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繽紛多彩的手工世界里,愛好者們愉快地玩耍著。從五彩斑斕的拼布中,去感受不同材質結合帶來的奇妙;從硬朗線條的皮藝里,去體驗個性張揚的匠人態度;從繁花似錦的刺繡中,去聆聽縫紉機穿刺的聲音;從清新可愛的羊毛氈里,去分享歡樂童趣的溫暖世界……種類繁多的DIY項目讓人眼花繚亂,這個秋天讓你玩個夠!
DIY互動人氣高
十月的上海,是晴朗明媚的好天氣,位于徐匯區的東亞展覽館迎來了一場手工盛宴。由上海毅展展覽服務有限公司主辦,中華手工雜志社協辦的“2014中國(上海)手工及業余愛好展覽會”在這里舉行。展會迎來了蝶戀花、熊言熊語、萃譜園、德芳閣、蘇州福繡、華夏手工、巧葉堂、戀物工坊等上百家手工品牌、設計師和手工達人。不難發現,除了創意拼布、個性皮具、五彩軟陶、綠意多肉、晶瑩串珠等DIY手工項目之外,還有勝家、兄弟、蝴蝶、九晨等縫紉機品牌的加入,各式各樣的手工DIY在這里匯聚,讓大家盡情盡興地把各個類別都玩了個轉。
在8000平方米的展館里,中心舞臺的人氣一波又一波地高漲。伍陸文化工作室的侗繡與剪紙、余工藝術館的陶瓷彩繪、戀泥坊的拉坯雕刻、兄弟縫紉機Kitty徽章的繡制、蝶戀花品牌的絲帶繡體驗,以及小米拼布城堡的現場教學,一場接一場的DIY活動精彩進行,聚集了眾多手工愛好者前來體驗學習,讓這里成為了關注度最高的區域。
活動中,戀泥坊的唐璽老師現場示范如何拉坯。作為制作陶瓷的72道工序之一,也是制陶的基礎,唐老師認為很有必要將陶泥輪制成型的方法演示給大家,于是趁著展會熱鬧的人氣,現場開起了教學課堂。一家三口拿出一個“肚子大,脖子細”的陶瓷花器,打聽能不能照樣定制,唐老師一口答應,便借著這個器型講解制作技巧。“瓶頸這么細,怎么做啊?”媽媽驚嘆。“用小手指勾出來。”唐老師邊做邊講,甚至手把手地教,形象又易懂。女兒在一旁看著陶泥一圈圈地塑起形狀,好奇地問:“這灰白色的東西是泥巴嗎?”媽媽便用手指蘸了泥對著小女孩:“要不要點個花鼻子?”女兒忙向爸爸求救,現場一片歡笑聲,其樂融融。
老友重逢般的親切
中華手工雜志社特邀參展,展臺上陳列著2014年雜志的精彩內容,從年初“好店主義”的開店故事到新出刊的“風雅蘇州”專題,讓參觀者們看得津津有味,停駐案前久久未能移步。此外,由漫淘網傾力打造的手工藝品牌“百工制器”,帶來了茶具和香具禮盒、皮藝手工包、草木染DIY材料包等當季爆款。來參觀的人或掃二維碼訂閱,或洽談合作機會,或現場下叉訂貨,熱鬧非凡。
許多老朋友聞訊,從全國各地趕來。一位云南的讀者趙小姐特地乘火車過來,只為支持熱衷已久的老雜志;中國泥人博物館的負責人丁先生專門從無錫趕來見面交流;樂活一族的范先生來到現場,想要加入中國手工藝產業聯盟……
“很高興在這里看到《中華手工》,就像老友重逢一般親切!”“老友重逢”,這句話對于一本在傳播手工藝文化的道路上堅持了十年的雜志來說,無數艱辛化為一句感慨,一聲謝語。
遺憾的是,由于門票價格偏高,讓一些原本有意觀展的人望而卻步,主辦方表示,制定門票是對觀展人群的優化。其實,在手工的世界里,沒有人群的層級之分,我們應該用一種接納的心態,為熱愛手工藝的愛好者們敞開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