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光菊
(四川省渠縣靜邊鎮動物防疫監督站,四川渠縣635200)
牛焦蟲病綜合防治建議
程光菊
(四川省渠縣靜邊鎮動物防疫監督站,四川渠縣635200)
牛焦蟲病為牛蜱經吸血傳播而誘發的血液原蟲病,此癥流行夏秋季節,多數為地方性流行。感染后典型癥狀表現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反芻停止、久臥不起。后期,體溫驟升,隨病程加劇,漸顯消瘦,高熱稽留,久而不退。嚴重感染病例,逐漸消瘦,最終病死。文章介紹牛焦蟲病基本情況,在此基礎上,闡述診斷要點,確診需結合實驗室診斷。最后,提出了綜合性的防治建議:最科學有效的預防措施在于藥物預防、疫苗預防、清滅蜱蟲三方面;最科學有效的治療措施在于殺滅蟲體、抗血液原蟲、強心補液、中藥調理。要點性知識,以供參考和借鑒。
焦蟲病;診斷;防治
隨養牛業的迅猛發展,牛病防治的問題備受關注。牛焦蟲病為牛蜱經吸血傳播而誘發的血液原蟲病,發病后典型癥狀為高熱、貧血、食欲減退、停止泌乳,病情較為嚴重的,后期消瘦而死。此病呈散發性經過,嚴重影響養牛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1 流行特點
牛焦蟲病多流行于夏、秋兩季,呈地方性流行,然而由于該時節的牛羊營養情況都處于良好狀態,因此不會有太過明顯的癥狀。春季牛羊在進入冬季以后一旦出現營養不良,很快表現臨床癥狀。部分地方感染此病的幾率為65~95%,且地勢較低、易浸水的地區有更高的感染率。
2.2 臨床癥狀
牛焦蟲病臨床癥狀有精神沉郁、食欲減退、反芻遲緩、臥地不起,體溫升高達40~41.5℃,稽留熱難退,迅速消瘦,嚴重消瘦者會出現死亡。由于紅細胞遭到大量破壞,病牛有出血點,眼結膜蒼白、黃染,糞便帶有血液或黏液,進而出現黃疸、貧血、血尿。多數病牛在疾病末期鼻孑L流出黃白色泡沫狀鼻液,呼吸極度困難,精神沉郁,常臥地不起,最終死亡。
2.3 剖檢變化
解剖病死牛,血液稀薄如水,黏膜蒼白、黃染,膽囊、肝臟、脾臟腫大,瓣胃干燥且似足球狀,膀胱內充盈紅色尿液。
2.4 病理變化
牛全身皮下組織膠樣浸潤,有黃疸征象,漿膜、黏膜出現貧血,肝、腎部腫大,脾臟腫大且質地柔軟,心內外膜有淤血性出血,膽囊腫大且充滿膽汁,心肌變形,似煮熟樣,局部淋巴結腫脹。
上述介紹的典型癥狀、流行病學、剖檢病變等,均可作初診要點。經疑似感染的病例,需結合實驗室診斷,進行確診。
采集耳尖血液涂片用姬姆薩染色并放在1000倍顯微鏡觀察,觀察結果顯示,紅細胞內有數量不等的短桿狀蟲體,該蟲體呈月牙狀。
關于牛焦蟲病的預防,最科學有效的措施在于藥物預防、疫苗預防、清滅蜱蟲三方面。
其一,藥物預防。三氮脒、青蒿素等,預防用量為治療量的一半,在焦蟲病發病流行季,提前用上述藥物,做好防治準備。一般情況下,經1次用藥預防后,可有效防治此病達2個月之久。而此病高危流行區,應使用上述藥劑防2-3次/月。
其二,注射疫苗。防治焦蟲病的疫苗,國產可用疫苗,有用環性泰勒焦蟲裂殖體膠凍細胞苗。發病流行季來臨,預防接種1次。一般情況下,在用藥后3周內可產生較強的免疫效力,保護牛體達1年之久。
其三,清滅蜱蟲。用敵殺死油乳劑,濃度2.5%,經1:(200~250)比例稀釋后,每間隔2周,牛體噴霧殺蟲1次,清滅蜱蟲效果較好。除此之外,還有氯氰菊酯、殘殺威、溴氰菊酯等藥物,同樣有較好的清滅效果,具體用量參照使用說明。
例行上述3種預控措施的同時,還應注意做到:注意清潔牛舍,縫隙內殘留的蜱蟲,定期噴施藥物。同時,結合人工種草、深翻土壤、土壤改良等工作,改變蜱蟲的生長環境,達到有效控蟲的目的。
關于牛焦蟲病的治療,及早診治,康復效果較好。有感染病例出現,及早隔離診治。臨床施治,最科學有效的措施在于:殺滅蟲體、抗血液原蟲、強心補液、中藥調理。
其一,殺滅蟲體,用馬拉硫磷溶液,濃度1%,噴施,有效殺滅蜱蟲,遏制疫情。
其二,抗血液原蟲,市場有售的血蟲凈(成分:三氮脒),用5~7mg/kg,經生理鹽水調配成為10%的稀釋溶液,與肌肉部深度注射。首次注射后,間隔24h,加強注射1次,連續用2~3次,康復效果較好。懷孕母牛感染焦蟲病,配合注射黃體酮,用量每次100mg,能有效安胎,達到防流產的效果。
其三,強心補液,用葡萄糖溶液2000ml,濃度25%;VC注射液,200ml/次;安鈉加注射液,20~30ml/次,濃度10%,每天1次,連續用3~5d,康復效果較好。
其四,中藥調理,感染牛焦蟲病后,牛體氣血雙虧、脾胃不和等癥狀。調理用中藥,八珍加減方劑,內服,可起到刺激食欲,縮短病程,康復治療的目的。
八珍加減方劑——茯苓、肉桂各30g,黃芩40g,當歸、村冬、元參各50g,黨參、炒白術、黃芪、川芎、生地各80g,共研磨成粉后,經開水沖服,每天1劑,3~5劑1療程。
(1)牛焦蟲病,流行于夏秋多雨季節。此流行季節,應注意做好體外蜱蟲的清滅工作。
(2)有焦蟲感染病例,盡量做到早診斷、早治療。一旦錯過最佳時機,往往加重病死率。
(3)嚴重貧血的病牛,建議配合輸血療法。此法用于臨床,簡單易行,且康復率要高很多。
(4)臨床施治,牛只體質孱弱,對癥療法的同時,應注意加強病牛的護理。
(5)匯總致感病例,牛焦蟲病發病率多集中山區。尤其,在簡易的牛舍內,外出放牧期間,都容易成為焦蟲病的傳染途徑。由此,加強牛舍管理,簡易牛舍注意用水泥封嚴縫隙。外出放牧時,盡量避開低洼處,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預控感染此癥。
(6)這些年,冬春季節氣候反常,導致牛體抗病力下降。加上蜱蟲數量的增加,無形中增加感染此癥的幾率。而且,隨病情的惡化,有混染巴氏桿菌、魏氏桿菌等可能,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甚為慘重。
[1]蔡繼琨,常躍東,黃志勇.撲滅一起牛焦蟲病的診療報告[J].內蒙古畜牧科學,2000,(4):45.
[2]劉東軍.奶牛焦蟲病的診斷與防治[J].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2007,(6):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