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琦
(阜寧縣供電公司,江蘇 南京 224400)
(1)做好立桿工作。10kV及以下配網大都采用立桿方式架設,立桿是電網架設中最為基礎的一項工作,相關規范對立桿的掩埋深度具有明確的規定,當桿塔位于土壤黏性差以及土質疏松的地區時,此時更應對立桿工作提起高度重視,對這類地基立桿前應進行適當的基礎處理,通常采用的基礎處理方式是用混凝土澆筑基礎底座,這樣可以起到很好的穩定加固作用,然后根據桿塔實際高度等現場實際情況判斷是否需要設置一定的桿塔拉線,設置桿塔拉線可以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立桿過程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相關規范進行,保證立桿質量。當發現線路器材或電路元件等立桿過程所需要的零配件存在影響正常使用的質量問題時應及時上報更換,避免埋下影響配網運行的安全隱患。
(2)做好防雷措施。10kV及以下配網而言通常采用架空配網線路,對于這類線路而言做好防雷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此處結合筆者多年的從業經驗對實際配網中做好防雷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①用瓷橫擔替換傳統的角鋼橫擔,陶瓷具有很好的絕緣性能,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雷效果。②對于農村使用的10kV及以下配網而言其導線多呈三角形形式,為了提高其防雷性能,適當的加大導線之間的距離是非常必要的,實際假設過程中應保證導線之間的距離在1.0 m以上。
(3)對于雷電多發地區,為了有效提高配網的防雷能力,可以考慮適當提高瓷橫擔的額定電壓值,此時應將其額定電壓值提高至少一個等級,這種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電力線路的防雷能力。
(4)做好電力線路附周邊雜物清理工作。為了避免電力線路周邊的樹木對配網運行產生影響,應定期對電力線路附近的樹木進行修剪,同時還應定期對配網中配件絕緣層表面及其內部沉積的污物進行清理,定期檢查更換線路絕緣材料。同時應在電力線路的周邊、附近設置足夠數量的警示標志,提醒線路周邊的行人不要隨便丟棄垃圾等雜物,避免由于垃圾等雜物堆積導致的線路短路等電力問題的出現。對于山區10kV及以下配網更應注重對周邊樹木的修剪工作,這些地區由于樹木枝干引發的電力問題更為常見,因此這些地區應組織專人定期對線路周邊的樹木進行修剪,避免不必要事故的發生。
(5)做好巡視工作。做好10kV及以下配網的定期巡視工作有利于確保該類配電網正常運行,定期巡視可及時掌握配網的運行情況,可及時發現配網存在的問題和安全隱患,針對這些問題和安全隱患應及時采取科學措施進行處理。巡視工作的主要內容應包括配網線路的開關、接地裝置等的安全性及完好性。巡視過程中應對線路故障進行檢測,另外,還應仔細檢測接地裝置的電阻值,看其能否達到規定的標準值。同時,為了做好巡視工作應制定完善的巡視方案,制定科學的巡視周期,并將實際責任落實到人,選用職業素質良好的人員進行該工作。
(1)電力線路檢修。在日常檢修工作中,要對導線和地線的檢修工作提起高度重視,做好定期檢查工作,應仔細檢查電力線路是否存在斷線、燒毀以及破壞等影響其正常工作的問題,檢修過程應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腐蝕性液體以及空氣對電力線路的影響。應認真檢測電力線路之間的接觸是否良好,對接觸不良問題應及時排查。同時,線夾內導線拔出問題也應是檢修工作的重點內容,當出現拔出痕跡時應派專人進行密切觀察,防止出現問題,必要時應采取一定措施。另外,應做好線夾內以及導線的溫度檢測工作,一旦出現溫度過高現象應及時采取措施。對于短線問題應就地解決,以免問題進一步惡化。
(2)桿塔檢修。桿塔和橫擔等設備一旦完工便長期投入使用,因此更應注重對這些長久設備的檢修工作,應定期檢測桿塔的歪斜、下沉等變形情況,同時,對于桿塔基礎周圍的土質及混凝土基礎情況也應進行定期檢測,若發現基礎存在損傷、沉降以及開裂等危機桿塔安全的問題,應及時采取加固措施。桿塔檢修過程應仔細檢查其固定元件是否完整,檢查連接件(螺栓、螺帽等)是否具有良好的連接性能,是否存在缺少螺絲、墊片等問題。同時,應定期檢測桿塔拉線的連接情況,應保證拉線不出現松動問題,使拉線長期發揮其固定作用。對于鐵塔而言,應高度重視鐵塔內部腐蝕問題,做好防腐工作。當檢查過程中發現問題時,可當場解決的應及時處理,對于較大問題應上報后及時制定解決方案加以處理。
(3)對故障進行排除。開展故障排查工作應采取合理的工作形式,通常分段檢查這一方式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對于10kV及以下配網排除接地故障時,首先明確所采用的接地方式,通常采用的接地方式有隱性和明性兩種。對于隱形接地而言,采用傳統的蹬桿排查法通常不會起到很好的故障排查效果,且實施起來比較麻煩,這類接地通常采用分段排除法,這種方法可以確定故障點所在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準確性。
在我國農村地區10kV及以下配網是較為常見的,這種配網由于設計及自身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應高度重視其運行的維護檢修工作。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從業經驗對10kV及以下配網運行維護檢修措施進行了分析,望本文研究對今后電力工作人員日常工作能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