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銳/河南雄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
中國豬業的時代與趨勢
許銳/河南雄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養豬G1時代(1980-1995年):這是中國養豬業的拓疆時代,也是養豬業的黃金時代,社會轉型帶來的巨大需求使得產品供不應求,進入這個行業就回報不菲。這是一場高鐵上的競賽,拿到車票就是贏家。
養豬G2時代(1996-2004年):這是一個知識至上的時代,那些有新思想、新知識、新技術的人和企業在這個時代大放異彩,規模化與科學養豬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把握住這個機遇的企業無疑都是贏家。
養豬G3時代(2004-2012年):這是一個經驗至上的時代,供需關系發生根本變化,豬周期應運而生(無形的手),行情的波動造成兩極分化,善舞者賺的缽滿盆滿,迷茫者賠的血本無歸。這是一場在盤山公路上的競賽,安全抵達目的地就是贏家。
養豬G4時代(2013-2020年):生產成本跑不贏行情將被無情的淘汰(行業凈化),迅速提升生產績效是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徑,而更進一步的規模化將是尋求未來發展空間的必然考量。這是一場在高速公路上的競爭,快速抵達目的地就是贏家。
養豬G5時代(2020—):這是一個后競爭時代,是強者的盛宴。經過市場競爭的選擇,落后的生產力已經出局,產品供給充足,市場平穩,高度集約化的巨無霸與小規模生態養殖企業有序并存,科學而優厚的產業政策會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與有序競爭。彼時才是養豬業的白金時代。這是一場高鐵上的競賽,拿到車票就是贏家。
市場競爭的壓力與消費需求的選擇會使生豬養殖結構產生分化,從而形成大眾產品與小眾產品兩個發展維度。大眾產品以成本利益為導向,小眾產品以品質特色為導向,自有銷售通路的效率決定意甲的可轉換度,小規模是必然的。
產品結構的分化導致生產模式的轉變。大眾產品走工業化生產之路,生產規模與效率將是決定生存的命脈。小眾產品走傳統生產之路,維護品質與獨特的買點是立足之本,環境、生長周期乃至品種都是關鍵因素。
路徑一:尋求自我發展壯大,通過不斷的資源整合,形成大規模養殖企業;路徑二:通過聯合形成規模效益,分工合作取代單打獨斗;路徑三:依靠自身資源,形成特色養殖,滿足小眾市場對獨特產品賣點的需求,用高溢價來滿足生存與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