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睿王廷斌李志勇
(1.黑龍江省動物衛生監督所,黑龍江哈爾濱150069; 2.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家畜繁育指導站,黑龍江佳木斯154000; 3.黑龍江省富錦市城關社區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黑龍江富錦156100)
畜禽佝僂病的發生、診斷和防治措施
高 睿1王廷斌2李志勇3
(1.黑龍江省動物衛生監督所,黑龍江哈爾濱150069; 2.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家畜繁育指導站,黑龍江佳木斯154000; 3.黑龍江省富錦市城關社區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黑龍江富錦156100)
佝僂病是快速生長的幼畜和幼禽因維生素D缺乏、或鈣和(或)磷缺乏飛或鈣磷比例失調引起代謝障礙所致的骨營養不良。病理特征為成骨細胞鈣化作用不足、持久性軟骨肥大及骨骺增大的暫時鈣化作用不全。臨床特征是消化紊亂、異嗜癖、跛行及骨骼變形。本病主要發生于6個月齡以內犢牛、2~3月齡仔豬和羔羊、2~3周齡的雛雞。
畜禽;病因;防治措施
先天性佝僂病起因于妊娠母畜維生素D或鈣、磷供給不足,影響胎兒骨組織的正常發育。母禽產蛋期間維生素D供給不足,雛出殼后不久也可發生佝僂病。
后天性佝僂病的主要病因包括:①母乳中維生素D不足,代乳品中未添加足夠的維生素D,導致鈣、磷吸收障礙;②幼畜斷奶后飼喂的日糧中維生素D缺乏、鈣和(或)磷含量不足或比例失衡;③不合理飼養,缺乏運動,陽光照射不足,因此,圈養的犢牛、羔羊、仔豬和集約化程度高的籠養雞發病率較高;④患胃腸疾病、肝膽疾病,長期拉稀,影響鈣、磷和維生素D的吸收、利用。慢性肝、腎疾病或腎衰竭,可影響維生素D活化;⑤日糧中蛋白(或脂肪)性飼料過多,代謝過程中形成大量酸類,與鈣形成不溶性鈣鹽大量排出體外,導致缺鈣;⑥甲狀旁腺功能代償性亢進,甲狀旁腺激素大量分泌,磷經腎排泄增加,引起低磷血癥。
骨基質鈣化不足是發生佝僂病的病理基礎,而維生素D則是促進骨骼鈣化作用的主要因子。當飼料中鈣、磷比例平衡時,機體對維生素D的需要量很小;而當鈣、磷比例不平衡時,哺乳幼畜和青年動物對維生素D的缺乏極為敏感。幼畜維生素D主要來源于母乳和飼料(麥角骨化醇),其次是通過陽光照射使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維生素D3原)轉化為膽骨化醇(維生素D3)。麥角骨化醇(維生素D2)和膽骨化醇(維生素D3)通過肝、腎的羥化作用轉變成活性的1,25-二羥維生素D。后者既促進小腸對鈣、磷的吸收,也促進破骨細胞區對鈣、磷的吸收,血鈣和血磷濃度升高。因此,維生素D具有調節血液中鈣、磷之間最適比例,促進腸道中鈣、磷的吸收,刺激鈣在軟骨組織中沉著,提高骨骼的堅韌度等功能。日糧鈣、磷含量充足,且比例適當1.2~2:1才能保證機體的正常鈣磷代謝。單一飼喂缺乏鈣、磷的飼料(如馬鈴薯、甜菜等塊根類),或長期飼喂高磷、低鈣谷類(高粱、小麥、麥麩、米糠、豆餅等),其中PO43-易與Ca2+結合形成難溶的磷酸鈣Ca3(PO4)2復合物排出體外,致體內的鈣大量喪失。相反,長期飼以富含鈣的干草類粗飼料時,則引起體內磷的大量喪失。有資料表明,犢牛、羔羊佝僂病主要因原發性磷缺乏及舍飼中光照不足引起,仔豬則主要因原發性磷過多而維生素D和鈣缺乏,幼駒在自然條件下,佝僂病不常見。
主要表現為:①消化不良、異食癖。動物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消瘦、發育停滯,喜舐食泥土和糞尿。②牙齒出生延遲,齒面磨損不整,齒質鈣化不足、凹凸不平,常有色素沉著。③骨骼變化更明顯,面骨腫脹、突起,采食和咀嚼困難。站立時拱背,前肢腕關節屈曲,呈內弧形或羅圈形(也稱“O”型腿);后肢跗關節內收,呈八字形(也稱“X”型腿),關節擴大,跛行或步態不穩。幼禽佝僂病可出現喙變形、易彎曲,俗稱“橡皮喙”,脛骨易彎曲,胸骨彎曲成弧形或呈S形,肋骨與肋軟骨間,肋骨頭與脊柱間出現球形擴大,排列成串珠狀,腿行走無力,常以飛節著地,嚴重時癱瘓。血清堿性磷酸酶(ALP)活性升高,無機磷濃度偏低(<30mg/L)。
本病診斷有賴于臨床癥狀觀察,如厭食、異食,其次應注意牙齒磨滅情況、骨骼變形及變形程度等。X光拍片發現關節擴大明顯,骨密度下降,骨皮質變薄,長骨末端呈蛾蝕狀或羊毛狀。血鈣、無機磷含量降低,ALP活性升高。骨骼中無機物(灰分)與有機物比率由正常的3:2降至1:2或1:3。
防治佝僂病的關鍵是保證機體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和日糧中鈣、磷的含量及比例。哺乳母畜日糧中應按需要量補充維生素D,保證冬季舍飼期得到足夠的日光照射和喂飼經過太陽曬過的青干草。舍飼和籠養的畜禽場,可定期利用紫外線燈照射,照射距離為1~1.5m,每天照射約20min。補充礦物性飼料添加劑(骨粉、魚粉、貝殼粉、鈣制劑)及魚肝油,日糧中鈣、磷比例控制在(1.2~2):1范圍內。除幼駒外,都不應單純補充南京石粉、蛋殼粉或貝殼粉(都不含磷)。
對未出現明顯骨和關節變形的病畜,應盡早實施藥物治療。維生素D制劑80~100萬U,肌內注射;或維生素D5000~10000IU,每天1次,連用1個月或8~20萬IU,2~3日/次,連用2~3周;或骨化醇膠性鈣1~4ml,皮下或肌內注射。亦可應用濃縮維生素AD(濃縮魚肝油),犢、駒2~4ml,羔、仔豬0.5ml,肌內注射,或混于飼料中喂予。配合應用鈣制劑:碳酸鈣5~10g,或磷酸鈣2~5g,乳酸鈣5~10g,或甘油磷酸鈣2~5g,內服。亦可應用10~20%氯化鈣液或10%葡萄糖酸鈣液20~50ml,靜脈注射。
[1]孫士林.仔豬佝僂病的早期診斷與防治[J].山東畜牧獸醫,2012,32(8):41-42.
[2]梁茂林.畜禽腳跛行的診斷與防制措施[J].四川農業科技,2000,(9):72.
高睿(1975—),女,本科,高級獸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