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印德,田曉玲
(鎮巴縣農機管理推廣站,陜西 鎮巴723600)
農機安全監理通過30年的發展,培養出一大批農機監理人員,建立了深厚的農機情。20世紀80年代農機監理工作主要是管理拖拉機安全,隨著農機柴油的補助政策實施,帶動發展了一大批農用拖拉機,監理工作在平價柴油供應價格雙軌制的作用下,有力地帶動了農機工作,健全了農機監理機構,吸引了一大批人員進入農機監理隊伍,農機監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興旺而發達。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計劃經濟退出,取消了平價柴油供給,農機監理工作由主動變被動,走入低谷。隨后事業單位財政“斷奶”,農機單位首當其沖,部分單位編制由全額變為差額,農機監理人員受到很大影響,精神不振。到2000年前后,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機械尤其是農業運輸機械迅猛增長,農機監理主動出擊,將工作范圍從拖拉機安全管理擴大到所有農業機械。主要是農業運輸機械的道路安全監理,由田間道路變為縣鄉村道路,管理對象短短幾年成幾十倍增長,監理地域范圍擴大,農機監理在政府中的地位提高,硬件設施、設備增強,農機監理達到輝煌。進入2004年,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后,農機監理執法范圍取消了所有道路的執法權,大量的監理人員劃分到交警部門,“三合一”的農機部門甚至被取消。比如,漢中市鎮巴縣農機站,除站長和黨支部書記留下待組織另外安排外,其他50歲以下人員幾乎全部劃分到縣交警大隊,農機監理幾乎遭到了滅頂之災。
建立一支經得起艱難困苦考驗、綜合素質強的團隊,是農機監理再上新臺階的前提條件。農機監理人員除自身業務能力過硬外,還要認真開展“知責、履責、問責”的責任意識培養,讓農機監理人隨時保持清醒的頭腦,將“三責”教育作為一項長效機制堅持下去,做到知責在心、履責在行、問責在嚴。只有這樣,有業務能力的監理人員才會發揮真正作用。還要以群眾路線教育為契機,牢牢把握一切為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服務群眾的基本要求,努力提高農機監理隊伍自己純潔自己的能力,在群眾中樹立起一個能干事、不腐敗、清廉為民的好形象,不論何種情況都受農民歡迎的好隊伍。
農機監理機構做除好日常業務工作外,要在服務中做好農機安全監管,是農機監理再上新臺階的基本要求。一要不斷完善鎮、村、組三級農機安全監管網絡,開展縣、鄉、村、戶的示范崗位建設,推進農機安全監理體系的建立。二要對農機監理工作開展評議,讓服務對象給農機監理人員及監理工作“評頭品足”,找出工作差距和不足,使農機監理隊伍扎根于機手群體之中,體現出“魚與水”的關系。三要充分利用國務院關于“完善對農業保險的財政補貼政策”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農機互助保險業務,提高農機手抗風險能力。四是送服務上門,進村入戶為機手辦理年度檢審手續,并充分發揮農機檢測線的作用,改變過去落后的檢測方式,逐步提高農機監管水平。五是抓社會效益,爭取政府重視,做好全民安全意識的提高,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設置永久性的安全警示牌、刷寫安全標語,通過廣播電視組織安全知識講座、印發農機技術知識宣傳冊,以安全生產保障農機經營效益的提高。
“打鐵要自身硬”,以提高農機專業技能和監理業務能力來提升服務能力,是農機監理再上新臺階的支撐基礎。更多地為民辦事,細化工作內容,為農民增加效益為機手增加收入當好幫手,這是農機監理工作的成就。因此,農機監理人員要鉆研業務,提高農機專業技能,農機駕駛操作能當老師、農機維修護理能當師傅,機手有困難能出面援助,唯有更多地為民辦事,主動發現對農機監理的新需求,突出為民服務的效果,才能彰顯農機監理成效。農機監理工作就職責講是相對固定的,但服務對象的需求是千變萬化的、是多種多樣的、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是有差異的,農機監理人員只有深入鄉村調查研究,才會有的放矢。同時,農機監理的為民服務要結合自身特點,在服務中不忘農機安全教育和農機法規政策的宣傳,禺安全監理于服務中,這樣農機監理上臺階才會有長遠的立足之處。
健全農機監理法律法規,依法促進、依法管理,是農機監理再上新臺階的法律保障。不同時期,各省出臺的政府規章、條例,對農機監理工作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國家頒布的《農業機械促進法》及《農業機械安全監管管理條例》,使整個農機行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令人興奮。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要有預見性完善現有法規,爭取全國性的農機監理法律盡早出臺。農機監理機構及人員,都要關注農機監理法規法律的調研工作,獻言獻策,主動爭取農機監理法規法律的出臺超前于農機事業發展。同時,農機監理人員要認真研讀現有的農機監理法律法規,依法行政,依法做好農機安全監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