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陽縣農機局 唐海軍
農機科技推廣工作是推進農業機械化及農業現代化過程的重要措施。衡陽縣轄26個鄉鎮,891個村,123.5萬人;耕地面積6.93萬hm2,以水稻種植為主。2014年,縣農機部門把農機科技推廣的難點——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示范推廣工作放在首位,積極探索“標準化育秧、機械化插秧、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新路子,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新增水稻插秧機185臺,實現機插秧面積達2.25萬hm2,其中早稻機插秧12100hm2、中稻1400hm2、晚稻9034 hm2。如何進一步做好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筆者根據目前實際情況,提出了措施與建設。
(1)重點推廣農業生產和農民急需的機械。近年來,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大量農民外出務工,農業勞動力季節性緊缺已顯現。做好農機技術推廣工作是農機部門的主要職責,應對當地的自然條件、耕作制度、農藝要求、農民生活習慣、勞動力情況、農村經濟收人水平,機手技術水平和農民需要什么機械等進行系統地調研,這是推廣項目的前提和依據。根據初步選出的項目,有針對性地做好資料的收集工作,了解所推廣機械的性能、特點以及經濟效益等,做好可行性分析論證,這樣推廣工作才能被農民接受并受到歡迎。關鍵是要推廣先進、高效、實用且符合當地實際和農民需求的機械,重點解決農業生產用工多、體力繁重、季節性強等環節的以機代勞。
(2)大力發展農機合作組織。積極引導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促進農機社會化服務網絡建設;遵循“農民自愿、民主管理、互助合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在農機大戶基礎上加快培育和發展機械聯合、技術聯合、服務聯合等多種形式的農機專業合作服務組織,提高農業機械的利用率和農機化整體效益。以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農機企業或農機服務中介組織為依托,以“合作社+農機戶+農戶”為組織形式,建立以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為己任的農機社會化服務網絡,促進農機化科學發展及現代農業建設。
(3)建立農機化綜合試驗示范推廣基地。縣級農機推廣機構,應在交通便利、耕地連片面積大的地方,建立農機化綜合試驗示范推廣基地。鄉鎮農機農技推廣站應以農機大戶、種糧大戶和農機專業服務組織為依托,建立農機推廣示范戶,并促使土地向農機大戶、種田能手轉移,促使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經營方向發展。以示范基地為窗口,加強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的宣傳與展示,采用現場示范演示、培訓、散發科技宣傳資料等形式,提高宣傳及推廣工作效果。
(4)加強農機與農藝配套研究。農機技術推廣只有與農藝技術協調配套、有機結合,才能充分發揮效能及顯示其優越性。如現有旋耕機在砂性土壤翻耕作業,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需要農機研發單位對旋耕刀具形狀和刀具排列方法進行改進。水稻機插秧的育秧需要農業技術人員緊密配合,才能育出符合插秧機作業要求的秧苗,目前機插秧育秧積累了一定經驗。農機部門與農業部門對油菜苗、烤煙苗等苗類機械化移栽,還需加強農機農藝配套研究。
(5)提高縣及鄉鎮農機推廣機構服務能力。目前,鄉鎮農機推廣力量受到很大削弱。2005年鄉鎮機構改革以來,鄉鎮農機站合并到鄉鎮農業科技服務中心,農機推廣人員被納入鄉鎮統一調配,基本上都是兼職農機推廣工作。因此,須進一步完善農機推廣規章制度,充分發揮鄉鎮農機推廣機構的作用,將縣鄉農機推廣人員的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中,實行獎優罰劣,激發與調動鄉鎮農機人員的積極性,使他們工作盡心、盡力、盡責,保證各項農機推廣工作的基礎工作順利完成。同時,政府要加大投入,改善農機推廣設施設備簡陋、必備的儀器裝備及交通工具缺乏等現狀,提高農機技術推廣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