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群, 管月清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浙江 臺州318000)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因其效高價廉,曾廣泛應用于預防和治療動物疾病,在水產養殖業也曾被大量使用[1]。但研究結果證實,氯霉素對機體有很大的毒副作用[2],會引起動物體內正常菌群失調,同時可能引起機體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粒細胞缺乏癥等疾病。歐美發達國家對氯霉素殘留限量標準都有嚴格規定[2],中國農業部在2002 年公布的《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他化合物清單》也規定氯霉素被禁止用于食品動物[3]。因此,建立氯霉素殘留的ELISA 快速定量檢測方法,對于畜產品的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義。
常用氯霉素殘留檢測方法主要有儀器分析法、免疫化學法和微生物法[4-6]。儀器分析法中氣相色譜法和液相色譜法具有精密度較高、結果可靠等優點[7-8],但存在前處理過程復雜,耗時長,儀器操作較為繁瑣等缺點,不適合用于大規模的樣品分析檢驗。免疫化學法具有操作簡便、費用低廉、適用于對大量樣品進行篩檢的特點[9-10],其中高特異性抗體的制備,是提高免疫檢測方法靈敏度的基礎。本研究擬采用重氮化法制備出氯霉素完全抗原,獲得氯霉素高特異性多克隆抗體,為建立氯霉素膠體金試紙或ELISA 試劑盒等現場快速檢測奠定基礎。
試驗動物:清潔級雄性大耳白兔6 只(體質量為2. 5 ~3. 0kg)購自試驗動物中心;免疫原:氯霉素-BSA、氯霉素-OVA(均為實驗室制備)[10-11];弗氏完全佐劑與弗氏不完全佐劑均購自Sigma 公司;HiTrapTMProtein G 親和層析純化柱(5 ml)購自GE Healthcare(美國);酶標儀(型號:Thermo MK3);低速離心機(型號:LD5-2A)。
1.2.1 完全抗原的合成 以琥珀氯霉素作為半抗原,利用重氮化法將半抗原與載體蛋白質進行偶聯[11-12]。具體方法為:稱取0. 20 mmol氯霉素半抗原完全溶于0. 4 ml 無水乙醇中,用0. 5 mol/L HCl 調節pH 至1. 0,加入0. 45 mmol的鋅粉于85 ℃反應35 min。離心取上清液,并用1. 0 mol/L鹽酸調節pH 至1. 0,于4 ℃邊攪拌邊緩慢滴加NaNO2溶液(0. 1 mol/L)至淀粉碘化鉀試紙變灰藍。然后選用氫氧化鈉溶液(1. 0 mol/L)將反應液pH 調至8. 0,于4 ℃避光條件下反應2 h,離心取上清液即氯霉素重氮鹽溶液。取適量BSA 或OVA 溶解于2 ml 0. 02 mol/L的PBS 中,滴加NaOH 保持溶液pH 為7. 0。偶聯物離心去除沉淀后于4 ℃避光攪拌12 h,用0. 01 mol/L pH7. 4 的PBS 充分透析。
1.2.2 免疫原乳化處理[12]于滅菌生理鹽水中準確配置2 mg/ml CAP-BSA 免疫原溶液,吸取2 ml 免疫原溶液放入Eppendorf 管中并加入等量弗氏佐劑。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緩慢反復均勻抽吸,使抗原充分乳化。
1.2.3 動物免疫 剪去背毛,酒精消毒后進行背部皮下5 點注射,每點注射約0.2 ml,每只兔總注射量為1 ml。首次免疫1 個月后,進行第2 次加強免疫,此后每隔2 周加強免疫1 次,每次免疫前耳緣靜脈取血ELISA 法測定血清效價。當效價滿足要求,即可在第3 ~5 d 進行采血。
利用HiTrapTMProtein G 親和層析純化柱進行抗血清純化,方法為:按每管收集1 ml 樣品添加60 ~200 Ul 1 mol/L的Tris-HCl 溶液(pH 為9.0),添加到樣品收集管中備用,用10 倍柱床體積的上樣緩沖液(20 mmol/L磷酸鹽緩沖液,pH 為7.0)洗滌純化柱后,用注射器上樣,上樣完畢后用5 ~10 倍柱床體積的上樣緩沖液洗滌,然后用3 倍柱床體積的洗脫液(0.1 mol/L Gly-HCl,pH 為2.7)洗脫,收集樣品進行SDS-PAGE 鑒定,PBS 4 ℃透析脫鹽48 h。
1.4.1 抗血清效價測定 應用間接ELISA 方法測定純化后抗血清的效價。以氯霉素-OVA 為包被原,每孔2 μg(100 ml),冰箱4 ℃包被過夜,3%OVA 封閉后,加入系列稀釋的抗血清,37 ℃孵育2 h后洗滌,加入羊抗兔IgG (1∶ 3 000稀釋),孵育1 h后洗滌,加入底物顯色液每孔90 μl,37 ℃溫箱暗處放置10 min,2 mol/L的濃硫酸終止反應,于450 nm處檢測吸光度值,以陽性OD 值:陰性OD 值>3 的最高稀釋倍數定為抗血清效價。
1.4.2 抗血清競爭活性分析 應用間接競爭ELISA 方法測定純化后抗血清的競爭結合活性。以氯霉素-OVA 為包被原,每孔2 μg(100 ml),冰箱4℃包被過夜,3% OVA 封閉后,加入抗血清(1∶5 000稀釋)和系列稀釋的游離氯霉素抗原,37 ℃孵育2 h 后洗滌,加入羊抗兔IgG (1∶ 3 000稀釋),孵育1h 后洗滌,加入底物顯色液每孔90 μl,37 ℃溫箱暗處放置10 min,2 mol/L的濃硫酸終止反應,于450 nm 處檢測吸光度值,根據抑制率(抑制率=系列稀釋的氯霉素A450/氯霉素為0 的A450)對氯霉素濃度繪制競爭結合曲線圖計算IC50。
1.4.3 抗血清特異性分析 應用間接競爭ELISA方法測定純化后抗血清的特異性。方法同競爭活性分析,不同的是以氯霉素結構功能類似物(包括鏈霉素、青霉素和四環素)代替氯霉素作為競爭結合物,計算IC50,根據公式:交叉反應率(CR)=待測物的IC50/交叉反應物的IC50×100%,計算交叉反應率,評價抗血清的特異性[8]。
采用紫外吸收法鑒定完全抗原,結果如圖1 所示,從圖1 可以看出半抗原(Hap)、載體蛋白(BSA、HAS、OVA)和完全抗原(Hap-OVA、Hap-BSA)的紫外吸收曲線存在很大不同,完全抗原的吸收峰出現明顯飄移,其消光系數均大于半抗原及載體蛋白,間接說明CAP-BSA 偶聯成功。根據朗伯-比爾定律計算出其結合比依次約為:CAP∶ OVA =1.5∶ 1.0,CAP∶ BSA=7∶ 1。

圖1 完全抗原Hap-OVA、Hap-BSA 的紫外鑒定圖Fig.1 The UV spectrum of complete antigen Hap-OVA and Hap-BSA
如圖2 所示,抗血清純化前有明顯的電泳雜帶,說明除氯霉素抗體外還有其他雜蛋白,而經過親和層析純化柱(HiTrapTMProtein G)進行蛋白純化處理后,其電泳雜帶則明顯減少。顯示雜蛋白被基本去除,所得抗體純度較高,可以應用于下一步試驗。

圖2 氯霉素抗體純化SDS-PAGE 電泳結果Fig.2 The identification of polyantibody by SDS-PAGE
用Hap-BSA 偶聯物免疫家兔,背部皮下多點注射。從第1 次加強免疫開始,每次免疫1 周后在前耳緣靜脈取血1. 5 ml 分離血清,采用間接ELISA[13]測定抗血清效價。當效價達到1∶ 10 000以上時,按照間接競爭ELISA 法測定其競爭性,從而得到所制人工抗體的檢測靈敏度和抗體特異性。ELISA 測試結果如圖3 所示,在第4 次加強免疫后血清效價迅速上升,第5 次、第6 次加強免疫后,血清效價維持在1∶ 8.0 ×105到1∶ 1.0 ×106水平,具有該效價的血清可以用于下一步的檢測試驗。
氯霉素-OVA 稀釋2 000倍后包被酶標板,采用0.1% OVA 封閉。用10%甲醇溶解氯霉素,進行10倍梯度稀釋為1 000 mg/ml至1 ng/ml溶液,加樣完畢后再加入10 000倍稀釋的抗血清,37 ℃孵育1.5 h,甩去酶標孔中液體,PBS 洗滌3 次,加入HRP 標記的山羊抗兔二抗孵育45 min,PBS 洗滌4 次后,加入100 μl 的TMB 底物液,避光顯色5 ~7 min 后加入2 mol/L硫酸終止液后于450 nm 處測定吸光度值,以氯霉素濃度的對數為橫坐標,抑制率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其結果如圖4 所示。線性回歸方程:y = 43.44 lgC + 0.689 9,R2= 0.986 5,由此計算IC50=13.65 ng/ml,最低檢測限1.01 ng/ml,檢測范圍為1.26 ~113.75 ng/ml。

圖3 6 次免疫的血清效價的變化Fig.3 Variation of serum titers after six immunizations

圖4 ELISA 法測定氯霉素的競爭結合曲線Fig.4 Competitive binding curves of CAP by ELISA
加入結構功能類似物鏈霉素、青霉素和四環素作為交叉反應物,按照公式計算交叉反應率(表1),氯霉素抗血清與其他類似物無明顯交叉反應,特異性好。

表1 氯霉素抗血清與其結構類似物的交叉反應率Table 1 The cross reaction of chloramphenicol antiserum with its structural analogs
本研究以琥珀氯霉素作為半抗原,利用重氮化法將半抗原與載體蛋白質進行偶聯,經紫外分光光度法鑒定,成功制備了完全抗原Hap-BSA 和Hap-OVA。以Hap-BSA 為免疫原多次免疫家兔后,經ELISA 法測定,抗體效價可穩定維持在1∶ 8.0 ×105到1∶ 1.0 ×106之間,獲得了氯霉素高滴度抗體,以Protein G 親和層析純化柱純化氯霉素抗血清,SDSPAGE 分析結果表明獲得了抗血清純化制品,該抗血清與氯霉素結構功能類似物青霉素、四環素和鏈霉素均無明顯交叉反應,其檢出限達到1.01 ng/ml。本研究成功獲得了靈敏度高、特異性好的氯霉素抗血清,為建立動物性食品中氯霉素殘留快速免疫檢測方法奠定了基礎。
[1] 陸 輝,左偉勇,王 健,等.抗氯霉素單鏈抗體基因擴增與序列測定[J].江蘇農業科學,2013,41(10):28-30.
[2] SHAKILA R,JEYA,VYLA,et al . An improved microbial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chloramphenicol residues in shrimp tissues[J].Innovative Food Science & Emerging Technologies,2007,8(4):515-518.
[3] 何方洋,馮月君,吳 鵬,等. 氯霉素化學發光酶聯免疫檢測方法的建立[J]. 中國獸藥雜志,2012,46(3):25.
[4] SN0215-1993 出口禽肉中氯霉素殘留量檢驗方法[S].
[5] 李俊鎖,邱月明,王 超. 獸藥殘留分析[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20.
[6] 王自良,趙 坤,張改平. 氯霉素的毒性及其在動物性食品中的殘留與檢測[J]. 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3(2):101.
[7] 陳朝方,羅玉瑋,鄭 帆,等. 氣相色譜/負化學源質譜法測定蜂蜜中氯霉素的殘留量[J]. 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04,40(10):570-573.
[8] 歐陽立群,吳富忠. 水產品中氯霉素殘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方法[J].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5,15(2):178.
[9] 黃雅麗,程敬麗,桂文君,等. 氯霉素多克隆抗體的制備及免疫活性研究[J].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06,32(2):180.
[10] GAUDIN VALERIE,CADIEU NATHALIE,MARIS PIERRE. Inter-laboratory studi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ELISA kits for the detection of chloramphenicol residues in milk and muscle[J]. Food and Agricultural Immunology,2003,15(3-4):143-157.
[11] E WATANABE,EUN H,BABA K,et al. Synthesie of haptens for development of antibodies to alkylphenols and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a selected antibody for ELISA development[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5,53(19):7395-7403.
[12] 楊小姣. 膠體金免疫層析快速檢測氯霉素技術研究[D]. 陜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
[13] 陳翠翠,劉建青,呂志強,等. 雌二醇完全抗原及多克隆抗體的制備[J]. 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2,30(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