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和林 劉榮輝/重慶開縣畜牧獸醫局
如何加強農業行政執法工作?
譚和林 劉榮輝/重慶開縣畜牧獸醫局
農業行政執法是實現農村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開展農業行政執法,實施依法扶農助農行動,一定要樹立“執法為民”理念,切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農業行政執法與服務群眾緊密結合起來,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徹底改變以往執法過程中農民群眾“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不良現象,把愛民、為民、便民、利民融合到執法活動中去,只有通過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才能真正讓人民群眾滿意,才能更有效的保證各項農業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才能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有效的服務。
政治素質方面要樹立服務群眾、公正廉潔的“公仆”形象,深入學習領會“為民、務實、清廉”精神內涵,按照“三嚴三實”活動要求抓好農業行政執法工作。在業務素質方面,執法人員要與時俱進、學習新知。不斷加強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和農業專業知識及其它相關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辦事的決斷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執法文書的書寫能力等,不斷進行知識更新,努力提高執法的綜合水平。在執法技巧方面,既要注重方式創新又要不違法;要尊重當事人,從態度、語言、舉止上都要體現執法人員應有的素質和水平;要注重重心擺布,有的放矢;同時要做到順勢而為,協調配合。
開展農業法制宣傳,一是要更新觀念,轉變思路,在強化農民的主體意識和自主能力上下功夫。二是要面向群眾,豐富內容,在滿足農民的實際需要上下功夫。三是要創新載體、拓寬渠道,在擴大法制宣傳教育的覆蓋面上下功夫。要深入農村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法制宣傳和法制教育來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使他們知法、懂法、守法,營造農村良好的法制環境。使管理相對人成為知法、懂法、守法的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
1.健全農業行政執法監督機制。一是切實加強和完善對執法權的多層次監督機制。不斷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能力。同時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充分發揮當事人監督、政府監督、人大監督、上級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方方面面的監督作用,堅決貫徹執行行政執法責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制度。二是完善執法“糾錯機制”。行政執法人員要在提高認識的前提下,嚴把兩道關口——法制審查和領導審批,加強案件審查提高案件優秀率。充分發揮法制審查和集體監督案件處理結果的作用,對執法人員實施的具體行政行為要事先審查經過集體討論做出決定,事后也要監督,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實踐證明,只有依法行政、有錯必糾,才能真正取信于民。
2.摒棄行政執法錯誤觀念。在以往的農業行政執法中,很多執法人員往往“重實體,輕程序”。在群眾法制意識普遍增強的今天,程序的嚴重違法可以導致執法結果不能成立或無效,因此在執法中應當避免。執法過程中避免必須表明身份而沒有表明的;應當說明理由而沒有說明的;應當告知權利和救濟途徑而沒有告知的;應當舉行聽證而沒有舉行的;應當制作行政執法決定書而不制作的;應當回避而沒有回避等違背執法程序的行為。
3.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一是要收集證據要客觀,調查取證階段執法人員一定要依法、全面、客觀的收集固定違法證據;二是引用法律法規條款要準確;三是執法主體要清楚;四是文書制作要嚴謹,嚴格按照有關法律規范制作法律文書,維護法律權威性和公信力。做到合法行政與合理行政。
4.探索創新執法監管新手段。近年來,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日常執法監管帶來了新挑戰。因此,執法監管人員不能永遠停留在傳統監管模式思維中,而是要強化學習、掌握現代網絡工具、社交軟件等新媒體操作,創新執法監管手段,才能沉著應對新形勢下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