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仁榮/重慶市南川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強化動物防監工作績效考核機制
肖仁榮/重慶市南川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南川區位于重慶南部,與貴州道真縣、桐梓縣接壤,距重慶主城60公里,幅員面積2 602m2,轄34個鄉鎮(街道),總人口66萬人,南川區畜牧業以打造生豬產業為主,主抓中華蜜蜂和南川雞等特色產業,是國家生豬調出大縣,2013年畜牧產值17.8億元(現行價),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點多、面廣、量大、任務重的狀況。近年來,南川區為了保證動物防控工作落實,實現全區重大動物疫病中長期防控規劃目標,通過防疫隊伍建設、建章立制和執行的探索,形成了“以崗定量、公正監檢、以質計酬、強化考核”的動物防監工作績效考核機制,有效保證了防疫質量,實現了南川區多年來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禽產品質量安全?,F將我們的做法介紹如下:
(一)著力打造一支過硬的一線防疫隊伍,確保免疫量化到人
南川區畜牧獸醫漁業局下設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動物衛生監督所2個主管全區動物防疫工作的業務科,轄“三權歸區”的34個鄉鎮畜牧獸醫水產站,鄉鎮站有206名在職畜牧獸醫工作人員。結合南川區實際,鄉鎮站僅設置閹割防疫崗位和檢疫崗位,比例大體各占一半。鄉鎮站長、出納不設專職崗位,除了完成相應的管理任務外,也要承擔一定的仔豬閹割防疫和檢疫工作量。2013年,南川區全面取締村獸醫,推行鄉鎮站職工全員參與防疫,免疫包片到崗、量化到人的制度,即站上的防疫崗位人員要承擔所包村社的仔豬閹割防疫注射(每人核定300頭母豬防疫和所產仔豬的閹割首免基數)、春秋季集中防疫行動的免疫注射(每人1 000頭豬當量的畜禽防疫基數);檢疫崗位人員除了要完成日常的檢疫工作任務外,在春秋集中防疫期間,也要承擔閹割崗位工作人員等量的包村社免疫注射任務。集中行動通常以防疫小組的形式進行,即由1名包村社責任人牽頭,站上1名人員配合、村(社)干部1名參與,共同完成免疫注射、畜禽圈舍消毒、免疫檔案填寫、動物防疫法律宣傳工作,防疫小組人員之間互相協作監督,以確保注射和消毒工作到位。通過全員參與防疫,使職工從管理防疫,到親自參加防疫,實現了從管理防疫到參加一線防疫的轉變。南川區取締村獸醫,不僅解決了一線防疫隊伍龐大的后顧之憂,也順應今后散養戶養殖量逐年下降的形勢,同時讓職工增強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達到滿負荷工作,并能更好保證防疫質量。
(二)著力打造一支過硬的疫病監測隊伍,確保監測質量上檔升級
2009年以來,南川區從鄉鎮和機關抽調5人組成專職采血隊,實行防疫與采樣分離。采血隊隸屬于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由一名經驗豐富的業務骨干任隊長,對局分管和主要領導負責。2010年,南川區招聘了2名西南大學預防獸醫碩士安排在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專門負責獸醫實驗室的疫病監測工作,最近5年,南川區年均采集畜禽血樣7 000多份,完成牲畜口蹄疫、禽流感、豬瘟、豬藍耳病、雞新城疫、牲畜布魯氏病、牛結核病15 000多份的檢測工作量,超出重慶市農委下達任務的1倍以上。南川區實驗室人員具備血清學、分子生物學等檢測技術的能力,每年參加市級盲樣比對試驗吻合率較高。隨著動物疫病監測工作的深入開展,南川區的采樣和監測工作人員素質得到不斷提升,獸醫實驗室的設施設備得到激活和有效利用,從而確保了動物疫病監測質量升級。
(一)建立“以監促免”績效考核機制
區畜牧獸醫漁業局建立了“1+4”考核管理文件,實施對畜牧獸醫水產站“目標任務到站、綜合考核到站、績效兌現到站”總原則下的“責任到人、考核到人、獎勵績效到人”的績效考核機制。這一考核機制中,免疫抗體水平作為檢驗防疫工作是否落實到位的主要指標(占防疫分值的70%)。在對職工防疫質量進行考核時,主要按仔豬閹割防疫、春秋防疫和平時大戶監管防疫的畜禽免疫抗體,每一種病種每監測一次,按所差比例分別扣減績效工資,有機地將職工的防疫報酬、考核評優與抗體監測水平結合。在對站上的考核上,將監測結果作為劃撥鄉鎮防控經費實行有機結合,從制度上保證了免疫監測結果的有效合理運用,并逐年完善“以監促免、以監計酬”機制。
(二)建立“采監考”分離機制
每次采血前,區動物疫病專職采血隊長根據各鄉鎮上交的仔豬閹割防疫和春秋防疫檔案,確定隨機抽取農戶或規模場的姓名、抽采畜禽品種、采集數量,采樣人員到達鄉鎮不得隨意更換抽檢(戶)場及數量,特殊情況需請示隊長同意。采樣人員采集血樣后,認真填寫采樣信息,由隊長監督分離血清后,交給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監測,從而保證了血樣采集的隨機性。血樣由專人編號送檢,檢測人員不知道樣品來源地,實行了盲檢,避免了實驗室檢測人員與鄉鎮人員關系的不公正性。區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將每次抗體監測結果統計報送區動物衛生監督所、財務科,由局分管和主要領導負責組織考核,最后以文件形式通報,保證了考核結果的公平公開。
(三)建立“防疫定量”機制
南川區將績效工資的50%與防疫工作量掛鉤,即按年初給每個職工下達的防疫工作量,按其全年實際完成的比例,扣減和兌現績效工資,建立工作量與績效工資有機結合的兌現模式。為了提高職工主動防疫的質量意識,更加注重防疫效果,對職工參加春秋防疫和閹割防疫,同時按照實際免疫頭數(以生豬為主),給予每頭一定補助,即兌現時達到國家規定防疫密度和抗體標準的全額發放,未達到的按比例扣減。
(四)建立“防疫監管”機制
近年來,較好執行了區畜牧獸醫漁業局中級職稱技術人員包鄉督查和聯系1~2個規模場監管責任制、鄉鎮包片獸醫責任制(對責任村社散養戶的代行免疫、疾病診療、流調等)、鄉鎮掛牌獸醫責任制(對規模場的養殖檔案、程序免疫和動物防疫條件落實監管等)。
(一)組織保障以監促免工作順利推進
歷年來,區畜牧獸醫漁業局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成立了重大動物疫病監測工作領導小組和技術實施組,明確以監促免、以監計酬是推動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一項科學有效的措施,并不斷總結經驗,健全機制,確保整體有序推進。
(二)經費保障監測人力設備高效運轉
南川區積極爭取區級財政安排防控經費,其中每年統籌列支疫病監測經費60萬元,以保障了采購疫病監測診斷試劑耗材、發放采血隊和實驗室人員工資和下鄉補助經費,充分調動疫病監測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讓他們既滿負荷工作,又規范操作,重視采血和監測各環節的質量,愛惜和有效使用實驗室設施設備。
(三)稽查保障防疫制度落實到位
建立系統職工違規違紀的舉報核查機制,實行日常工作督查與整改、人員處罰獎懲相結合。建立疫病監測月評估分析通報制度,對抗體監測不合格的單位和個人發限期整改通知書,實行限期補免、書面報告整改結果并申請采樣復查直至合格。對在抗體監測中弄虛作假、不按規程操作、防疫考核不合格人員納入年終降級評定,情節嚴重者,按基本稱職或不稱職處理,并扣相應獎勵性績效工資。
圍繞重慶市動物疫病監測計劃和“兩個努力確保”的防控目標,以貫徹落實重慶市產地檢疫監(檢)測工作系列文件精神為契機,調整思路,增添措施,進一步整合防疫檢疫力量,堅持一手抓規模場自主免疫、自行檢測(委托檢測)推進、一手抓散養戶代行免疫、監督監測推進,實行對規模場監測、包片獸醫責任村監測全覆蓋,規范監測報告和風險評估通報制度,建立動物疫病采血、監測和績效考核新機制,確保2015年5月產地檢疫監(檢)測工作全面到位,確保全區動物疫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