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海
摘 要:科學技術水平及社會經濟的進步帶動了電力系統的迅猛發展,從而逐步實現了輸配電及用電工程的自動化運行,在電力需求不斷擴增的當前環境下,加強電力系統輸配電及用電工程自動化運行研究,是當前急需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電力系統;輸配電及用電;自動化運行;電力需求
1 輸配電及用電工程現狀輸配問題影響因素分析
1.1 輸配電及用電工程現狀
1.1.1 科學管理水平尚需加強
從電力工程發展過程來看,由于在歷史時期受到了計劃經濟的影響,當前仍然采用了較為落后的思想觀念,從而導致了電力系統及電力工程日常管理以及人才應用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不能有效實現與當前時代發展要求的的相結合。科學管理手段落后以及管理模式弊端等問題,造成了供電企業無法有效的實現人員和合理調動,從而造成了人員管理不穩定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當前電力系統改革的實現。
1.1.2 輸配電復合型技術水平有待提升
電力系統在近些年來有了較為迅速的發展,并且電力用戶數量及規模呈現的突增的形勢,從而對電力輸配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人才及資金投入,電力輸配要求并沒有深入到電力輸配運行的技術開發方面,沒有與之相適應的復合型技術水平。
1.2 輸配電問題影響因素
1.2.1 自然因素影響
從自然因素的角度來看,地理工程的輸配電線路設施在運行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氣候條件變換以及自然環境變化等外部客觀環境的影響,可能會造成輸配電線路老化、損壞以及各種設備漏電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電力輸配過程中的損耗。
1.2.2 人為管理因素影響
人為管理因素主要是指在電力輸配過程中,由于管理者思想意識薄弱,在輸配電管理過程中并沒有進到相應的管理責任和義務,再加上輸配電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可能會造成電力輸配過程中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
1.2.3 技術設備因素影響
該影響因素主要表現為在電力輸配和管理的過程中,由于實踐素質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落差以及高科技綜合技術的缺失,可能會造成電力輸配網線以及設備裝置質量存在的各種問題和缺陷,成為了電力輸配問題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
2 電力自動化輸配特點
2.1 靈活性和高效性
靈活性和高效性主要表現為在當前電力系統飛速發展的環境下,在借助于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基礎上,可以對輸配電工程進行系統化的管理。另一方面通過電力自動輸配,能夠有效實現工作程序復雜的電能傳輸質量和傳輸速度的提升,大大提升了電力傳輸的工作效率。
2.2 快捷性和智能化
快捷性和智能性主要表現在電力自動化管理的過程中,通過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以及電力通信技術在電力輸配過程中的有效運用,實現了管理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從而避免了人工操作問題的出現,并且有效的減少了各種電力傳輸故障問題的出現,使得電力輸配工作更趨快捷性和智能性。
2.3 安全性和服務性
作為一項高危行業,電力傳輸過程中一旦出現安全事故,會帶來較為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但是通過電力系統自動化傳輸的應用,在嚴謹的操作程序和安全性能基礎上,能夠有效的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表現出了高效的安全性和服務性。
2.4 綜合性和簡約性
電力輸配是一項程序較為復雜的工作,但是其在采用自動化技術后,有效的減少了設計檢修以及安全管理方面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而高素質技術人員也能夠使得電力工程的輸配電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使輸配電穩定性工作更趨綜合性和簡約性。
3 電力自動化輸配優勢分析
3.1 有利于遠程控制的實現
自動化技術在電力輸配過程中的應用,能夠實現對電力傳輸過程中的各個參數值的實時監控,并通過較為直觀的監測實現對電力傳輸元件的遠程控制和電網調配。其次借助于計算機技術的故障點的監控,能夠有效歸結出故障成因,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其加以解決,保證了傳輸的順利性。
3.2 有利于電力傳輸故障的清除
自動化技術在電力輸配過程中的有效應用,能夠在故障發生的情況下及時發出報警信息,從而引導維修人員快速的尋找出故障區域,進行故障維修和清除。其次通過歷史故障數據和綜合信息的結合,使技術人員能夠對故障原因進行全面分析,便于故障的清除和解決。
3.3 有利于輸配電環節的優化處理
對于電力輸配和用電工程來說,其極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就是減少電力輸配過程中產生的損耗,而自動化技術在電力輸配過程中的應用,通過對電力傳輸的智能化控制和電網的科學調控,實現了輸配電環節的優化處理,有利于經濟效益的提升。
4 輸配電及用電工程自動化運行過程中存在問題和解決策略
4.1 存在的問題
第一,技術開發程度不夠深入。技術開發深入作為供電企業安全有效運行以及電力輸配工程安全性和科學性的重要保障,在當前由于技術及資金缺乏問題和對電力輸配電工程的高要求,造成當前電力輸配自動化技術的開發深度有待加強。第二,電能耗損嚴重。電能耗損問題是電力輸配及用電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是電力系統運行管理過程中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從本質上來說,其主要是受到了客觀技術條件以及人員管理等因素造成的,輸配電及用電過程中的大量能量耗費,造成了大量電力資源浪費的同時不利于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第三,人員管理意識及水平低。電力輸配及用電工程自動化運行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對電力傳輸工作人員的科學管理意識不夠,在當前供電企業的多元化用人機制下,造成了輸配電專業技術人員存在著較大的流動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電力企業輸配電專業技術人員的不穩定性,而歸根結底是由于管理人員的科學管理意識不夠造成的。
4.2 解決策略
首先,對于技術開發深度不夠的問題來說,供電企業應通過加大對于技術開發的人力和資金扶持力度,加強與科研院所以及專業高等院校之間的合相互合作等方式,從而提升電力工程自動化技術的開發深度,研制出適合當今電網自動化運行的新技術。
其次,對于傳輸過程中的能源耗損問題以及科學管理意識不夠等問題來說,其應加強人員管理和科學化管理工作。通過嚴格的獎懲制度以及責任制度的建立,實現個人考核與電能損耗之間的掛鉤,從而提升節能意識。并通過設備的安全合理操作,實現對輸配電工作流程的優化處理。另一方面,加強電力企業培訓制度和激勵性措施的建設,為供電企業吸納更多的優秀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從而保障供電企業的組織結構高效性和穩定性。
參考文獻
[1]謝馨儀.國內配電網自動化現狀及發展趨勢[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8):32-33.
[2]董軍.淺談我國配電自動化的發展[J].中國電力,2008(6):38-39
[3]趙志剛.電業局輸配電及用電工程自動化運行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12):144-146.
[4]趙亮.配電自動化系統分析與發展趨勢[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6):155-156.
[5]張蕾.淺析輸配電及用電工程自動化運行[J].電源技術應用,2013(8):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