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祿群
(威遠縣畜牧站,四川威遠642450)
豬流行性腹瀉的防治要點
蘇祿群
(威遠縣畜牧站,四川威遠642450)
豬流行性腹瀉的危害,目前應波及各規模養豬場。文章介紹此癥診斷相關要點: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就預控措施提出了:返飼人工感染預控、凈化豬舍的養殖環境、完善健全豬場的生物安全體系、及時隔離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等綜合性預控措施,以達到科學防病的目的。
豬;腹瀉;預控
流行性腹瀉為典型的接觸性腸道傳染病,典型癥狀:腹瀉、嘔吐、脫水,臨床注意與傳染性腸胃炎區別,不同日齡階段的豬均有易感性。其中,以哺乳期仔豬易感性最大。此癥1971首發,此后相繼在歐洲各國相繼爆發。這些年,豬流行性腹瀉于國內大部分省份大面積流行,而且哺乳期仔豬病死率尤高,嚴重影響經濟養殖效益帶來極大的損失。
豬流行性腹瀉是由冠狀病毒科的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豬流行性腹瀉多發生于每年的11月至次年2、3月寒冬季節,各種年齡的豬都能感染發病。哺乳仔豬、斷奶仔豬和育肥豬感染發病率80%以上,成年母豬為20%左右。哺乳仔豬受害最嚴重,病死率平均40~50%,如不及時控制,該病常在2~3星期內傳遍整個豬場。
病初病豬體溫升高或正常,精神沉郁,食欲減退,繼而排水樣便,呈黃色或灰色,吃食或吮乳后,部分豬發生嘔吐。個別初生仔豬突然發生嘔吐,急劇水樣腹瀉,糞便為黃色或灰色,惡臭。體溫初稍升高,腹瀉后迅速下降,體重下降,嚴重脫水,被毛粗亂,厭食,出現口渴現象,一般發病3~7d。多數仔豬如得不到及時救治會導致死亡,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耐過不死的小豬有發育不良或成為僵豬的情況發生。體重30kg以上豬癥狀較輕,少數有厭食,精神沉郁,個別出現嘔吐,水樣腹瀉呈噴射狀,死亡率低,如不采取治療會影響后期生長。感染潛伏期為8~24h。主要的臨床癥狀為水樣腹瀉,或者在腹瀉期間有嘔吐的情況,嘔吐多發生于吃食或吃奶后。
筆者及時采取病樣帶到剖檢室剖檢,剖檢可見尸體消瘦,皮膚暗灰色,有的可見潰瘍灶靠近幽門區有壞死灶。病變主要在小腸,腸管脹滿,呈擴張形狀,腸管內含有大量的黃色液體,腸壁變薄,小腸絨毛縮短,腸系膜淋巴結水腫。見空腸段上皮細胞的空泡形成和表皮脫落,腸絨毛顯著萎縮。哺乳豬病變較明顯,斷奶豬、肥育豬及母豬腸道僅表現輕度炎性變化。
5.1 返飼人工感染預控
結合多年此病的防治經驗,接種免疫疫苗是有效預控此病的關鍵。但是,市場有售的疫苗種類繁雜,免疫預控效果不是很好。采用抗生素療法,臨床施治又不見效。在這種情況下,建議結合返飼、人工感染的方法進行預控。而且,大量的臨床實踐,取病仔豬小腸及內容物,經勻漿處理后飼喂懷孕母豬,可提升母豬母源抗體水平,通過哺乳使仔豬產生強免疫力,達到有效保護仔豬的目的。
具體操作:產房內發病2~3d的小豬,放血后沖洗干凈體表。刨開病豬腹部,十二指腸與空腸交界處縫線結扎,與回盲腸交界處縫線結扎。然后,縫線結扎處取剪刀剪下。連同小腸、內容物同時放置于無菌容器內。采集足夠適用數量后,剪碎小腸、內容物,用組織勻漿機制成勻漿。取勻漿100g、慶大霉素原粉1.5g、牛奶400ml,混合均勻待飼。病料組織現采現用,有剩余可放置-20℃環境下保存。具體用量,空懷母豬、后備母豬、待產母豬,每頭用10ml。個別有腹瀉癥狀,可不作處理。用藥后經1周,不出現腹瀉癥狀,可考慮再返飼1次。返飼同時,飲水中禁止加次氯酸等消毒藥劑。
5.2 凈化豬舍的養殖環境
在預控流行性腹瀉的工作,凈化豬場環境應作為重點來落實。及時清掃圈舍,嚴格消毒管理,控制飼養密度,調控養殖溫濕度,定期組織通風,減少有害氣體含量,確保舍內清潔、衛生、干燥。堅持全進全出,自繁自養,經徹底空欄后,進行嚴格的消毒。發病豬場,注意提升豬場溫度,適當降低豬場濕度,有效控制疫情,確保機體迅速康復。有試驗證實:圈舍內溫度控制在18~25℃之間,豬流行性腹瀉的發生將降低到最低。總之,只有保證養豬健康、潔凈、舒適的養殖環境,才能切實提升豬只抗病體質,減少此病的發病率。
5.3 完善健全豬場的生物安全體系
豬場完善的生物安全體系,同樣,可有效預控豬流行性腹瀉的發生。
原則上堅持封閉化管理,所有進出車輛,在沖洗的基礎上,應用火焰或紅外線探頭進行烘烤,真正扼殺病毒滋生蔓延。所有進出管理人員,注意更換鞋帽,嚴格消毒,非管理人員的訪客一律隔離。凈化消毒用水,尤其地表用水,嚴格進行監控。診治無效病死豬,集中堆積深埋或焚燒無公害化處理,確保豬群的健康。
5.4 及時隔離用抗病毒藥物治療
一旦出現感染病例,及時用抗病毒藥物,基本可有效預控病情。進行適當控料的同時,病豬適量飲服補液鹽或葡萄糖氯化鈉溶液,對防控腹瀉誘致的嚴重脫水癥效果更好。同時,恢復豬體體質,預控繼發病,飲水或飼料中,加適量的四環素、黃連素、高錳酸鉀、環丙沙星等,效果會更好一些。
拌料飼喂,血痢停濃度3%,均勻拌料,連用3d,治愈效果較好。病情較重的,酌情加倍用量。
飲水灌服,加毒菌王,1g混飼1kg;葡萄糖,每次50g;食鹽,每次9g,日常用水混飲,病豬自由飲服,治愈效果較好。
重癥感染病例,止痢諾金,用0.2ml/kg,肌肉注射;抗病毒1號,0.2ml/kg,肌肉注射。上述聯合用藥,康復效果理想。神康一針,0.1~0.2ml/kg,肌肉注射;抗病毒1號,0.2ml/kg,肌肉注射;衛健肽,0.2ml/kg,肌肉注射,上述聯合用藥,康復效果較好。
[1]于桂陽,蔣玉章,胡東仁,等.高死亡率豬腹瀉病的診治與防控[J].中國豬業,2012,(8):32-33.
[2]李利富.淺談生豬腹瀉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13,(3):65.
[3]趙潤德,邵臘順.豬腹瀉病的有效療法[J].山東畜牧獸醫,201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