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紹康
(四川省通江縣回林鄉畜牧獸醫站,四川通江636787)
母牛產后胎衣不下綜合防治措施
許紹康
(四川省通江縣回林鄉畜牧獸醫站,四川通江636787)
母牛分娩12h后,胎衣不能排出,即是胎衣不下,在我們地區很多養牛戶飼養的能繁牛年年均零星發生,一些養殖戶對本病認識不夠而忽視治療,造成牛繁殖性能下降,養牛效益差。
胎衣不下;母體胎盤;防治
引起牛胎衣不下的原因雖然很多,但直接的原因有兩種:
1.1 產后子宮收縮微弱
母牛在懷孕期中,特別是懷孕后期,使役不當或運動不足,飼草中缺乏必需的礦物質或微量元素及維生素,年老體弱,過肥、過瘦等可引起子宮收縮微弱;胎水過多、胎兒過大可使子宮過度擴張而弛緩,并且繼發產后陣縮微弱;產前產后患有其他疾病,圈舍條件差,生產環境不良,造成產程過長母牛產后子宮收縮無力;流產、難產等都可能導致子宮收縮微弱而引起胎衣不下。
1.2 胎兒胎盤和母體胎盤粘連
母牛在懷孕中,由于子宮內膜或胎膜發生炎癥,使胎兒胎盤與母體胎盤之間的正常聯系受到破壞而發生粘連,因此即使產后子宮收縮劇烈,胎衣也不易脫離。
臨床檢查可見部分胎衣垂于陰門之外,少數牛全部停滯于子宮內,病牛頻頻努責,病初一般無全身癥狀,但時間過久,則因胎衣腐敗,從陰門流出污濁惡臭液體及胎衣組織碎塊,嚴重時病牛體溫升高、脈搏加快、食欲減退、泌乳量減少、精神萎靡等癥狀,如不及時施治,常伴法子宮內膜炎,更甚者可引起敗血癥而死亡。
3.1 最安全還是采取保守療法
3.1.1向子宮內灌注抗生素,防止胎衣過速腐爛。其方法,用10%的生理鹽水500~1000ml稀釋青霉素甲1200萬單位,用給豬人工受精的輸精管與注射器將藥液緩慢注入牛子宮內。注入前將牛牽到下坡地段,使牛頭底后軀高,站立保定。注入完成后將牛原地站立10~20min,才將牛牽加圈舍。
3.1.2內服中藥益母生化散益母草40g當歸100g川芎60g桃仁40g炮姜30g灸甘草15g(中等牛用量)將藥物用水熬湯,候溫取藥液給牛灌服,一次藥液量1500~2000ml,一日三次。但臨床上要對癥進行適當加減,如牛過度努責、弓腰腹痛、流血多可在方中加蒲黃、五靈脂等;如牛體溫低、寒顫可在方中加肉桂等;如體溫高就去方中炮姜、加黃芩、柴胡等。總之要隨癥靈活應用。
3.1.3皮下注射縮宮素50~100單位,但在使用時一定要用量準確,不能大劑量使用,以免引起血壓升高,少尿,牛腹痛加劇。(縮宮素即催產素,制劑與規格有兩種,①1ml:10單位,②5ml:50單位)
通過以上措施治療牛胎衣不下效果很好,一般12~24h胎衣就能自行排出,但也有少數牛胎衣還會停滯不完全排出就應進行手術剝離。
3.2 手術剝離胎衣
3.2.1 術前準備:術者將雙手指甲剪短磨光,用碘伏涂擦雙手與手臂,戴上膠手套。
3.2.2 施術方法:牛采取站立保定,由畜主牽著牛鼻安撫牛,使牛情緒穩定安順,在由助手用繩將牛兩后肢套固定,以防牛擺動與亂踢,用肥皂水將牛肛門與陰門及尾部沖洗干凈,助手站立牛后側,將牛尾牽握,由術者進行施術。術者左手將露出陰門外的胎衣握住,并輕輕拉緊,右手輕輕伸入牛陰道內,自絨毛膜與子宮粘膜之間插入子宮,沿絨毛膜處可摸到胎盤附著的地方。然后用食指和中指夾住子葉,用拇指推壓胎盤,將胎兒胎盤與母體胎盤分離開來,剝離時必須由近向遠逐個剝離,而且將近處上下左右周圍的胎盤剝離下之后,再向前移,剝離至子宮角尖端的胎盤較難,這時可輕拉胎衣,再將手伸向前下方迅速抓住尚未脫離的胎盤,即可順利的剝離。在整個剝離過程中,切禁用力牽拉子葉,以防將子葉拉斷,造成子宮壁損傷引起大出血而危及牛安全。總之剝離完胎衣流血少,證明手術非常成功。
胎衣剝離后在子宮內投入青霉素粉500~800萬單位,以防子宮內感染。
3.2.3 全身治療:選用廣譜抗菌藥肌肉注射,1日2次,連用2日,同時內服益母生化散一劑。
4.1 加強飼養管理,提高母牛的抗病能力
飼養能繁母牛,要合理安排使役,適當運動,飼草和飲水要保持新鮮干凈,禁喂霉變飼草,適當補充礦物質與微量元素,用牛羊舔磚懸掛在牛舍讓其自由舔食,定期驅蟲,定期防役,牛體況常年保持在肥不見膘,瘦不見骨基礎上。
4.2 改善環境衛生、保持圈舍清潔
要積極改善牛舍、放牧場的環境衛生,為牛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牛舍應寬敞、通風、透光、潔凈。定期消毒,每月應消毒2次,農村可選用百分之20的草木灰水刷洗圈舍。
4.3 定期檢測、及時發現隱性疾病
要定期檢測有無其他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如發現異常,及時防治,不要亡羊補牢。對產子率低、經常患病、老弱牛盡量即早淘汰。
母牛產后胎衣不下主要是產后子宮收縮微弱與胎兒胎盤和母體胎盤粘連而造成。引起的原因重點是飼養管理,中生產實踐中,廣大養殖戶要加強飼管、積極防治、科學養殖、精益求精,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才能使母牛產后胎衣不下得到有效防治,才能提高母牛繁殖性能,才能提高養牛經濟效益。
[1]鄭昌樂,胡春山,侯振中,等.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措施[J].中國奶牛,1989,(3):42-44.
[2]岳奎忠,周廣泰,楚孝坤,等.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防治措施[J].養殖技術顧問,1995,(2):25-27.
許紹康,男,通江縣人,大學本科學歷,獸醫師,目前學術研究方向為巴山土豬和空同黃牛育種及役病防控,曾在獸醫導刊(2012年)以第二作者發表《豬諾維氏梭菌病診療報告》一文,2015年在畜禽業雜志發表《民間閹牛術對培育空山黃牛的作用》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