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 權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后旗巴嘎塔拉畜牧獸醫工作站,內蒙古通遼028124)
北方地區羊腹瀉疾病預防和治療研究
寶 權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后旗巴嘎塔拉畜牧獸醫工作站,內蒙古通遼028124)
由于不同年齡階段的羊發生腹瀉的癥狀不一樣,發病原因也會導致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細菌病毒、消化不良以及羊體內的寄生蟲等都有可能使羊產生各種程度的腹瀉。本文將從北方地區的地理氣候環境出發,詳細探討該地區羊產生常見腹瀉疾病的原因、癥狀、以及與此相對應的預防羊腹瀉疾病的具體治療措施。
羊腹瀉;北方地區;防治措施
伴隨著近些年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日益遭到嚴重破壞,很多動物的食物源頭受到了嚴重威脅,這其中就包括了羊腹瀉的發病率逐年升高,腹瀉程度輕的羊會明顯消瘦,體型弱小,腹瀉程度嚴重的羊則會在一段時間后死亡,嚴重影響了當地畜牧業發展,造成人們的經濟損失。本文從北方地區的氣候條件角度出發,對北方地區羊常見腹瀉疾病的成因進行具體分析和研究。
大自然瞬息萬變,氣候條件影響著自然界萬物的生長和生存。我國是一個氣候特點顯著的國家,各個地方的氣候類型各不相同,有溫帶大陸性氣候、熱帶氣候、亞熱帶氣候、甚至某些偏遠地區的寒帶氣候。這種大跨度的氣候特征,會造成羊的身體機能無法正常適應,從而失去生理平衡,而且環境氣候的變化也影響著羊身體內各種寄生蟲和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如果無法及時進行預防治療,則會給當地的經濟帶來嚴重損失。
我國北方地區主要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由于距離海洋較遠,所以海洋中的濕潤氣流無法到達,造成了氣候較為干燥的特點。就呼倫貝爾來說,春季干燥、夏季溫涼短促、秋季干冷、冬季寒冷漫長。晝夜溫差較大,熱量不夠充足,且降水多集中在7~8月份。這些氣候條件使得當地的羊在特定時期會出現腹瀉疾病的狀況,因為羊是比較喜歡在干燥的環境中生長的,而當地秋冬季節漫長,且與西伯利亞地區較為接近,寒冷氣流影響較大,助長了羊體內各種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生長,所以對羊的正常生長帶來了很大影響。
2.1 病毒細菌性腹瀉
(1)病毒
輪狀病毒和黏膜病病毒是羊群中較為常見的兩種可引起腹瀉的病毒,若單純的感染這兩種病毒并不可怕,只會表現為輕微的腹瀉,但是若與其他病毒一起發生感染時,情況就會比較嚴重,腹瀉的程度也會大大增加。羊是一中比較容易受到感染的動物,這些病毒的傳染性較強,羊群的死亡率自然就會增高。
(2)細菌
首先是大腸桿菌。母羊哺乳期間,乳房周圍會有大量細菌滋生,再加上其居住環境比較潮濕,空氣的流通較為困難,由此容易造成羊羔發生此病。大腸桿菌的具體癥狀表現為,腹痛、糞便稀薄、體溫下降、最后由于脫水而死亡。
其次是沙門氏菌。這主要是由于羊羔在出生期間受到母羊羊水感染的結果,一般的發病對象為出生一周之內的小羊,若此后還有羊感染此病,則可能是羊的消化系統受到一定程度的感染。沙門氏菌的臨床癥狀表現為體溫升高、糞便中血液和身體內排出的粘稠碎片、羊的食欲消失,這些癥狀堆在短期內導致羊群迅速消瘦,進而死亡。
2.2 寄生蟲性腹瀉
(1)隱孢子蟲
隱孢子蟲的生存能力較強,人群也有可能受到感染。羊群中誘發該寄生蟲的主要原因依然是潮濕、陰暗的居住環境。隱孢子蟲一般是隨著動物的糞便傳播疾病的,一般潛伏期為4d。臨床癥狀表現為頑固性腹瀉,此時若不及時對羊群進行治療,則死亡率會明顯增多。
(2)球蟲
高溫、擁擠、臟亂的環境是能夠導致球蟲出現爆發期,感染對象一般為2~4月的羊群,臨床癥狀表現為食欲減退、糞便呈褐黑色、腹痛難忍。成年公羊身體內多有球蟲,但并不發病。幼羊的糞便和腸粘膜內都有大量的球蟲蟲卵。
3.1 預防措施
(1)適時戶外放牧:晴天將小羊趕到戶外,讓小羊接受陽光照射,增加活動量,增加小羊體內維生素D和膽固醇的含量,促進骨骼發育,增強體質。寒流和霜凍天氣不要放牧,以免小羊受風寒或采食有霜凍的草發生腹瀉。
(2)合理飼喂:選用新鮮的青草或豆科干草,適當補充由豆餅、玉米、麥麩、食鹽、礦物質等配成的精料,定時定量飼喂,少喂勤添,避免小羊傷食。
(3)中草藥預防:將鮮蒲公英洗凈,直接喂羊或搗爛后取原汁喂羊,既可預防腹瀉,又可起治療作用。中草藥來源容易,方法簡便,成本低,效果好,用量要求不嚴,沒有任何毒副作用,適合于農戶養羊防病。
3.2 羊腹瀉治療
羊腹瀉治療的基本原則是清理腸胃、防止中毒和脫水、免疫接種,增強羊的抵抗能力。對于像寄生蟲性的腹瀉,可以選擇藥物驅蟲,或者合理的療程安排,球蟲引起的腹瀉則可以使用磺胺類藥和氨丙啉等治療。如果羊群中有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疾病,則要用大量的葡萄糖在水中加入復合維生素預混劑,然后停止哺乳。由于羔羊體質弱,病程短,腹瀉后很快死亡,因此準確診斷和及時治療是關鍵。為避免盲目用藥造成抗藥性的產生,應送往實驗室進行藥敏試驗,篩選使用敏感藥物治療。目前大部分菌株對慶大霉素、喹諾酮類仍敏感。治療中大量補液也十分必要。預防羔羊痢疾,首先要加強產羔母羊的飼養管理和產羔環境的衛生消毒工作,同時在產羔前15~20d再給待產母羊接種一次魏氏梭菌聯苗,以保證羔羊獲得充足的母源抗體。
我國北方地區獨特的氣候環境條件造成了羊群中腹瀉疾病較為常見的現象,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羊群體內的寄生蟲和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再加上羊圈的空氣、地面潮濕等因素的影響,羊腹瀉的現象變得越來越常見,因此,在做好治療的同時,預防疾病傳染的源頭才是最根本、也最有效的方法。
[1]2013年《中國畜禽種業》上半年總目錄[J].中國畜禽種業,2013,(12):153-160.
[2]解曉鈺.博州地區羊消化道寄生蟲感染調查及冬季驅蟲試驗研究[D].新疆農業大學,2009.
[3]郭淑珍.甘南州羊泰勒蟲病的調查與藥物防治[D].甘肅農業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