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庚發,陳 兵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財會學院,福州 長樂 350202)
(1)研究目的。大學時期是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的最后時期,在這個時期的學生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已接近成熟,大學體育教育與之前的中小學教育不同,學生的鍛煉行為應該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選擇性。自主鍛煉對于一個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學體育教育的側重點應該是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讓學生把自主鍛煉的習慣真正放入以后的生活當中。
(2)研究方法。本文以福建省七所高校(福州大學,廈門大學,泉州師范學院,莆田學院,寧德師范學院,武夷學院,三明學院,龍巖學院)中的各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調查了福建省大學生自主體育鍛煉的情況。
(1)女生鍛煉少于男生。通過對七所高校的大學生的調查,可以發現有五分之一的大學生每次進行自主體育鍛煉的時間是45~60分鐘左右,這其中男學生占了70%,女學生占了30%。在鍛煉的強度上,男生會選擇中度或強度的鍛煉活動,女生會選擇中度或低程度的鍛煉活動,可知男生選擇的體育項目的強度明顯大于女生,男生的鍛煉方式更為激烈,偏向于對抗競賽類型,女生偏向節奏較慢的類型。福建省大學生的男生在鍛煉頻率和鍛煉強度都高于女生,所以女生自主鍛煉的程度少于同校男生。
(2)高年級鍛煉少于低年級。調查中了解到,高年級學生的閑暇時間比低年級學生多,專業課程多但課余時間也多,但65%的高年級學生的一周自主鍛煉時間少于5小時,而低年級學生反而只有58%的人一周鍛煉時間少于5小時。從可支配時間來看。理論上高年級學生有了更多的自主體育活動時間,但他們實際進行鍛煉的時間卻并沒有低年級學生多。從和部分高年級的大學生的交談中可以得知,高年級的學生課余時間確實增加了,但他們需要做的事情更多了,例如社會實踐、實習、兼職等等,都占據了許多時間。
(3)鍛煉時間不穩定。福建省七所高校中有鍛煉行為的大學生在選擇自主體育鍛煉時間時,早上鍛煉只占11%,其比重低于全國民眾的自主鍛煉情況,19%大學生選擇下午,25%大學生選擇傍晚,10%的大學生選擇晚上。多數人選擇傍晚時間的理由是這時間他們沒有課程安排,且溫度也比較適宜鍛煉。還有35%的學生選擇“不確定”,表示他們進行自主鍛煉的時間具有多變性,根據天氣、心情等會發生較大變化,有時為早上,有時為下午或傍晚??偟膩砜?,福建省大學生選擇自主鍛煉的時間是不定時的,主要是下午和傍晚,早上和晚上的鍛煉人數相對較少,這反映出多數大學生并沒有養成定時鍛煉的習慣。
(1)大學生自身缺乏興趣。在調查中得知,大學生不進行自主體育鍛煉的主觀因素是缺少興趣和懶惰,這兩項在影響大學生鍛煉的因素中占了28.5%和27.1%,因此可以得知,大學生自身缺乏興趣是影響其自主體育鍛煉的重要因素。在因為缺乏興趣不進行體育鍛煉的學生中,有65%的人認為體育活動形式單一無聊。這反映出高校的體育活動教學存在著較大問題,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只關注學生硬性成績是否提高,不關注學生是否真正喜愛體育鍛煉,因此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27.1%的大學生因為懶惰不進行體育鍛煉,也反映出高校開展體育教育的力度不夠,沒有推進自主鍛煉活動的深化。
(2)高校運動氛圍不足。高校的運動氛圍會影響到本校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頻率和主動性,因此運動氛圍對于大學生的鍛煉行為有著重要影響。調查中可以發現,福建省幾所高校的體育活動不管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沒有充分滿足大學生的要求,開展的體育活動上,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場地和時間都較為分散,沒有正確的組織來提供指導,因此高校的運動氛圍不足,大學生的自主鍛煉積極性沒有被充分調動。
(3)學生學習任務緊張。調查中可以發現,缺少時間是影響福建省大學生自主體育鍛煉的另一個主要因素。高校對于學生的課程安排、早晚自習、課外實踐時間都有著明確的規定,從理論上來說給學生留有很多的課余時間。但實際上,學生除了需要學習本專業開設課程外,還需要學習各種選修課程,還要完成課后作業、參加社團活動,尤其是選課時間安排得過于緊湊,一部分學生上完下午的專業課后就要匆忙去吃晚飯,然后緊接著上選修課,晚自習也是同樣的道理。學生反映根本沒有時間來進行體育鍛煉,要不然就得放棄用餐時間。
(4)高校運動設施短缺。運動設施的短缺是影響大學生自主體育鍛煉的又一個重要因素。最近幾年,福建省高校普遍都在擴大招生,導致高校學生的數量急劇增加,與此同時,高校的設施建設力度卻沒有跟上,運動設施無法進一步滿足眾多學生的鍛煉需求,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運動設施的短缺不僅體現在數量上,還體現在質量和類型上。
(1)培養自主鍛煉意識。各高校要在校內開設健身答疑網站,開辦介紹體育鍛煉知識的講座,多多開展體育競賽活動,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自主體育鍛煉,學習鍛煉方法,了解基本護理知識,增強其體育鍛煉的水平,把自主鍛煉放入到學生的必修任務當中,從而培養大學生自主鍛煉意識,促使大學生主動參加體育活動,增加鍛煉的時間,重視自身健康,樹立起終身鍛煉的觀念。
(2)加強運動設施建設。高校要加強本校的運動設施建設,使運動設施進一步滿足眾多學生的鍛煉需求。首先要增加投資,擴大、增加運動場地的范圍和數量,并對一些場地進行修繕和維護。另外要分析學生的興趣,增加一些符合學生興趣的場地和項目,例如增設游泳館。最后,一定要注意充分利用好現有場所,盡量給普通學生使用每個場所的機會,保證其公平性??梢匝娱L運動場地的開放時間,或者按班級和專業進行時段的分流,避免擁擠等候現象的出現。學校還可以試著開設一些學生喜愛但學校方面資金不足的項目,在建設資金方面,可以讓學生花可承受范圍內的錢來進行體育鍛煉的消費,培養學生體育消費的觀念,緩解資金短缺的狀況,也讓大學生重視自己的健康狀況,把健康消費列入到自己的生活消費當中。
(3)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在不影響大學生學業的前提下,福建省各高校可以試著采取措施來減少學生的學習任務,尤其是削減低年級大學生的課時總數,為的是保證每個大學生每天都有充足的時間去進行自主體育鍛煉。還要考慮到學生的承受能力,減少運動場地的收費,盡量開設免費的項目,增大后勤服務的力度,讓大多數學生都有機會去參加喜愛的體育活動。
(4)開辦多種組織形式。高校要開展多種組織形式,把體育鍛煉變成一個有組織性的活動,比如可以開設體育俱樂部,增設體育選修課,健身提高班,讓這些組織配合學校的社團、單位完成體育比賽,盡可能多地為組織內的學生創造鍛煉條件,從而調動組織的鍛煉積極性,讓其影響到更多學生。要讓學生擔任這些組織的主要職務,鼓勵他們去聯系學生,宣傳自主鍛煉的意義,多多開展各種有趣味的活動,把自主鍛煉變成集體性的活動,把喜愛同一種體育鍛煉的學生聯系起來,在學校內營造良好的運動氛圍,從而增強大學生的自主體育鍛煉。
福建省大學生的體育鍛煉狀況不容樂觀,參與性和主動性較低,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在下降,因此加強大學生自主體育鍛煉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和不斷實現的任務。高校要培養自主鍛煉意識,增加學生興趣;加強運動設施建設,開展課程改革,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開辦多種組織形式,營造良好運用氛圍,增強大學生的自主鍛煉的頻率,促進大學生身心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