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思齊
(1)調整修理法。用增減墊片、調整螺釘、松緊螺母等方法來彌補零件的磨損。如用增減墊片方法來調整已磨損的錐形滾子軸承的間隙;用螺釘來調整氣門間隙;用調整螺母調整離合器間隙等。
(2)換位維修法。將已磨損的零件部位,調換一個方向或位置,也就是利用未磨損的部位繼續工作。如將拖拉機驅動輪輪胎左右調換使用;履帶拖拉機驅動鏈輪齒單邊磨損后,左右互換使用等。
(3)焊修法。焊修法就是采用一定的焊接方法進行的零件修復。如拖拉機的氣缸體、氣缸蓋、變速箱殼體及后橋殼體等零件都是采用優質鑄鐵制成,金屬耗材大、結構復雜、加工精度要求高,可用冷焊方法修復這類零件的裂紋、折斷及破洞等,既經濟又簡便。拖拉機軸類、輪類零件的損壞,可采用振動堆焊修復。
(4)膠接和膠補。膠接和膠補是采用膠粘劑把各種材料連接起來的一種修理工藝。如用無機膠粘劑磷酸—氧化銅修復發動機缸蓋、進排氣門上的裂紋;用膠粘劑填補拖拉機機體側壁小破孔;當水道口附近腐蝕嚴重出現凹坑時,可用填補膠粘劑的方法修復。
(5)附加零件法。附加零件法就是利用一個特制的零件,裝配到零件磨損或損壞的部位上,以補償零件的磨損或損壞,使零部件達到技術要求。如氣缸體裂紋,可采在機體上打螺絲孔增加石棉墊和壓板用螺絲緊固,進行堵漏。當螺紋孔內螺紋有兩扣以上損傷或螺栓擰入后松動量較大時,可以加大螺紋孔,擰入鋼制的螺塞,再在螺塞內孔攻出標準螺紋。為防止螺塞松動可在螺塞與缸體螺紋孔間涂膠粘劑,也可在螺塞與缸體結合處鉆小孔,打入銷釘。
(6)局部修理更換法。局部修理更換法就是將零部件損壞或磨損的部分更換掉或除去,重新更換這部分的新件,使其達到繼續使用的技術要求。如有的齒輪打齒可采用鑲齒法修復;旋耕機個別旋耕刀片損壞可更換個別刀片;直流發電機轉子線圈燒損可重新纏繞線圈。
(7)修理恢復尺寸法。一些較貴重、設計比較復雜的零部件,在使用過程中損壞或自然磨損超過了一定的限度時,可以通過機械加工,使其達到正確的配合關系,恢復到技術要求尺寸。如曲軸與軸瓦,由于燒瓦或自然磨損,它們的配合間隙和幾何形狀超過了使用極限,可通過磨軸,使用加大的軸瓦,使其達到正常的配合間隙;齒輪齒磨損或打壞,可采用電焊堆焊再經過機械加工后達到尺寸要求;精密偶件柱塞套的上端面、出油閥座的下端面、噴油器體的下端面、噴油嘴針閥體的上端面等,這些端面要求很高的密封性,當表面出現銹斑或不平整時,可在專門的鑄鐵平臺上單個進行手工研磨。
(8)更換零件法。此種方法就是用新件或修復后的零件更換損壞的零部件。這種方法主要用于農忙季節搶修機具,無修復條件進行修理,或零部件損壞十分嚴重修復成本高于新件成本。如活塞環磨損后,不必費時間去修,可以直接全套更換。值得注意的是,在農業機械發生故障時,切不可簡單地進行更換修復,應看其損壞的零部件有無修復價值后再做決定。即使一時不能修復的,可以待有時間和機會后進行修復,以備后用。要靈活運用各種修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