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 娜
(黑龍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等汽車后市場專業人才培養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在整個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中起到為后續電控技術、維修技術領域課程奠基的重要作用。《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均強的課程。
高職學生的電學理論基礎較差,傳統《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是基于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學生普遍的對課程學習興趣不高,教學內容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課程學習成績不明顯。利用項目式的教學模式思路,打破原有的傳統教學課程體系,依靠項目重構課程教學環節設計,將理論學習與實踐動手結合在一起,是當前《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本文以汽車電工電子課程為研究對象,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資源建設、評價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汽車電工電子技術》項目式課程改革思路。
所謂項目教學,是師生以團隊的形式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主發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的一般目標不是把教師掌握的現成知識和技能傳遞給學生作為追求的目標,或者說不是簡單地讓學生按照教師的安排和講授去得到一個結果,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去尋找得到結果的途徑,并最終得到這個結果,進而進行展示和自我評價。學習的重點在于學習過程而非學習結果,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了各種能力,例如崗位能力、實踐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綜合應用能力以及團結協作能力等等。項目教學法突出的特征是“以項目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的教學模式,創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
(1)校企共同整合課程內容。《汽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項目教學改革,項目開發來自于企業行業一線的實際工作需要。因此,筆者依托學校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由企業專家及技術骨干與學校專業教師共同開發課程項目教學內容。我們按照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構建課程模塊,選取了九個個常見的實際工作任務作為教學模塊,每個教學模塊作為一個教學單元。
(2)采用工作過程為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本課程圍繞專業相關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以電工電子在汽車上的典型應用為載體,設計了若干個任務單元作為學生的能力訓練項目,其目的就是為了改變傳統的教與學的氛圍,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在任務單元中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融合在一起,理論由淺入深,技能由簡單到復雜,用理論匹配實踐,用實踐整合、序化理論。在教學中,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方式,解決了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學內容與崗位要求脫節的問題。單元教學設計按照行為導向教學,按照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六個步驟進行教學實施,教師的角色由“知識的傳播者”轉換為“咨詢者”和“引導者”,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在此過程中,著重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教學開始,首先給學生下發工作任務單,學生以接受派工的形式接受任務,然后在“師傅”的指導下完成工作任務。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即可學習到相關的知識點和相關技能,使理論和實踐緊密地揉合在一起,升華理論,加強實踐,幫助學生積累實際工作經驗。
(3)編寫特色教材,完善立體化教學資源。本課程依托行業企業,在校企合作的平臺下,針對課程進行了項目指導書、特色講義的編寫,下一步計劃出版為校本教材。同時,在精品課建設的帶動下,本課程將音像媒體、網絡課件、教學素材庫、電子教案、試題庫及考試系統和多媒體教學軟件等在內的教學資源進行了系統建設與完善。
(4)采用多元化的監控、評價方案。進行項目式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就業適應能力,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因此項目式教學評價建立了“評價——反饋——調控”“三位一體”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成立了由企業人員參與的教學質量督導組,開發了與每個學習情境相對應的項目檢查單和項目評價表,其中項目檢查單由學生按照項目檢查內容逐條填寫,項目評價表分別由被評價者、項目組長和教師根據計劃、決策、實施等執行效果進行填寫,規范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
項目教學法注重學生對知識和技能掌握“過程性”的考核,根據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的評價原則,綜合運用測試、操作、作品展示、項目設計等評價方式,特別是強調能力評價、個性化評價、創新能力評價;建立過程考評(任務考評)與期末考評(課程考評)相結合的方法,強調過程考評的重要性,針對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每個工作任務的情況、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考核評價,并監控整個工作過程,作出評價。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終結性”的考核標準,這種考核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特長的發揮,彰顯了職業教育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