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紅蓮
(盧龍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北秦皇島066400)
淺談養殖環節的安全用藥
申紅蓮
(盧龍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北秦皇島066400)
為了指導基層獸醫工作者和廣大養殖戶科學、合理、安全使用獸藥、最大限度地發揮獸藥在動物養殖中作用,有效地防治動物疫病,避免動物產品中獸藥殘留的發生,保證動物產品的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維護人體健康。應找出現在養殖環節用藥誤區和制定保證措施,充分發揮養殖環節安全、科學的用藥對于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和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現實意義。
養殖環節;發全;用藥
獸藥是一種特殊商品,也是畜牧養殖的重要投入品。獸藥質量和獸藥的科學使用是決定獸藥功能有效發揮和保證畜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因素。所以指導基層獸醫工作者和廣大養殖戶科學、合理、安全使用獸藥、最大限度地發揮獸藥在動物養殖中作用,有效地防治動物疫病,避免動物產品中獸藥殘留的發生,保證動物產品的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維護人體健康。現從兩方面談談動物養殖安全用藥。
(1)盲目用藥,疾病的發生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在疾病的治療上既要對因治療,又要對癥治療。比如傳染性疾病可由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及寄生蟲引起,如果豬群發病后只一味地使用抗生素的話,對細菌性疾病或許有效,但對其他病癥療效少或無效。因此,在使用藥物前應盡量做好疾病的確診,有針對性地用藥,對于細菌性疾病,有條件做藥敏試驗的話,效果會更好。
(2)長期用藥或超量用藥,長期使用同一藥物會導致病原微生物產生耐藥性,使藥物療效降低或失去作用。同時,如果隨意加大用藥量,不僅加大了用藥成本,而且會造成養殖動物的急性中毒,藥物在產品中的殘留還會造成對人體的損害。
(3)隨意更換藥物或停止用藥,有些養殖場在使用藥物治療疾病時,如果使用一二次或一二天沒有明顯的效果,就認為是診斷不正確或藥物效果不行,立即更換別的藥物。或者用藥后見病情好轉,擔心治療成本增高,就立即停止用藥。其實,在治療疾病時,即使用藥正確,也要有一定的療程才行。
(4)防疫措施不當,在免疫時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免疫程序,例如,疫苗開封后,應于當日用完,剩余疫苗、疫苗瓶及注射器具等應無害化處理,避免形成新的傳染源。注射疫苗時一個針頭用到底,既不更換針頭,也不嚴格消毒;將疫苗故意低濃度稀釋,疫苗注射劑量不足;不根據畜禽的發病特點和規律以及母源抗體情況、環境衛生條件靈活變通,照搬書本上的免疫程序;使用活菌制劑時,配合使用抗生素或含有抗生素的飼料及飼料添加劑,所有這些,都會導致免疫失敗,給養殖戶造成嚴重損失。
(5)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在推薦使用抗生素添加劑時,長期使用某一種或某幾種抗菌藥物添加劑,特別是使用土霉素等廣譜抗菌藥物,不但容易造成產品污染,使病原微生物產生抗藥性,還會使胃腸道內正常菌群受到抑制,導致消化功能紊亂,B族維生素缺乏,更為嚴重的是可能會使一些細菌發生變異,如分泌某些酶類使抗生素失活,并可以將耐藥性由非病原菌傳給病原菌,使抗藥性菌群進一步擴大。
(6)用藥配伍不合理,許多養殖場獸醫技術人員在配伍用藥時,不知道藥物的理化特性和配伍禁忌,只是憑感覺配伍應用。臨床常見的不合理配伍用藥很多,如:慶大霉素與青霉素、鏈霉素與慶大霉素、卡那霉素,5%的NaHCO3乳酶生與磺胺脒,20%磺胺嘧啶鈉與青霉素G鉀、Vc注射液……這些不合理的配伍,既導致配伍藥物失效或產生毒副作用,又增加了畜主的經濟負擔,尤其是治療混合感染性疾病時,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
(7)隨意聽信廣告宣傳和違禁藥的屢禁不止,現在病毒病特別多,一些獸醫很容易聽信不切實際的廣告宣傳,隨意接受使用一些新藥治療病毒病。其實,抗病毒藥物都僅對某些病毒的某些生長階段有抑制作用,而許多抑制病毒的藥物都具有明顯的副作用,同時,病毒對現有抗病毒藥物都能產生耐藥性變異株,甚至還會出現依賴藥物的變異,使抗病毒藥物效果不佳或根本無效。不合理選用抗病毒藥物,后果不堪設想。
(8)缺乏強制有效的監管,現在監管主要問題有,一是監管主體不明確;二是監管依據不健全;三是監管手段不完備;四是監管制度有漏洞;五是監管任務繁重。由于執法主體多頭,政出多門,各自為政,相互不協調,部門之間形不成合力,責任落不到實處。導致有時監管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監管效率不高。以至于造成“多個部門管不好一頭豬”的局面。
(9)處方藥監管不到位。目前處方藥全國只是處于剛剛推進階段,實施獸用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分類管理基礎比較薄弱。獸藥的執法職能因監管單位執法人員偏少,裝備和經費不足,難以在獸藥的監管中充分行使職能,造成了獸藥控制難,處方藥不能做到憑獸醫處方銷售、使用。
(1)養殖戶要積極改變畜禽養殖方式,推行健康生態養殖模式,提高健康養殖水平。盡快改變傳統觀念,接受新技術,提高養殖業的科技含量,使養殖業逐步走上規范化的道路。
(2)嚴格動物防疫條件審核和備案管理。規模養殖場要達到國家規定的動物防疫條件后方可生產、備案,并按要求建立養殖檔案,及時、準確的做好用藥記錄等各種記錄,飼養的畜禽要及時加施標識。
(3)積極開展安全用藥知識培訓宣傳。由獸醫行政管理部門統一編印有關獸藥法規等宣傳資料,利用科技下鄉、趕科技大集有利時機,將科學用藥、安全用藥知識、假劣獸藥識別常識、放心獸藥品種、禁用獸藥名單、停藥期規定等,宣傳到養殖企業和農戶,并指導他們合理使用獸藥。
(4)要切實搞好動物疫病防治和消毒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并重”的方針,重點抓好高致病性藍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的強制免疫工作。并根據當地、本場的實際和疫病流行情況,合理制訂免疫用藥程序。同時做好養殖場消毒滅源工作。
(5)加強監管。一是加強對養殖環節中購入、使用獸藥的監管。購入藥品嚴格實行獸藥產品審查控制程序。二是建立“承諾”制度,落實安全責任。與規模養殖場(戶)簽訂“飼料、獸藥投入品質量安全承諾書”,以此不斷強化養殖場(戶)的質量安全責任意識。三是加大巡視監督檢查力度,對規模畜禽養殖企業實行巡視監督制度,對購置、使用假劣獸藥和違禁藥物等行為依法進行查處。四是加大獸藥質量抽檢。采取不定期質量抽檢和與上級部門聯合抽檢的形式,加大獸藥產品質量檢測。五是強化動物診療機構日常監管,加強對動物診療機構的監督檢查,確保獸醫公共衛生安全。六是加大處罰力度,嚴厲打擊不法獸藥經營行為,凈化獸藥市場環境,杜絕假劣違禁獸藥流入市場,保證養殖環節的用藥安全。
當前,隨著飼養方式向集約化、規模化轉變,在單位面積飼養量增加的同時,動物生產面臨著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的風險。獸藥的科學使用增強了動物抵御疾病的能力,降低了動物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可以說獸藥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養殖環節的安全用藥則關系到養殖成敗,直接影響到畜產品的質量安全,關系到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因此,建立確保養殖環節安全、科學的用藥對于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和保障食品安全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和才生.淺談養殖環節用藥誤區及對策[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