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農機安全監理總站 周 洋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三條規定:對登記后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根據車輛用途、載客載貨數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況,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農業機械進行免費實地安全檢驗。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的安全檢驗為每年1次。
《農業機械實地安全檢驗辦法》第四條規定: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所屬的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機構(以下簡稱農機安全監理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業機械實地安全檢驗的實施工作。
拖拉機實地安全檢驗,是指按照有關安全技術標準或檢驗技術規范,在設立的檢驗點或拖拉機作業現場、停放場所等按規定期限對農業機械進行安全檢驗的活動。對拖拉機進行檢驗的目的在于排除拖拉機安全隱患,提高拖拉機安全技術狀態,預防和減少事故,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與汽車檢驗不同,拖拉機檢驗具有定點、定時的特點,目前,全國對拖拉機實行的檢驗技術規范為農業部2009年發布的《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安全監理檢驗技術規范》(以下簡稱“《規范》”)。依據《規范》的要求,拖拉機安全檢驗分為外觀檢查、運轉檢驗、制動性能檢驗、前照燈性能檢驗、煙度檢驗和喇叭聲級檢驗。外觀檢驗和運轉檢驗主要是以人工目測和運轉檢查為主;制動性能檢驗、前照燈性能檢驗、煙度檢驗和喇叭聲級檢驗則需要借助專業的檢測設備才能進行,其中制動性能檢驗最為重要且檢驗流程最為繁瑣。
2009年,農業部首批次為湖南省4個縣市配備了農機檢測車輛和設備。2010年以來,省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為全省各級農機安全監理機構配備檢測車輛及專業設備。至2014年底,部省兩級共為全省配備拖拉機安全性能檢測設備69臺套,設備包括平板式制動試驗臺和搓板式制動試驗臺;加上部分縣市區自行購買的檢測設備,目前全省拖拉機安全性能檢測設備接近80臺套。
從2011年起,省農機安全監理總站對拖拉機安全性能檢測設備的使用納入檢驗員培訓范疇,確保每個縣市區有2名以上的檢驗員能熟練地操作檢測設備。可以說無論從裝備上還是人員上,基本能夠滿足現農機檢測工作需要。但實際情況是,這些設備在每年的年檢審工作中利用率極低,有的縣市將設備購置回去后就放在倉庫從未用過;有的也只是前幾年使用過幾回,近幾年同樣將設備閑置在旁,以致專用設備成了擺設。究其原因,設備本身質量太重(平板式制動試驗臺約400kg、搓板式制動試驗臺約600kg),裝卸、運載極不方便,特別是設備在做制動性能檢驗中存在著諸多質量問題,不能滿足檢測要求。
一是檢測數據不準確不穩定誤差較大。按照《規范》的要求,在利用平板式制動試驗臺對拖拉機制動性能進行檢驗時,要求被檢驗拖拉機以5~10km/h的速度駛上檢測臺,當被測試車輪均駛上檢測臺平板時,急踩制動,使拖拉機停止在平板測試區,測得各輪的動態軸荷、靜態軸荷、最大輪制動力等數值。然后根據測得得數值計算各軸的制動率、軸制動不平衡率和整機制動率等指標(計算方法略)。按照《農業機械運行安全技術條件—拖拉機部分》(GB16151.1-2008)的要求,軸制動率應不低于60%,軸制動不平率不大于20%(后軸不大于24%),整機制動率不小于60%(輪式拖拉機及運輸機組)即為檢驗合格。而在實際檢驗中,很少有拖拉機檢驗結果符合此項標準。其一,平板式制動試驗臺本身存在問題。檢驗過程中需將平板測試區至于防滑墊上,防止測試時拖拉機制動打滑影響測試數據。而防滑墊采用橡膠皮質設計,在實際檢測中對路面的要求較高,稍有微粒物便易打滑,以致影響檢驗數據。其二,平板式檢測設備檢測的數據對拖拉機的上板速度、駕駛員踩踏制動踏板的力度等因素要求極高,直接影響數據的準確性,可能同一個駕駛員第一次測量和第二次測量的數據都會有較大差別,因此檢測的數據不穩定、可重復性差。其三,拖拉機出廠時存在問題。由于湖南大部分盤拖企業生產時執行的都是企業標準,且出廠時沒有檢驗報告,而現行的國家標準對拖拉機的安全性能的要求相當嚴格,以致很多拖拉機在出廠時就不符合國家標準。基于這三點,所以在實際檢驗工作中,完全檢驗合格的拖拉機基本不存在。而搓板式制動試驗臺是在靜態下測量拖拉機的各項制動性能指標,與《規范》中的檢測方法相違背,其檢驗結果可信度低,更不可取。
二是檢測報告可隨意更改,檢測結果缺乏權威性。目前所有通過上線檢測且檢驗合格的拖拉機,其安全技術檢驗報告均是人為將原本不合格的數據改為合格后出具的。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年檢走過場的一個原因,即使是上線檢測,也只是走過場。更改檢驗數據已經成為農機監理機構公開的秘密,這樣出具的檢驗檢驗報告不僅權威性弱,更難以得到社會的認可。
三是上線檢測耗時長,檢驗效率低。一臺拖拉機從開始的外觀檢查到上線檢測直至最后的出具檢驗報告、簽章,快則15分鐘,如遇設備故障或多次測量等問題則需要半個小時以上,而傳統的人工檢測不到10分鐘即可完成。由于拖拉機年檢具有定點、定時的特點,有時候一天就要檢驗30~40臺套。如果按照一臺拖拉機上線檢測需要20分鐘計算,30臺拖拉機則需要10個小時。如此效率不僅浪費人力資源,而且使遠道趕來的農機手怨聲載道。這是各地檢測設備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
拖拉機制動性能檢驗分為臺試檢驗和路試檢驗。既然我們在臺試檢驗中遇到測試數據不準確、不嚴謹、不便捷等問題,那是否可在路試檢驗中得以解決呢?在《農業機械運行安全技術條件—拖拉機部分》(GB16151.1-2008)和《規范》中均有提到,當拖拉機經臺試檢驗后對其制動性能有質疑時,應采用路試檢驗進行復檢,并以路試結果為準。也就是說,我們一直采用的臺試檢驗結果是可以被路試檢驗結果替代的。而路試檢驗對檢驗環境的要求比臺試檢驗稍高,要求在平坦、干燥和清潔硬路面(輪胎與路面之間的附著系數應不小于0.7)上,按照GB16151.1的規定劃出試車道邊線進行路試檢驗。但對設備的要求沒有臺試檢驗復雜,只需使用便攜式制動性能檢測儀或五輪儀即可測量,不僅檢測設備便于攜帶,且測試程序簡單,可操作性強,目前路試檢驗已在江蘇、山東等多個省份推廣應用。針對我省在對拖拉機制動性能檢驗中存在的問題,建議實行路試檢驗,確保拖拉機制動性能檢驗的科學性、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