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雞球蟲病的綜合防治
劉 毅
(四川省渠縣靜邊鎮動物防疫監督站,四川渠縣635200)
俗話說:“養雞的地方就有球蟲病”,足可見球蟲病對養雞產業的危害性。作為常見多發病,此癥分布范圍廣,感染率偏高。而關于雞球蟲的綜合防治問題,歷來被基層養殖戶主所關注。文章介紹基本的診治要點,提出了重視雞群管理,改善雞舍環境;加強消毒管理,殺死球蟲及卵囊;科學使用抗球蟲藥,避免各種用藥誤區等綜合性防治建議,以供參考和借鑒。
球蟲病;防治;建議
雞球蟲病為常見多發的寄生蟲病,此病分布范圍廣,感染率偏高。此癥常見15~50日齡雛雞,控制不得當的話,病發率達50%以上,病死率達30%。此癥傳染途徑,經啄食球蟲卵囊感染。可以說,凡是被病雞接觸過的飼草、飲水、土壤等,都可間接傳染此病。不同品系的雞,均有感染球蟲病的可能。比較分析,肉雞感染球蟲病的幾率更高一些。而且,此癥屬條件性疾病,飼養管理不善,溫濕度控制不得當,都可導致球蟲規?;l,影響到最終的養殖效益。
典型癥狀、剖檢病理等,均為初步診斷此癥的參照。具體確診,需參照實驗室診斷結果。采取病雞排出的新鮮糞便,或采取病變明顯部位的盲腸、小腸等病料,或刮取病變明顯部位的腸黏膜涂片,發現卵囊和裂殖子可確診。
2.1 典型癥狀
根據病程長短,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2.1.1 急性球蟲病
急性盲腸球蟲病——柔嫩艾美耳球蟲強感染引起,潛伏期4d,第5d開始出現癥狀,排出大量血便,貧血嚴重。診治不及時,將加重病死率達80%。早期癥狀,精神萎靡,呆立閉眼,飲欲增加,食欲廢絕,體溫驟降,怕冷扎堆,肛門周邊被糞污污染。后期,痙攣、麻痹等神經癥狀明顯。通常情況下,患病后的第5、6、7d,相繼有血便。病雞眼結膜、口腔黏膜、皮膚等處蒼白。排出血便后的1~2d,突然死亡。如果感染后的第8d,不再排出血便,病雞將不死呈耐過性經過。
2.1.2 慢性球蟲病
病原體多數為堆型艾美耳球蟲和巨型艾美耳球蟲,所謂的“慢性”,僅指的是癥狀而言,一旦生活史完成,依舊呈急性經過。
堆型艾美耳球蟲引起的慢性感染病例,在感染后的第4d,排水樣稀便,可見未消化的飼料。感染后的第6d,食欲減退,糞便細長,外包裹粘液。
巨型艾美耳球蟲引起的慢性感染病例,在感染后的第4d,不會出現典型癥狀。自第5d開始,有輕度的下瀉。自第6d開始,出現的癥狀與堆型艾美耳球蟲感染癥狀類似,可做參考借鑒。
2.2 病理變化
急性型兩條盲腸顯著腫大,可為正常的3~5倍,腸腔中充滿凝固的或新鮮的暗紅色血液或胡蘿卜色膠凍樣內容物,盲腸上皮變厚,有嚴重的糜爛,腸腔中充滿的凝血塊和組織碎片成堅實的栓子,呈豆腐渣樣或干酪樣。
慢性型小腸中部腸壁擴張、增厚、壞死,漿膜上可見圓形針頭大的白色斑點,粘膜上有許多小出血點或暗紅色的淤斑,腸內容物因含有新鮮和陳舊的血液而呈現淡紅色或黑色。
3.1 重視雞群管理,改善雞舍環境
加強雞群管理,改喂新鮮飼料,調配全價日糧,添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提升雞群抗病體質;固定飼養人員,固定飼養用具,固定飼喂模式;養殖雞群,大小分群飼養,控制飼養密度;改善通風,勤換墊料,定期清掃,確保舍內清潔衛生。
3.2 加強消毒管理,殺死球蟲及卵囊
搞好消毒工作,選百毒殺等刺激性小的消毒藥劑,定期消毒;使用的食槽、水槽等,定期用0.1%的新潔爾滅消毒劑消毒。運動場、圈舍等,同樣不能懈怠。一旦有球蟲病疫情發生,應酌情增加消毒次數,及時殺死隨糞便排出的卵囊,避免發育成孢子化卵囊。
3.3 科學使用抗球蟲藥,避免各種用藥誤區
3.3.1 抗球蟲使用做到適時、適量
這些年來,抗球蟲藥的使用,很多戶主是越來越早。部分甚至1日齡,即可開始投食,整個育雛期連續的使用。投服的劑量,更是越來越大。這樣做的話,帶來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抗球蟲藥同樣有兩面性,一旦超過一定劑量后,將難以發揮其治病的效果,演變成毒藥,導致雞群中毒。二是,大劑量的使用抗球蟲藥物,必然造成養殖成本的提高。通常情況下,雛雞階段,不是易感球蟲群體。所以,沒有必要那么早用抗球蟲藥物。
3.3.2 正確的預防用藥觀點
不少養雞戶,貪圖節約成本。日常飼料中,不考慮添加抗球蟲藥。只有發現有球蟲感染病例后,才急于用藥治療,往往造成用藥效果與預期偏差較大。實際上,雛雞在進入11日齡后,尤其5~6月份雨季的來臨,是感染球蟲的高發期。此時,應果斷的選擇幾種抗球蟲藥,防治此病。可用的抗球蟲藥物,有馬都拉霉素、鹽霉素、莫能菌素等等。上述介紹的幾種藥物,建議交替輪流使用。一直用藥至上市前5日齡(肉雞),或85~90日齡(種雞和蛋雞)。達到有效防病的目的。
3.4 雞球蟲病的藥物治療
在防治球蟲病方面,化學類藥物,歷來被看作是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將抗球蟲藥做飼料添加劑,幾種藥物輪換穿梭使用,抗球蟲效果要理想很多。除上述幾種藥物,市場上可用的抗球蟲藥,大致可細分為兩類:一類為鹽霉素、海南霉素、山達拉霉素等聚醚類離子載體抗生素,此類抗生素通過改變球蟲體細胞膜通透性,使細胞膜外大量水分侵入,導致蟲體膨脹致死。此類藥物理論上屬殺蟲藥,不易產生耐藥性。但是,近些年,莫能菌素的使用效果大不如以前;另一類為百球清、球痢靈、氯苯胍、氨丙啉、尼卡巴嗪、磺胺類等藥物,此類藥物通過影響球蟲體細胞的代謝,影響球蟲的發育過程,達到殺蟲的目的。
總的來說,經多年的不懈努力,關于抗雞球蟲病免疫原、宿主免疫應答、球蟲保護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不小的進展。但是,仍還有不少的問題,有待我們更進一步的探討和分析。綜合各研究綜述,今后的研究方向,將主要集中在球蟲共同保護性抗原的篩選及構建新型疫苗等方面。相信,今后隨高技術的發展,球蟲病的免疫預防,將取得更突破性進展。
[1]丘麗玲,翁亞彪,朱興全.我國家禽寄生蟲病流行現狀及防控對策[J].中國家禽,2008,30(12):7-11.
[2]楊芬紅,蒲文祥.化隆縣腦山地區雞球蟲病流行調查與防治[J].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08,38(1):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