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輝
(海安縣城東鎮畜牧獸醫站,江蘇海安226600)
禽傳染性鼻炎的危害及診治要點
陳光輝
(海安縣城東鎮畜牧獸醫站,江蘇海安226600)
隨養雞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雞傳染性鼻炎的發病率劇增,給養雞業帶來的經濟損失是慘重的。分析禽傳染性鼻炎的危害,闡述此病的診斷要點,自改善禽舍養殖環境、接種免疫疫苗防疫、及早隔離診治防疫等三方面,就綜合防治此病做匯總闡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傳染性鼻炎;防治;診斷
雞傳染性鼻炎是由副雞嗜血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亞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感染雞以鼻黏膜發炎,流鼻涕,眼瞼水腫和噴嚏為主要特征,隨著集約化雞場的發展,本病已成為雞場的主要傳染病。
當前,禽養殖中呼吸道疾病是比較復雜的,更是不容忽視的一類疾病。各種日齡的雞均可感染,發病率高而且容易引起多種疾病的繼發感染,引起雛雞生長發育遲緩,成年雞產蛋下降和各種日齡的雞只死亡。雞群感染傳染性鼻炎,除出現明顯癥狀和死亡外,其生長遲滯,生產性能下降,給養雞業帶來極大的損失。
2.1 生長緩慢以及高死亡率
當雞群發生輕微的傳染性鼻炎時,即使不出現死亡,但其對雞群的影響已經存在。肉雞群表現生長遲緩,青年雞群發育受到嚴重影響,產蛋雞群產蛋率下降。當雞群發生嚴重的呼吸道疾病時,會出現死亡。死亡率與雞群日齡、體質、免疫狀態、免疫抑制情況以及感染的呼吸道病原體種類、數量和毒力強弱等諸多因素有關,也與非病原體致病因子的協同作用分不開,有時可造成較高的死亡率。
2.2 降低養殖經濟效益
雞發生呼吸道疾病后,為了迅速控制疾病,防止疫情擴散,必然采取防治措施,包括應用藥物治療、疫苗緊急接種等,從而增加了飼養管理的難度和費用,加大了生產成本,產蛋率下降,降低經濟效益。
2.3 雞群體質逐漸下降
傳染性鼻炎病原體的弱毒株或其活疫苗毒株侵入雞群,由于某種因素制約,不出現典型的病癥變化,但是該病原體對雞的生理機能造成影響,也可能產生很強的免疫抑制作用,造成機體對各種疫苗的免疫應答能力下降,抵抗力降低,易發各種其他疾病,使雞群處于亞健康狀態。這種影響對雞的個體來說是終生的。
2.4 產生多種負面影響
多數雞傳染性鼻炎病原體和免疫抑制病原體是畜禽共患的,它的存在和發生,給其他畜禽生產帶來嚴重的威脅。高致病性毒株不僅引起雞發病和死亡,還能感染鴨、鵝、番鴨等禽發病,甚至可能感染其他動物,給當地畜牧業的發展帶來威脅。
診斷本病主要是根據流行病學特點、臨診癥狀及病理剖檢變化進行綜合診斷。有條件的地方以無菌操作方法用棉拭采取眼、鼻腔或眶下竇分泌物,在血液瓊脂平板上與金黃色葡萄球菌交叉接種,在5~10%CO2環境中培養,可見葡萄球菌菌落周圍有明顯的衛星現象,其他部位不見或很少有細菌生長。獲得純培養后可進一步進行鑒定或作健康雞的感染試驗。
3.1 流行病學
此病四季皆發,秋冬季節多見。氣候嚴寒、氣溫驟變、密度過大、通風不良等等,均為此癥重要誘因。此癥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快的,1~2d,感染全群。慢的,1周內,波及全群。此病致死率不高,但經繼發其他感染癥后,往往加重病死率。易繼發感染癥,有雞痘、傳染性喉氣管炎、大腸桿菌、禽霍亂等等。蛋雞感染此癥,約5~6d,產蛋降低10~40%。約30d后,逐漸恢復,但很難達到原先水平。此癥反復發生,病雞、康復雞、隱性帶菌雞等,均為重要的病毒攜帶者,成為主要的傳染源。此病可經飛沫、塵埃等感染呼吸道,或經飼料、飲水等間接傳染。同一雞場不同日齡雞混養,或新購進大齡雞與老年雞混養,均可導致此病爆發。
3.2 臨床癥狀
發病初期,食欲廢絕,蜷縮不動,常有噴嚏。典型癥狀,面部腫脹或浮腫,鼻腔流出水樣分泌物,后期漸變濃性分泌物。而且,鼻腔周邊,明顯可見淡黃色的結痂物,有難聞的臭味。病雞多數精神萎靡,羽毛蓬亂,閉眼縮翅,覓食減少。眼睛流淚,眼瞼水腫,結膜發紺,感染病例眼眶一側水腫。病情加重,甚至失明。隨腫脹癥狀蔓延,影響到呼吸道,聽診呼吸困難,有啰音,導致呼吸不暢。病雞甩頭,爪抓搔鼻部。肉雞嚴重感染病例,伴有嚴重的氣囊炎。感染后期,呼吸極度困難,夜間有明顯的呼嚕聲,偶爾見咳嗽聲。受此病影響,病雞體重驟降,產蛋量影響明顯。
3.3 剖檢病變
本病發病率雖高,但死亡率較低,尤其是在流行的早、中期雞群很少有死雞出現。但在雞群恢復階段,死淘增長,但不見死亡頂峰。這部分死淘雞多屬繼發感染所致。病理剖檢也比較復雜多樣,有的死雞具備一種疾病的主要病理,有的雞則兼有2~3種疾病的病理特征。具體說在本病流行中因為繼發癥致死的雞中常見雞慢性呼吸道疾病、雞大腸桿菌病、雞白痢等。病死雞多虛弱,不產蛋。育成雞發病死亡較少,流行后期死淘雞不及產蛋雞群多。主要病變為鼻腔和竇粘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粘膜充血腫脹,外表覆有大批粘液,竇內有滲出物凝塊,后成為干酪樣壞死物。常見卡他性結膜炎,結膜充血腫脹。臉部及肉髯皮下水腫。嚴峻時可見氣管粘膜炎癥,偶有肺炎及氣囊炎。
4.1 改善禽舍養殖環境
致病因分析,舍內氨氣含量超標,為大量誘發此病的關鍵。由此,注意改善通風條件,降低舍內過量氨氣濃度。冬季養雞,尤其應處理好保暖與通風之間的關系。
加強環境消毒,完善消毒制度。周轉后空置的圈舍,需徹底清掃一遍,舍內污物集中無公害化處理。同時,用高壓水槍徹底沖刷一遍。待干后,噴灑消毒。最后,后期用福爾馬林熏蒸消毒1次。空置3周,氣味散盡后,可考慮引進下批雞群。
嚴格全進全出,完善養殖制度,禁止不同日齡雞只混養,做好預控傳染性疾病侵入的可能。
出現疑似感染病例,及早隔離診治。同時,被污染的雞舍、場地、用具等,用百毒殺、過氧乙酸等,徹底消毒1遍,控制疫情的蔓延和散播。
科學飼養管理,做好保暖防寒工作。根據雞舍養殖情況,合理調整飼養密度。加強日糧管理,飼喂營養全面的全價飼料,禁止飼喂單一料,確保足量維生素、微量元素的補給,切實提升雞群體質。
加強管理人員管理,雞場工作人員應逐漸固定下來。加強消毒防疫,執行更衣、洗澡、換鞋等防疫制度,避免病菌的間接擴散。
4.2 接種免疫疫苗防疫
臨床施治此病,停藥后有復發的可能。由此,嘗試用菌苗接種的方式,不失為科學的防病措施。現階段,使用效果較好的菌苗,有含A型和C型副雞嗜血桿菌的二價油乳劑菌苗、或含ABC型三價的鼻炎疫苗。通常情況下,2次接種,免疫效果最佳。首免,安排在40日齡前后。二免,安排在120日齡前后。用鼻炎油乳劑滅活苗,用量0.3ml/只,肌肉注射。蛋雞產前注射,用鼻炎油乳劑滅活苗,每只用0.5ml,能確保整個產蛋期很少發生此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此病防疫上存在誤區,接種免疫應謹慎使用,或不做免疫。
4.3 及早隔離診治防疫
經藥敏實驗,磺胺類藥物施治效果顯著。可借鑒用的磺胺類藥物,如下:復方新諾明,1~2g/kg,充分拌料后,連續飼喂3~4d;硫氰酸紅霉素,1g/kg,混水待喂,連續用4~5d。但是,用磺胺類藥物治療,停藥后有復發的可能。由此,使用一種磺胺
類藥物治療后5d,應注意更換其他藥物繼續治療3d,可達到防復發促康復的目的。此外,蛋雞感染病例,使用磺胺類藥物,對其產蛋量易產生不良的影響。使用期間,應注意配伍等量的碳酸氫鈉,增強用藥效果。鏈霉素,每只用100~200mg,肌肉注射,每天1次,適用于成年病雞。輕癥感染病例,注射1次。重癥感染病例,連續注射3~4次。針對大群療法,建議用氣霧劑吸入的方法,康復效果較好。治療的同時,注意對癥配合外科手術治療。病雞臨床僅表現為鼻炎和眼炎,取硼酸水2%濃度,適量沖洗。鼻竇腔內,有豆腐渣樣的凝固物,可考慮用手術刀將其切開。同時,用手術鑷子夾,將內容雜物取出。然后,用硼酸水沖洗。之后,滴上青霉素眼藥水,達到抗菌消炎的目的。此外,中藥劑在預控此病過程中,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處方:甘草,80g;蒲公英、金銀花、黃柏、黃芪,各200g;板藍根、蒼術、牛蒡子、辛夷、桔梗,各150g。混水溫和煎汁,上述為1000只預控此病用量,經3~5d后,可起到顯著的防治效果。
[1]黃云梅.種雞常見疾病的防治[J].當代畜牧,2014,(3Z):43-44.
[2]余明翠,張雪燕,劉會梅.一起產蛋雞暴發傳染性鼻炎的診治[J].云南畜牧獸醫,20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