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忠/重慶市銅梁區大廟畜牧獸醫站
豬偽狂犬病的診斷與防治
張永忠/重慶市銅梁區大廟畜牧獸醫站

偽狂犬病是由偽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的一種可感染多種動物的急性、熱性、高度傳染性疾病。豬偽狂犬病的危害更是已經超過豬瘟,成為嚴重威脅養殖業的大敵,是OⅡE法定報告的B類動物疫病,也是我國法定的二類動物疫病。其主要臨床特征為發熱和神經系統癥狀。成年豬多數呈隱性感染;妊娠母豬則多發生流產、死胎現象;新生仔豬除表現發熱和神經癥狀外,部分還表現為嘔吐、腹瀉癥狀。近幾年豬偽狂犬病在我國多個省(市)的豬場均呈暴發流行趨勢,已成為我國養豬業不可忽視的主要傳染病之一,每年給養豬業都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豬偽狂犬病的防治刻不容緩。
(一)發病情況
2014年11月,銅梁某養殖場養殖的繁殖母豬8頭出現產死胎、早產、流產和產弱仔的現象,懷孕的母豬在懷孕一個月之內流產了4頭,還有2頭產了木乃伊胎,有2頭產的仔有死胎,產出的弱仔一般在一周內全部死亡。存活下來的5只仔豬有抽搐、身體發抖、后肢僵直等表現。同時還有2窩12頭哺乳期的仔豬,出現精神萎靡、嘔吐、腹瀉等癥狀后死亡8頭。保育豬也有16頭發病,死亡10頭,但育肥豬和生產公豬沒有發病的。
(二)臨床癥狀
日齡小的仔豬表現為體溫升高至(40.5℃~41℃)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廢絕,口角有大量泡沫或流出唾液,呼吸困難,眼瞼和嘴角水腫,嘔吐或腹瀉,后肢僵直,部分仔豬還出現肌肉震顫,抽搐,四肢運動障礙,共濟失調等神經癥狀。
哺乳期的仔豬癥狀較剛出生的仔豬癥狀較輕些,但也表現為體溫升高,呼吸短促,被毛粗亂,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伴有嘔吐和腹瀉,四肢僵直(尤其是后肢)全身發抖、行走困難,也有部分豬出現神經癥狀。
母豬一般很少死亡,主要表現為產下弱仔、死胎、木乃伊胎或流產,流產前出現食欲不振甚至廢絕,體溫升高,呼吸困難的臨床癥狀,但流產后癥狀會減輕。
(三)病理變化
剖檢病死豬可見肺水腫;肝脾有灰白色壞死點;腎臟有很多針尖狀出血點;心內膜有出血點、心包液增加;眼結膜水腫、潮紅;鼻咽部充血;扁桃體水腫;咽喉部及其淋巴結明顯水腫并有壞死病灶;有神經癥狀的豬剖檢后發現有明顯的腦膜充血和水腫,腦骨髓液也有增加。
大多數死胎、死仔或弱仔皮下充血或水腫,胸、腹腔內有滲出液為淡紅或淡黃色,肝、脾、腎等多個器官腫大脆弱或萎縮。個別死胎死亡時全身皮膚均成紫色。
(四)實驗室診斷
1.鏡檢。取病死豬的心臟、肝臟組織制成切片,用革蘭氏染色,置于顯微鏡下鏡檢未發現細菌。
2.細菌學檢查。無菌操作分別取病死豬的肺臟和肝臟等組織接種與接種于兔鮮血瓊脂平板、普通瓊脂、肉湯中,在37℃溫箱中培養24 h,結果均未見細菌生長。
3.酶聯免疫吸附(ELISA)試驗。
結果豬偽狂犬抗體均為陽性。結果見表1。
4.動物接種試驗。取豬腦組織,制成懸清液注射與健康兔子身上,兔子對注射啃咬,皮破而出血,后出現神經癥狀而死亡。
(五)診斷
經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和實驗室檢測結果結合臨床經驗確診為豬偽狂犬病。

表1 母豬與哺乳豬豬瘟抗體、豬偽狂犬病病毒抗體、豬偽狂犬病毒gE抗體檢測情況
(六)綜合治療
1.緊急接種疫苗。對懷孕的母豬使用滅活疫苗1.5倍量,連續接種兩次中間相隔15d肌肉注射;空懷豬、后備豬使用弱毒疫苗,2 倍量肌肉注射;仔豬出生后以弱毒疫苗滴鼻1 頭份免疫。
為了防止育肥豬繼發感染,可在拌料時加入氟苯尼考采用治療量飼喂豬。同時在飲水是增加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增加豬的抵抗力。
2.采取消毒及隔離措施。選用復合醛消毒藥進行環境及豬舍帶豬消毒,每天1次,連續7d;發病豬及時隔離,病死豬要撒上石灰粉進行深埋的無害化處理,豬糞便則要集中堆積發酵處理,切忌不要把病豬死豬的肉飼喂別的動物。
(七)小結
1.本病多發生于寒冷、氣溫多變的春、秋和冬季,具有一定的季節性流行特點。哺乳仔豬的發病率為100%,死亡率高達95%。成年豬多為隱性感染,癥狀一般輕微,多能耐過,死亡率很低。母豬表現為不育、返情率高、屢配不孕。妊娠母豬大批流產,產死胎或木乃伊胎。種公豬表現為睪丸腫硬、萎縮、性能低或喪失,精子活力差等。
而且現在的臨床上多見豬偽狂犬病與豬瘟、流感、藍耳病等其他疾病混合感染,這就時豬的病情治療難度增加,同時也就造成發病率與死亡率的增加,加大了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另外,由于此病毒能感染多種動物,這也造成了此病的傳染性增加的風險,據有關文獻記載,帶毒的鼠類是偽狂犬病重要的傳染源,可將病毒傳染給牛、豬、犬、貓等動物,牛與豬之間也可相互傳染,犬與貓吃了病死豬的內臟可經消化道感染而發病死亡。
2.在防制方面,還要采取預防為主的原則,盡量做到自繁自養,如要引種,則一定要從正規的地方引進,且引種進場前最好隔離飼養1個月以上,做好各種血清學檢查,防止帶入病毒感染本場豬群。
平時也要不斷的加強飼養水平,豬舍保持清潔衛生、干燥、通風良好、冬暖夏涼,溫度、濕度與飼養密度適宜。實行隔離飼養、“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制度。平時每周帶豬消毒1次,可選用1∶1 000百毒殺或1∶200農福等消毒劑噴霧消毒。豬舍外環境以及通道、進出口、用具、車輛等每月要清掃和消毒。
鼠類、貓、犬與鳥類均可攜帶偽狂犬病病毒,是偽狂犬病的重要傳染源。因此,豬場盡量不要飼養貓與犬,應驅趕鳥類或在豬舍上方覆蓋網,每季度用滅鼠藥滅鼠1 次。
增加豬的免疫力也是預防疾病的重要環節,飼料一定要營養全價、科學搭配,盡可能保證有足夠的蛋白質、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各種維生素(如VA、VE 等以及微量元素硒、鋅、鉻等),確保豬只各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增加免疫力與抗病力如此才能有效防制各種疫病的發生。
當然,現在我國預防豬偽狂犬病的方法還是接種疫苗,應用滅活苗和弱毒苗預防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每年要根據自己豬場的具體情況給后備種豬、生產母豬、種公豬接種3~4次疫苗,在仔豬出生后也要及時接種疫苗。由于豬的品種、遺傳性能、母源抗體水平差異從而會導致個體的抗體水平參差不齊,規模化豬場均要做好抗體監測工作,對抗體不合格的豬及時補針,以提高抗體水平,防止豬偽狂犬病病毒的感染。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