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發進朱 燕李潤兵王 娟
(1.寧洱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普洱665199; 2.寧洱縣動物衛生監督所,云南普洱665199)
寧洱縣推廣應用云南省生豬疫病“321”防控技術的基本方法
楊發進1朱 燕1李潤兵2王 娟2
(1.寧洱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普洱665199; 2.寧洱縣動物衛生監督所,云南普洱665199)
2013年以來,在省、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寧洱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認真組織開展春秋動物防疫工作,貫徹落實云南省生豬疫病“321”防控技術,現將云南省生豬疫病“321”防控技術的基本概念、推廣應用的基本方法簡述如下。
生豬防疫;“321”防控技術;防控方法
云南省生豬疫病“321”防控技術是生豬“321”免疫注射方法的簡稱,2013年開始在云南省全面推廣應用,實踐證明生豬疫病“321”防控效果很理想。生豬疫病“321”防控技術就是對生豬規模養殖場、活畜交易市場、農村散養戶的生豬進行多種活疫苗混合、分點同步注射的一種免疫注射方法,它把國家強制免疫的豬瘟病、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兩種活疫苗用(豬瘟或者豬藍耳病)稀釋液稀釋混合后在豬的頸部一次性注射,同時在頸部的另一側注射豬口蹄疫病的滅活疫苗,采取“三苗二針、兩點注射、同步進行、一次完成”的注射方法,減少了免疫注射次數和生豬的疫苗反應頭數,降低了生豬疫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云南省農業廳將這種生豬免疫注射方法稱為生豬“321”免疫技術。
2.1 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積極安排部署防疫工作
寧洱縣畜牧獸醫局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的總體要求,明確年度目標管理責任,轉變觀念,敢于創新,把動物疫病免疫工作由強制性轉變常規性,建立縣、鄉、村三級動物防疫考核責任機制,落實責任。在每年的春季、秋季動物防疫工作中,及時召開全縣春、秋動物防疫“集中免疫,整村推進”啟動會,貫徹落實省、市、縣的動物防疫防控工作方針,積極安排部署動物防疫工作,為春、秋兩防工作的順利開展營造了積極做事的工作氛圍。把動物防疫工作任務指標落實到責任單位、防疫員身上,縣畜牧獸醫局按照實施方案,組織人力物力對全縣應免動物結合生豬“321”免疫技術實施“集中免疫,整村推進”動物防疫工作。
2.2 加強宣傳,組織學習,提高村級防疫員的技術水平
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對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的規定,積極宣傳“集中免疫,整村推進”動物防疫模式和生豬“321”免疫技術,加強全縣村級動物防疫員動物防疫技術培訓,傳達學習市、縣有關動物防疫政策,邀請市、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彭海生獸醫研究員、解明華高級獸醫師講解生豬疫病“321”免疫操作技術要領,疫苗種類選擇、稀釋方法、注射劑量、標記注射、器具消毒、生豬免疫反應穩妥處理方法等注意事項,對幼、孕、弱、病、待出欄肥豬不進行免疫注射,對“五不打”生豬進行適時補針免疫,提高免疫密度。
2.3 集中免疫,整村推進,完成生豬疫病“321”防控免疫工作
縣畜牧獸醫局根據工作的需要,下派縣動物疫控中心技術人員掛鉤鄉鎮,參與“集中免疫,整村推進”動物防疫工作,全縣7鎮2鄉組建了55個動物免疫小分隊,每個免疫小分隊至少有2名村防疫員,1名村干部,1名鄉(鎮)農業服務中心人員組成,統一著裝,掛證上崗,采取“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進”的免疫模式,對全縣生豬同時開展免疫注射工作。
2.4 做好防疫物資的儲備,靈活應對突發重大動物疫病
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按照全縣畜禽動物的存欄數量,訂購春、秋動物防疫疫苗等防疫物資,根據需求及時分發到各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同時做好《寧洱縣重大動物疫病應急處置預案》的準備工作,一旦突發重大動物疫情,迅速啟動預案,縣畜牧獸醫局、動物衛生監督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對動物疫情撲滅措施的規定,根據“早、快、嚴、小”的原則撲滅疫情,凈化疫區。
2.5 縣督導檢查組進村入戶抽查動物免疫工作
縣畜牧獸醫局抽調技術人員組成督導檢查組,由分管動物疫病防控的副局長帶隊,落實春秋季節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工作,對已實施免疫的村、組、社區進行動物免疫督導檢查,查看動物免疫戶口冊記錄情況,詢問免疫小分隊進展情況,生豬疫苗反應情況,對應免疫率較低不合格的村組進行通報批評,進行補針免疫。
2.6 加強動物疫病抗體監測,構筑堅實動物防疫屏障
動物免疫注射工作結束后,為了掌握全縣動物免疫注射后畜禽抗體水平高低,是否達到國家規定的群體免疫合格標準,根據市、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監測動物疫病免疫抗體的要求,每年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技術人員對應免動物隨機采取血樣,進行血清學抗體檢測,通過2013~2015年的檢測結果表明,免疫后15d、30d、45d、60d豬瘟免疫合格率分別為:72%、90%、100%、100%、100%,豬口蹄疫免疫合格率為55%、82%、85%、92%,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免疫合格率37%、35%、78%、86%。豬瘟疫苗注射15d后產生合格體,口蹄疫疫苗注射30d后產生合格抗體,藍耳病疫苗注射45d后產生合格抗體,對檢測出抗體含量較低的村組進行工作反省,查找免疫注射原因,查缺補漏補針免疫,構筑堅實動物防疫屏障。
通過云南省生豬疫病“321”防控技術的推廣應用,改進了以往我縣生豬疫病免疫方法,減少每年的春防或者秋防進村入戶的免疫注射次數,實現了春防、秋防一次部署一次完成,加快防疫進度,減輕勞動量,減少一半的免疫時間,節約了疫苗稀釋劑,免疫反應和免疫反應死亡數逐年減少,全縣沒有發生豬瘟、口蹄疫、藍耳病等疫情,實現了全縣生豬疫病免疫保護預期目標,建立起了堅實的免疫保護屏障,促進了全縣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1]解明華,彭海生,魯富有.生豬“321”免疫技術應用的臨床效果觀察[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13,(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