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明
(威海市環保局,山東 威海 264200)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近五年,威海市汽車年增長率平均在15%以上,截至2014年底,汽車保有量為51.8萬輛。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汽車尾氣帶來的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尾氣排放已成為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原因,嚴重威脅居民身體健康。
威海市機動車環保檢測行業起步較晚,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為滿足進京車輛環保檢測需求,全市第1家汽車環保檢測站——威海市金猴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投入試運行。2011~2013年,環保檢測站數量增長迅速,7個環保檢測站建設并投入運行。截至目前,我市在用環保檢測站13個,環保檢測線40條,年環保檢測能力70萬輛次,檢測從業人員120余人。另外,已新建7個環保檢測站,20條環保檢測線,等待進一步審批運行。威海市環境保護局成立了機動車環保檢測監管機構,市縣兩級建設了機動車環保檢測監管平臺,并實現了與山東省、國家環保部的數據傳輸。至此,我市汽車環保檢測行業已形成一定規模,且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加,環保檢測行業規模仍將進一步增大。
威海汽車環保檢測行業發展迅猛,發展態勢良好,但因起步較晚、經驗欠缺、管理不善等原因,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建設不合理,未考慮長遠規劃。在環保檢測站建設過程中,山東省和威海市均未出臺機動車環保檢測發展規劃,站點建設沒有規劃的指導和約束,站點分布不合理,僅威海市建城區而言,大部分站點位于建城區南部,北部站點缺失。有的站與站之間的覆蓋直線半徑不足5公里。有的站建設布局不合理且缺乏擴建考慮,待檢區域和檢測車間過小,預留能力不足,未充分考慮汽車保有量的增長情況。
(2)系統質量和售后服務良莠不齊。威海市13個環保檢測站檢測系統包括南華、安車、新凌志、光宇、彌榮、強科達等6個品牌,6個品牌中,安車、南華、新凌志在山東省市場占有率較大,均在山東省設有分公司或者辦事處,技術力量和售后服務較好,而市場占有率較小的光宇、彌榮、強科達卻存在技術力量薄弱,產品功能不健全,售后服務能力差等問題。
(3)內部管理水平不足,維護不到位。環保檢測站普遍社會意識差,對環保檢測重要性認識不足,內部管理混亂,規章制度落實不到位。對檢測系統、儀器設備維護和管理較差,導致系統、儀器設備故障率較高,且設備出現故障不能及時維修,影響正常檢測工作。
(4)環保監管力度不夠。僅威海市成立了專職管理機構,而文登區、榮成市、乳山市均未成立專門的機構,并且各級環保部門缺少專職管理人員,人員數量和技術水平嚴重不足,監管手段和設備單一,滿足不了對環保檢測監管需求,不能有效規范環保檢測站的檢測行為。
(1)統籌規劃,規范建設。環保檢測站建設布局要從全局、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結合現有檢測站的布局,充分利用現有檢測站場地,按照建城區直線半徑不低于5公里的范圍,科學有序地分布檢測站點,同時從便民角度出發,有限采納“環檢與安檢就近建站”的模式,便于車主方便快捷地辦理車輛年審。站內建設要符合《山東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建設規范》要求,登錄大廳、待檢區、檢測車間要布局合理,并設有明顯的引導標識,同時又能根據我市汽車保有量增長趨勢,預留檢測場地和檢測車間的擴展空間。建成后,我市環保部門應當根據招標投標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發展規劃,委托招標代理機構進行招標;對中標人由省環保部門審查核準,對經核準的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向社會公布[3]。以此通過科學的規劃和建設,避免盲目與重復建設,從而避免社會資源浪費和惡性競爭情況的出現。
(2)提升認識,加強管理。環保檢測站要轉變思想觀念,提高對汽車環保檢測認識;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嚴格執行質量管理體系的各項要求,明確質量管理體系負責人,合理分工、責任到人;加強人員崗位培訓,制定系統和設備的操作手冊、維護手冊;督促設備供應商完善系統,提高售后服務水平。
(3)多措并舉,強化監管。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其在環保檢測行業的主導作用,應以推動環保檢測行業良性發展為目標,以建立健全機動車環保檢驗體系為重點,提供政策保證,加大對環保檢測行業的培育力度。同時,通過提高環保部門監管能力和水平、健全機動車環保檢測監管平臺、加大環保檢測監管執法力度以及推動成立機動車環保檢測協會等行為,規范環保檢測行為,提高環保檢測質量,引導環保檢測行業良性發展。
汽車環保檢測是減少我市機動車排氣污染的重要手段,環保檢測質量是汽車環保檢測的根本,而提高環保檢測質量的前提是汽車環保檢測行業的良性發展。在我市汽車保有量劇增的情況下,環保檢測行業必將規模越來越大,保持環保檢測行業的良性發展,需要政府部門積極引導、強化監管、有效規范,同時也需要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發揮社會監督力量,引導我市汽車環保檢測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