因素對德國職業教育的促進作用[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3]關晶.西方學徒制的歷史演變及思考[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