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凱

從40元一面的小漢鏡,到價格上百萬的精品銅鏡,20年來,劉東收獲的不僅是一件件讓人羨慕的寶貝,還有讓他沉醉的收藏樂趣。
在中國銅鏡收藏界,劉東是典型的新生代收藏家。在他身上既無咬文嚼字的“學(xué)究氣”,也無開口必談收藏價值的“煙火氣”,讓人一時很難把他與時下正火的銅鏡收藏聯(lián)系起來。只有當(dāng)他拿出一面面精美的銅鏡,將其背后的故事娓娓道來的時候,才會讓人不由得在內(nèi)心驚嘆:“這才是業(yè)界真正的藏家!”
收藏緣起
40元買一面小漢鏡
199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劉東在陜西寶雞的郵市上花40元錢買了一枚小古鏡?!爱?dāng)時也沒有多想,反正是幾十元的東西,覺得好看就買來玩?!焙髞?,劉東把它拿到文物商店去鑒定,被專家告知是一面漢代的銘文鏡,鏡的背面有工整的篆體字:內(nèi)清質(zhì)以昭明,光輝象夫日月。
細(xì)致的紋飾和銘文就像帶著神秘力量的符號,吸引劉東走上了銅鏡收藏之路。20年來,劉東“閱鏡無數(shù)”,一件件珍品被他收入囊中,不過那面小漢鏡還是被他一直珍藏著?!案液髞硎詹氐木枫~鏡相比,它確實相形見絀,不過,作為開啟我銅鏡收藏生涯的‘鑰匙,它對我有著不一樣的意義?!?/p>
收藏故事
為買銅鏡賣掉奔馳車
在中國銅鏡收藏界,劉東為了一面心愛的銅鏡賣掉奔馳車的故事廣為流傳。2010年,劉東在一位藏家那里看到一面直徑14.5厘米的唐代“四龍雀鳥葡萄紋鏡”的圖片。圖上有很多海獸,中間有4條龍,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鶯鵲穿梭于葡萄枝蔓間,或展翅翱翔,或棲于枝頭。葡萄下,一只蟬憩于枝頭,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這樣的畫面在當(dāng)時很火的“海獸葡萄紋鏡”中十分罕見,劉東為之心動不已。不過,當(dāng)時藏家不愿出手,經(jīng)過一番軟磨硬泡,對方才勉強答應(yīng)??蓜|一時拿不出那么多現(xiàn)金,為了籌錢,他一咬牙把花了上百萬元新買的奔馳車賣掉。一個星期后,他終于如愿成為這面銅鏡的新主人。“我一點也不后悔,因為那是我見過的同類銅鏡中最好、最讓我動心的一面?!眲|說。
收藏體會
感嘆紋飾之美
在收藏銅鏡的過程中,最讓劉東著迷的不是銅鏡的使用者和背后的故事,而是銅鏡上那些精美的紋飾。紋飾是銅鏡最具美學(xué)價值的部分,有些精美的可媲美畫作。歷史時期不同,銅鏡上流行的紋飾也有所不同,如殷商時期的銅鏡多見葉脈紋、平行線紋;西周時期的多見重環(huán)紋、鳥獸紋;戰(zhàn)國時期的多見山字紋、蟠螭紋;漢代流行博局紋、草葉紋、星云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則多用獸紋、變形四葉紋;隋唐時期的多用花鳥紋、寶相花紋、海獸葡萄紋。紋飾既反映了銅鏡的主題內(nèi)涵,又反應(yīng)出當(dāng)時的社會生活。如唐代和唐以后的銅鏡上出現(xiàn)了大量反映道教文化的紋飾,表明道教在人們社會生活中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收藏提醒
仿品多,注意鑒別
鑒別銅鏡真假,“辨銹”是重要一招。古銅鏡一般入土千百年,其銹色堅硬自然、層次分明。仿鏡上的銹多為用各種膠水調(diào)和顏料涂抹而成。如果銅鏡上的銹能用手抹掉,極有可能是仿品。另外,仿鏡沾水后通常會有硫酸味或堿燒過的臭味,而老銅鏡則有一股出土后的泥土香。還可以取一塊銅銹,以火燒之,假銹會燃燒并產(chǎn)生帶有化工原料氣味的濃煙,真銹則無。
判斷銅鏡的價值,紋飾的清晰度十分關(guān)鍵。在銅鏡收藏中很講究版模,頭模鏡最受歡迎。所謂頭模鏡,是指第一次澆鑄的銅鏡,紋路清晰,價值超過二模三模。此外,整體品相越好的銅鏡,價值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