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育林 劉銀生 張清河
(1江西省高安市八景煤礦職工醫院 高安330800;2江西省高安市人民醫院 高安330800)
胃潰瘍為臨床中一種比較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幽門螺桿菌(HP)是其中較重要的致病因子。臨床治療主要以根除為主,但耐藥是導致HP根除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1]。雷貝拉唑屬于一種新型的質子泵抑制藥,能夠抑制胃酸分泌,且持續作用時間較長,如和抗生素聯合應用,能夠將幽門螺桿菌有效殺滅。筆者對我院收治的35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患者應用雷貝拉唑進行治療,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68例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病理、胃鏡檢查確診,且HP檢測結果為陽性。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齡21~70歲,平均年齡(35.4±3.0)歲;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燒心、上腹痛、反酸等臨床癥狀;排除對青霉素類藥物有過敏史及伴有嚴重心、肝、腎、造血系統功能疾病以及哺乳期、孕婦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5例)和對照組(3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臨床癥狀等指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1 000 mg阿莫西林(國藥準字 H 51021734,0.25 g)、500 mg克拉霉素(國藥準字H 20120012,0.5 g)以及20 mg奧美拉唑(國藥準字 H 43021416,20 mg)治療,2 次 /d,共治療1周,1周后,患者單獨服用20 mg奧美拉唑,1次/d。治療組患者給予1 000 mg阿莫西林、20 mg雷貝拉唑(國藥準字H 20061220,20 mg)以及500 mg克拉霉素,2次/d,共治療1周,1周后,患者單獨應用20 mg雷貝拉唑,1次/d。如患者為十二指腸壺腹部潰瘍,則療程為1個月;胃潰瘍患者的療程為6周。治療過程中,囑咐患者定期到門診進行隨訪,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變化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并對幽門螺桿菌根除情況和潰瘍的治愈情況進行檢測和觀察
1.3 幽門螺桿菌檢測 運用快速尿素酶試驗Warthin-Starry銀染色以及Giemsa染色等方法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檢測。尿素酶試驗檢查結果為陽性Warthin-Starry銀染色以及Giemsa染色檢查兩項中,至少一項陽性被判定為幽門螺桿菌感染陽性;三項檢查后如結果均為陰性,則判斷為幽門螺桿菌根除或者幽門螺桿菌感染陰性。
1.4 療效評定標準[2]治愈: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緩解或者消失,經胃鏡檢查,潰瘍灶從活動期轉為瘢痕期;好轉: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明顯,經胃鏡檢查,潰瘍面積縮小≥50%;無效:經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改變甚至加重,經胃鏡檢查,潰瘍面積縮小<50%。
1.5 統計學方法 對上述實驗收集的數據輸入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統計,組間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治療組患者32例上腹痛緩解,腹痛緩解率為91.4%;對照組患者23例上腹痛緩解,腹痛緩解率為69.7%:治療組患者的上腹痛緩解率高于對照組(χ2=6.334,P<0.05)。
2.2 潰瘍治愈情況 治療組:25例治愈,8例好轉2例無效,治愈率為94.3%;對照組:20例治愈,8例好轉,5例無效,治愈率為84.8%:兩組患者的潰瘍治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3.239,P>0.05)。
2.3 幽門螺桿菌根除率 治療組患者32例幽門螺桿菌根除,根除率為91.4%;對照組患者30例幽門螺桿菌根除,根除率為90.9%:兩組患者的幽門螺桿菌根除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579,P>0.05)。
幽門螺桿菌根除能夠降低潰瘍復發率,臨床中已經較為廣泛地應用質子泵抑制劑治療消化性潰瘍。目前,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主要應用阿莫西林、甲硝唑以及克拉霉素等抗生素。隨著現代醫學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質子泵抑制劑療效也在不斷增強。雷貝拉唑屬于第二代PPI,具有較強的抗胃酸分泌活性,其具備更強的抑制H+-K+-ATP酶作用,且不會給血漿胃泌素水平帶來較大影響,能夠選擇性地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抑制。患者首次單劑量口服20 mg雷貝拉唑,能夠提高夜間堿化波發生率,延長夜間酶突破時間,提高夜間堿化波酸堿度值,尤其是在夜間,給胃酸分泌產生的抑制作用更強[3]。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患者的上腹痛緩解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的潰瘍治愈率、幽門螺桿菌根除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采用雷貝拉唑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患者,能夠提高臨床癥狀緩解率和潰瘍治愈率。
[1]齊秀榮,趙景成,宗湘裕.雷貝拉唑鈉聯合枸櫞酸鉍鉀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綜述,2014,20(12):2294-2295
[2]歐陽艷君,張艷梅,李炳東,等.雷貝拉唑三聯療法對活動期胃潰瘍患者組織學愈合質量及潰瘍復發的作用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20):2196-2198
[3]黃澤輝,周文博,林震群,等.康復新液聯合雷貝拉唑治療幽門螺桿菌陰性胃潰瘍的療效觀察 [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8):858-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