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應明 史金發/湖北省應城市畜牧獸醫局
腳踏實地辦試點整體推進治糞污
——應城市畜禽糞污治理和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探討
劉應明 史金發/湖北省應城市畜牧獸醫局
今年以來,應城市畜牧獸醫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全面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這一中心工作,按照“控規提質、生態發展”的工作理念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工作要求,著力解決畜禽污染物這一農村環境衛生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履職,扎實工作,有效推動了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試點和治理工作。
一是外出考察明思路。5月5日,市畜牧、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到安陸市先后考察了雷公養豬場、王義貞河家灣豬場、王義貞積污池、湖北神州種豬二場和湖北神丹公司有機肥廠的糞污治理現場,聽取了相關單位負責人的情況介紹,實地察看了各養殖場的治污設施及糞污的資源化利用情況。通過本次考察,對糞污的資源化利用和綜合治理有了直觀的感受,提供了新思路,對養殖場采取科學的養殖模式和配套合理的糞污處理設施提供了新路徑,起到了指導性作用。
二是調查摸底定試點。為了切實搞好應城市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加快推進生態循環畜牧業發展。5月9~19日,市畜牧、環保部門聯合組成專班深入有關養殖場進行實地查看、調查摸底,詳細了解各養殖場生產現狀、糞污治理和資源化利用情況。經過綜合分析,確定了6家不同類型的養殖場為應城市首批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和資源化利用試點場,分類指導,有序推進。
三是遵循“一場一策”制。因場施策訂方案。萬頭豬場的永盛公司鋪設沼液輸送管道直達茶場肥茶葉;5 000頭豬場的鹽海膏都公司新建積尿池吸納糞污進入污水深度處理系統,達到達標排放;2 000頭的邱徐、華五祥、雙平三豬場改建新建積糞池、積尿池,配套種養基地吸納糞污,無污染;千頭豬場的晟林養殖場建設沼液池,鋪設地下管道輸送林果、茶葉基地作肥料,實現零排放。專題會議釋遵循。6月9日下午,在畜牧局三樓會議室召開了市畜牧部門、環保部門、鄉鎮中心主任、6個試點場負責人參加的畜禽養殖糞污治理和資源化利用專題會議。解讀了《湖北省環保廳 省農業廳 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畜禽養殖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的通知》文件,宣講了新《環保法》,強化了試點場養殖場業主要充分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誰污染,誰治理”的主體責任,明確了“一場一策”建設內容。咬定目標抓督辦。為了讓試點工作順利推進,市畜牧、環保部門針對6個試點養殖場實際,按照“一場一策”的建設方案,多次深入場區,面對面地與業主進行交流溝通,定期不定期地開展督辦10多次,督促養殖場嚴格按照“一場一策” 方案內容開展建設,確保建設內容不走樣,建設標準不降低,建設時間不推延。
一是治污理念轉變是先導。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通過3個多月的時間推動和建設,養殖戶的環保意識得到提高,養殖觀念得到改變,并一致認為只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農牧結合、科學布局、因地制宜、循環利用、控量減排”的要求,堅持源頭控制減少產生,中間科學貯存綜合利用,后續加強養殖管理減少排放的技術路線,畜牧業才能得到可持續發展和農村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養殖戶才能合法增收。
二是治污措施落實是關鍵。自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以來,據初步統計,6個試點場目前
已建設完成的糞污基礎設施情況如下:新建積糞池5口1 300m3,新建積尿池5口3 600m3,新建沼液池5口3 600m3,鋪設直通茶場沼液地下管道1 800m,新建防雨防漏雨棚5個1 100m2,配套沼液車5輛,總投資200多萬元。
三是治污模式推廣是保障。在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的同時,通過大力推廣立體生態種養殖模式,達到變廢為寶,循環利用,有效促進農業循環發展,農民節本增收。
1.推廣豬—沼—果(林、茶、菜)模式,糞污農牧結合零排放。該模式將規模養豬場的糞尿用作蔬菜基地、林地、果園、茶園等的有機肥料,達到了糞污無害化處理、種養有機結合,循環利用的目的。市興力畜禽養殖有限公司配套的千畝蔬菜基地、市永盛畜牧有限責任公司配套的千畝茶葉基地、祝墩村雙平養豬專業合作社配套千畝林果基地、市鹽海膏都畜牧有限公司配套800畝經濟林地和300畝菜地,效果都很不錯。
2.推廣豬—沼—肥—魚模式,糞污綜合利用零排放。該模式將規模養豬場的主要糞便用于生產有機肥料,部分糞尿進行沼氣發酵,生產的沼氣供應給本場生產供熱及周邊農戶生活用氣,產生的沼渣、沼液用于喂魚、種蔬菜,從而有效解決了豬糞污染問題。市華興養殖場就是采用該模式,建成年處理糞污10萬噸的有機肥廠,配套830m3的大型沼氣池,產生沼液當做有機肥配套300畝蔬菜基地、630畝的水庫、30畝精養魚池,消化糞污,實現零排放。
3.推廣林地果園養雞模式,糞污養地育林零排放。該模式選擇交通方便,水源清潔充足,遠離工礦區、城鎮人口密集區、飼養場,在無工業廢物和無農藥污染地區的林地果園或其他山坡上進行飼養,既節約飼料和水源,又能促進生長,其蛋產品和肉產品品質優良。龍池山莊租用林地900畝,投資500萬元建設大型林地生態養雞場,目前已達到年產土雞蛋240 t、年出籠走地雞5萬只的規模,實現了林業增效,牧業增收的目標。
4.推廣豬(雞)—肥(沼)—稻模式,糞污適時還田控面源。豬場、雞場的糞便、沼液及時還田,既把糞污變廢為寶,增加農田有機質,促進優質稻生產,又相對地控制了化肥投放多的面源污染,一舉兩得。永盛公司沼液輸送給宜和村農民種稻500畝。
四是治污效果取得是目的。通過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6個試點場的糞污配套設施明顯改善,治污能力明顯提高,治污效果明顯提升,基本實現了達標排放或“零排放”,污染治理工作達到了預期目標。
糞污治理和資源化利用是貫徹落實新《環保法》的具體行動,是完成污染減排目標的有效途徑,我認為下一步工作應該做到“五抓”。
一是屬地管理要上手抓。養殖污染治理按照“誰家孩子,誰家抱”的屬地管理和“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鄉鎮政府是治理主體,必須按照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充分發揮6個試點養殖場的示范帶動效應,力爭到2015年12月底,建成40個糞污資源化利用試點場(包含6個試點養殖場),要上心上手,積極主動抓,確保按期完成市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
二是領導重視要座陣抓。要切實加強對畜禽糞污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由市政府對轄區畜禽糞污治理工作負總責,成立政府領導牽頭,監察、環保、農委、財政、國土等部門組成的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畜禽糞污治理利用工作。鄉鎮(辦事處、場)要把這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組建相應領導機構,落實專人負責,制定詳細的治理方案,合理安排治理計劃。鄉鎮政府一把手要親自安排,親自布置,座陣指揮,把糞污治理和資源化試點工作抓到位、抓出成效。
三是因場施策要精準抓。各鄉鎮要因地制宜,因場施策,制定試點養殖場戶的具體治污方案和糞污資源化利用具體內容,一戶一策確定目標,把項目搞準、措施搞實、狠抓落實。
四是依法依規要督促抓。各地要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督促畜禽養殖場按治理計劃積極落實各項治理措施。對非禁養區內現有規模畜禽養殖場,要依法完善污染治理設施,補辦建設項目環保審批手續,禁止向水體或其它環境直接排放污染物。對在禁養區、限養區內新建、擴建畜禽養殖場項目,由環保部門聯合相關部門依據《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等,堅決予以查處或取締。
五是分類指導要配合抓。市畜牧部門將聯合環保部門,主動作為,積極作為,配合鄉鎮搞好糞污試點工作的技術指導,督促試點養殖場開展糞污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確保鄉鎮糞污治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順利推進,完成全市污染減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