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華
(哈爾濱市動物衛生防疫站,黑龍江哈爾濱150016)
抗錐蟲獸藥及在獸醫臨床上的應用
唐麗華
(哈爾濱市動物衛生防疫站,黑龍江哈爾濱150016)
錐蟲病是由寄生于血液和組織細胞間的錐蟲引起的原蟲病。可分為伊氏錐蟲病(常發生于馬、牛、駱駝等動物)、馬媾疫和牛泰勒錐蟲病,疾病蔓延會造成較大損失。錐蟲病的防治措施很多,主要是及時應用抗錐蟲藥。
錐蟲病;獸醫臨床
該品有兩種鹽:甲基硫酸喹嘧胺(甲硫喹嘧胺),為淡黃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苦,易溶于水(1:2),幾乎不溶于有機溶劑;氯化喹嘧胺(喹嘧氯胺),難溶于水,其他性狀相同。
喹嘧胺對伊氏錐蟲、馬媾疫錐蟲、剛果錐蟲、活躍錐蟲等有效,而對布氏錐蟲等療效差。可用于治療馬媾疫,牛伊氏錐蟲病。其作用主要是抑制蟲體代謝,影響蟲體細胞的分裂,抑制生長繁殖。當劑量不足時,錐蟲易產生耐藥性。
上述兩種鹽,皮下或肌內注射后,均可吸收。甲基硫酸喹嘧胺吸收迅速,吸收后分布于各組織,以肝、腎中含量較多,在體內維持時間較長,尿中排泄時間也同樣長達數周,主要用于治療。氯化喹嘧胺由于吸收緩慢,主要用于預防。
制劑、用法與用量:甲基硫酸喹嘧胺,主要用于治療馬、牛錐蟲病。皮下、肌內注射量:馬、牛、駱駝5mg/kg·次,可制成10%注射液,宜分2~3點注射。隔日注射1次,連用2~3次。喹嘧胺注射劑(喹嘧胺預防鹽),由3份甲基硫酸喹嘧胺與4份氯化喹嘧胺組成,每支500mg:喹嘧氯胺286mg與甲硫喹嘧胺214mg。主要用于預防馬、牛錐蟲病。臨用前配成10%水懸液,肌內或皮下注射,馬、牛、駱駝4~5mg/kg·次。2~3個月注射1次。注射部位的硬結可持續數月至1年。種公馬每3個月注射1次,母馬在配種前18日注射1次,可獲良好預防效果。
應用注意:馬屬動物對該品敏感,牛不敏感。馬于注射后15min~2h,出現興奮不安、肌肉震顫、腹痛、呼吸與脈搏頻數、頻排糞尿、全身發汗等副作用,一般可在3~5h內消失。個別牛有肌肉震顫、出汗、體溫上升、呼吸困難、脈搏增數、頭下垂并搖擺、口吐白沫或大量流涎等。中毒嚴重者可虛脫致死,一般可采取對癥治療。為減輕不良反應,馬可將1次劑量分作2次注射,間萄5~6h。皮下注射時,往往在注射部位形成硬結、腫脹,經3~7日消散,因此最好是分點注射。
其鈉鹽為白色或帶淺紅色粉末,無臭味,微苦,易寫于水,難溶于乙醇。此藥遇光、濕、酸、堿等均易分解而產生極有毒的化合物,應遮光、密封保存于干燥冷暗處。
該品為治療和預防各種家畜錐蟲病(馬媾疫,馬、牛、駱駝的伊氏錐蟲病)的有效藥物,此外對牛的泰勒蟲病也有攻。有人認為其作用機制是能使機體代謝中的蛋白產物的性質發生改變,致使蟲體不能同化其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最后蟲體崩解破壞。機體的網狀內皮系統在該品的藥理作用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興奮網狀內皮系統的藥物(如氯化鈣等),能提高該品的療效。用藥量不足時,錐蟲能產生耐藥性。此外,由于該品能與血清蛋白結合,在體內停留長達1.5~2個月之久,因此不僅有治療作用,而且可用于預防。其預防期馬為1.5~2個月,駱駝可達4個月。
用法與用量:靜脈注射量,馬10~15mg/kg·次,牛15~20mg/kg·次,駱駝20~30mg/kg·次。以注射用水或滅菌生理鹽水配成10%注射液靜脈輸入。或溶于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500ml中,加入10%氯化鈣注射液100ml、10%安鈉咖注射液30ml后靜脈滴注。必須臨用時配制。
應用注意:各種家畜對該品的敏感性不同。馬、騾最為敏感,應用治療量時可出現蕁麻疹、粘膜紫紺、胸下和陰門水腫、跛行、體溫升高和食欲減退等不良反應,數日后可自然恢復。牛的反應較輕,水牛輕微,駱駝則更輕。
該品為黃色干燥粉末或顆粒。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或弱堿性(pH 7~7.5)。無論粉末或溶液,如果露置于空氣中均易氧化,顏色變深,毒性增強;遇高溫,氧化迅速。因此,應裝于充滿氮氣的安瓿中,在25℃以下避光保存。用藥時須無聲操作配制成注射液,立即應用。安瓿打開后不可再貯存,安瓿有裂痕或超過有效期時,均不宜應用。
該品對伊氏錐蟲和馬媾疫錐蟲有效,發病早期用藥效果較好。對慢性病例只能減輕癥狀而不能根治。
一般認為,新胂凡納明在家畜體內須氧化成氧苯胂型化合物才有作用。氧苯胂型化合物能與病原體(如錐蟲)中含有巰基的酶(如丙酮酸氧化酶系)相結合,從而影響其代謝過程,最后依靠機體的防御功能消滅病原體。此藥雖有抑制病原體的作用,但是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也不能忽視機體防御功能所起的作用。如果先將患畜的脾臟摘除,減弱其網狀內皮系統活動,再用新胂凡納明治寧,則療效大為降低。
制劑、用法與用量:粉針劑,每支0.45g、1g。靜脈注射量:馬10~15mg/kg·次(極量6g/匹·次),牛、羊10mg/kg·次(極量牛4g/頭·次,羊0.5g/只·次),兔40~60mg/kg·次,雞30~50mg/kg·次。
臨用前以滅菌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等溶解,制成5~10%注射液。在溶解過程中禁止用力振搖,應緩緩注人靜脈內,防止漏出血管外。重復用藥應間隔3~6日,心、腎功能障礙的病畜忌用。
[1]楊柏山.幾種未被重視的人畜共患病的防治[J].養殖技術顧問,2010,(5):147.
[2]齊志翔.附紅細胞體病臨床治療藥物的合理應用[J].內蒙古中醫藥,2006,(3):25.
唐麗華(1976—),女,本科、碩士,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疫病檢驗、收血樣、春防、秋防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