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曉 曾愛松 高兵 嚴繼勇
摘要:蘇青3號是以自交不親和系S2-2-1-3-1-1-5-1為母本,以自交系C3-3-2-2-1-3-2-1為父本,配置而成的青花菜1代雜交品種。晚熟,定植至采收約90 d左右。植株生長勢強,株高89 cm,開展度65 cm,有效葉數15張,株型直立且分枝少,適宜密植。葉色深綠,臘粉多。花球高圓,圓正緊實,蕾粒細密均勻,深綠色,低溫不變紫。花球橫徑155 cm,縱徑13 cm,單球質量055 kg。主莖不易空心,抗黑腐病、霜霉病。
關鍵詞:青花菜;自交不親和;蘇青3號;1代雜種;晚熟;選育;栽培
中圖分類號: S635303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12-0216-02
1選育過程
蘇青3號母本S2-2-1-3-1-1-5-1是 1999年始從日本引進品種馬拉松經7代自交純化選育出的自交不親和系。在F2代選擇花球高圓、緊實、圓整、花蕾細密濃綠的單株,同時進行蕾期自交和花期自交授粉,選擇花期親和指數低的株系繼續自交純化。在 F3~F5均嚴格進行蕾期自交授粉和花期自交授粉,繼續篩選親和指數低、花球商品性狀優良、耐寒性強、抗病性強的株系,經連續 7代自交獲得純合自交不親和系,自交親和指數<1%。該自交系晚熟,成熟期95 d左右,株型直立,開展度70 cm,有效葉數17張,葉色藍綠,臘粉較多,無分枝;花球高圓,花蕾極細密,花球綠色,低溫下不變紫,花球橫徑14cm,花球縱徑為12 cm,單球質量040 kg,田間表現抗霜霉病、黑腐病、黑斑病。
蘇青3號父本C3-3-2-2-1-3-2-1是1999年始從荷蘭引進品種巴達維亞經多代自交分離選育出的自交系。2000年在F2中選擇抗病性強、植株直立,花球高圓、緊實、圓整、花蕾細密濃綠、株幅較小的單株,并在 F3、F4姊妹系中進一步選擇株型極直立、耐寒性強、花球深綠色、耐散球、自交親和指數高的株系,連續7代自交后獲得穩定自交系。該自交系中熟,成熟期75 d左右,株型極直立,開展度58 cm,有效葉數14張,葉色深綠,臘粉中等,有少許分枝,花球半圓形,花蕾中細均勻,花球深綠色,低溫下不變紫,花球橫徑13 cm,花球縱徑12 cm,單球重038 kg,田間表現抗霜霉病、黑腐病、黑斑病。
2006年,以自交不親和系S2-2-1-3-1-1-5-1為母本,以自交系C3-3-2-2-1-3-2-1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秋季進行田間鑒定、評價及篩選,該組合表現為晚熟、株型極直立、無側枝、花球高圓美觀、花蕾細密、主莖不空心、抗病性強、耐寒性強。
2007—2009年,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和多點區域試驗,綜合表現突出,產量、品質和抗病性與進口高檔品種相當,在株型、商品性狀、耐寒性表現出明顯獨特的優勢,綜合表現較同類主栽品種綠雄90各具優勢(低溫不紫、產量高,比圣綠更勝一籌,作為南方露地越冬栽培或冬春季設施栽培具有良好的推廣潛力。2011—2012年,參加江蘇省青花菜品種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2013年3月通過江蘇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鑒定委員會專家組鑒定(蘇鑒青花菜201302。目前,已經在江蘇、浙江、湖南、湖北、福建、廣東、云南、上海、江西、安徽、山東、甘肅等地進行示范推廣,表現優良,累計推廣面積達 200 hm2 以上。
2產量與品質
21豐產性
211品種比較試驗
2007—2009 年,在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六合植物試驗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8月上旬播種,9月上旬定植,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 次重復,小區面積7 m2,每小區定植30株。蘇青3 號表現生長勢強,株型直立,分枝少,商品性佳,花球高圓,深綠色,蕾粒均勻細密,無花球夾葉,主莖不易空心,平均產量2565 t/hm2,比對照圣綠增產 182%,差異顯著(表1。
212區域試驗
2010—2011年,參加江蘇省青花菜區域試驗,以圣綠為對照,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面積 10 m2,試驗地周圍設保護行。播種期、定植期和收獲期田間管理均與當地青花菜種植相同,田間調查按照統一制定的試驗方案進行。2010年,6個試驗點中蘇青3號平均單球質量056 kg,平均產量2403 t/hm2,在參試晚熟品種中位居第一,比對照圣綠增產139%。其中南京、揚州2個試驗點比對照增產 20%以上;2011年,9個試驗點中蘇青3號平均單球質量054 kg,平均產量 2393 t/hm2,比對照增產 781%,其中徐州、鎮江2個試驗點比對照增產20% 以上(表2。[FL]
[F(W10][HT6H][J]表1青花菜蘇青3號品種比較試驗結果[HTSS][STB]
[HJ5][BG(!][BHDFG3,W45,W52/5,W45。12W]年份品種成熟期(d株型球型花球顏色蕾粒大小開展度(cm空心率(%球橫徑(cm球縱徑(cm單球質量(kg產量(t/hm2比C增(%
213生產試驗
2012年,參加江蘇省青花菜生產試驗,各點面積為 1334 m2,以圣綠為對照,不設重復,播種、定植和田間管理均與各地秋季青花菜種植相同。蘇青3號表現晚熟,株型直立、生長勢強、花球深綠色、蕾粒細密均勻,耐寒性強、抗病性強,產量較高。9 個試驗點平均產量 2379 t/hm2,比對照圣綠增產 1312%,位居晚熟組第1;平均產值 936萬元/hm2,比對照增值 149%,位居晚熟組第1(表3。
22品質
蘇青3號花球商品性佳,球型美觀,圓正緊實,球色深綠,花蕾細密均勻,無花球夾葉,主莖不易空心,質地脆嫩,風味鮮美。收獲花球與進口品種綠雄90相當,可達到出口花球標準。蘇青3號耐寒性較強,冬季種植時花球不易受低溫變紫,可以解決當前主栽品種低溫下花球變紫、品質下降的問題。2010—2011 年,江蘇省區域試驗中,蘇青3 號主莖空心率為0,對照主莖空心率為4%,低于對照圣綠。2011 年,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營養品質實驗室測定,維生素C鮮含量為 900 mg/kg,可溶性糖和膳食纖維含量分別為 33%和 165%,均高于對照圣綠。
3特征特性
31長勢長相
植株生長勢強,株型極直立,適宜密植。葉色深綠,葉面臘粉多,分枝少。花球商品性佳,高圓美觀,圓正緊實,蕾粒細密均勻,深綠色,低溫下不變紫。花球橫徑 155 cm,花球縱徑13 cm,單球質量較大,產量較高,一般 產量達24萬/hm2左右。主莖不易空心,抗黑腐病、霜霉病。耐寒性極強,在長江流域可露地栽培安全越冬,花球品質不受影響。花球品質脆嫩,風味極佳。
32熟性
蘇青3號屬于晚熟青花菜品種。2007—2009 年,品種比較試驗中蘇青3號平均成熟期(定植至收獲90 d,比對照圣綠93 d早3 d;2010年,江蘇省青花菜區域試驗中,蘇青3號成熟期在 88~98 d之間,平均成熟期 91 d,比對照圣綠早 5 d;2011年,江蘇省區域試驗中,蘇青3號熟期在 84~92 d 之間,平均成熟期88 d,與對照圣綠(89 d相當。
33抗病性
2007—2009 年,品種比較試驗時進行田間抗病性調查,蘇青3號與對照圣綠對霜霉病和黑腐病的抗性相當,均表現為抗病。2011—2012 年,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植物病理實驗室苗期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蘇青3號對黑腐病表現為抗病,平均病情指數為 625,對照平均病情指數為1532,較對照圣綠抗病;對霜霉病表現為抗病,平均病情指數為 1151,對照平均病情指數為2512,抗性略優于對照圣綠。2010 年,江蘇省青花菜區域試驗中,在鹽城試點普遍發生黑腐病的情況下,蘇青3號黑腐病發病率僅為 83%,病情指數為78,在所有參試品種中抗性最強。蘇青3號霜霉病病情指數在69~152 之間。蘇青3號具有較強的抗霜霉病和抗黑腐病能力。
4栽培技術要點
41適期播種
[JP2]淮河以北地區7月下旬~8月上中旬播種,淮河以南地區露地越冬栽培8月播種,冬季設施栽培9月中下旬播種。一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